白銀市景泰縣“三強化三提升”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本網訊 近年來,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引領,以省市縣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要點為抓手,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營造法治政務環境,精密部署、細化責任、強化督導、狠抓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強化主體責任落實 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執行力

一是組織領導落實到位。景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每年年初對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作出部署並進行分解。健全法治政府建設考核機制,加大法治政府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的分值比例,推動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的用人導向。落實領導幹部集體學法制度,2019年,在政府常務會議上,先後8次組織各鄉鎮、各部門負責人學習《憲法》《消防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實現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化、常態化,在全縣營造了領導幹部主動學法、自覺用法、決策依法、辦事合法的良好氛圍,有力提升了全縣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組織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班。對全縣11名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司法行政系統21名行政執法人員和全縣598名行政執法人員分別進行了網上培訓和“互聯網+行政執法人員法治培訓”。同時於11月8日-9日舉辦2019年度法制講座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對各鄉鎮、各執法單位負責人及執法人員共計416人進行了培訓。通過培訓,切實提高了全縣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為規範全縣各行政執法單位的行政執法行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著力實現監管體制改革。全面推行“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等商事制度改革,著力解決企業辦證審批時限長、“准入不準營”和“退出難”等問題。2019年,全縣共梳理各類證明事項407項,在前期清理公佈3批縣政府部門取消的85項證明事項的基礎上,又先後分2批清理公佈取消36項證明事項。

強化制度體系健全 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公信力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結合景泰縣實際,制定《景泰縣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工作方案》《景泰縣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制度》《景泰縣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在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方面,要求執法單位擴大記錄使用範圍,實現全過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對行政執法活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通過文字、音像等形式進行記錄,確保各個執法環節有據可查。同時,面對重大、疑難、複雜的執法活動,積極擴大執法音像記錄的適用範圍,實現全過程記錄。

二是加強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和清理長效機制。嚴格執行規範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實備案登記、公佈、情況通報、監督檢查和有效期制度。2019年,針對現行有效的41件縣政府規範性文件予以清理,決定廢止8件,擬修訂1件,宣佈失效6件,確認繼續有效26件,並對規範性文件清理結果目錄在景泰縣人民政府網站予以公佈。共審查重點項目合同58件、其他各類文件45件,出具審查意見88條,進一步依法審慎辦理政府法律事務,有效保證政府的權益,促進景泰縣經濟發展。

三是認真開展重大事項專家研究論證。制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及配套制度,明確決策主體、事項範圍、法定程序、法律責任,規範重大行政決策流程,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公開制度,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事項組織專家和專業機構進行認證。2019年組織參與景泰縣汙水處理系統改造PPP項目、《景泰縣龍合路南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土地徵收與補償實施方案》等聽證會,縣司法局法制審核人員全程參與並提出法律意見。

強化法律服務供給 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一是圍繞需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等商事制度改革,著力解決企業辦證審批時限長、“准入不準營”和“退出難”等問題。2019年,簡易註銷企業87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24戶。大力推行無紙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實現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全程電子化,企業電子營業執照“一照一碼走天下”,通過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的全面落實, 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了辦理營業執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得到充分釋放,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營造了寬鬆便捷的准入環境。

二是立足實際提供精準化法律服務。開展企業法律服務需求調研、法治體檢、法治宣傳教育、涉企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等專項活動,推動法律服務與企業經營同頻發展。加大金融領域風險防範法律服務力度,強化企業資金擔保、併購重組、破產清算等法律保障。以服務網格為基礎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和11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將法律服務觸角更多向農村延伸、向基層拓展。

三是細化責任構建全方位治理體系。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各鄉鎮、各部門全面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40多個單位和部門編制發佈了2019年度普法責任清單,落實了單位年度普法工作計劃和報告制度。加強民主法治創建,對已經命名錶彰的國家級、省級、市級10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進行一次回頭看,對有犯罪前科的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與組織部門進行聯合審查,確保基層社會穩定,促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白銀市景泰縣司法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