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石碑困擾西方學者多年,法國學者利用漢語輕鬆破譯?謠言!

古代埃及有著無窮的秘密,甚至有些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破解。然而在眾多奇幻的遺蹟中,有一件物品卻十分低調,它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塊刻滿了奇異符號的石碑,可實際上它所記載的內容卻給予了歷史和語言學界極大的研究價值。這件物品便是羅塞塔石碑,相信不少人已經聽說過這塊神奇的石碑,關於它的破譯過程,可謂是充滿了艱辛。

埃及石碑困擾西方學者多年,法國學者利用漢語輕鬆破譯?謠言!


羅塞塔石碑從外表看去,只是不起眼的長方形石碑,上半部分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毀,呈現出不規則的形狀。它的整體顏色是灰黑色,看上去低調而隱秘,仔細觀察石碑,會發現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號,全都是不認識的文字,可正是這些文字,講述了一段奇異的故事,更牽起了無數人的心神。最開始這塊石碑被法國軍隊發現,當時拿破崙率領軍隊進入尼羅河的三角洲流域,在鬆軟的泥土中發現了這塊奇特的硬物。當它被挖出來後,人們不免吃驚,高度約一米,寬度在七十釐米左右的石碑上刻滿了文字。後來,這塊石碑被運送到了大英博物館之中,如今來到博物館裡,依然可以看見這件特殊的展品。

埃及石碑困擾西方學者多年,法國學者利用漢語輕鬆破譯?謠言!


石碑上的文字一共有三段,分別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寫就。這三種文字是埃及的象形文、草書,最後是古希臘文。三段文字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想要破譯這些文字的內涵,就必須瞭解這塊石碑誕生的原因。經研究後,人們發現這塊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世紀,那時的埃及還處在托勒密王朝,這是一個偉大而有力的王朝,曾經統治埃及很長時間,在埃及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製作石碑的人是當時的祭司,他們為了慶賀國王加冕一週年,而將讚頌的文字刻在了石碑上。他們所歌頌的帝王,就是托勒密五世,當時他只有十三歲,卻已經承擔起了帝王的責任。石碑上的文字記述了托勒密五世父親的功績,以及他本人的善行。

埃及石碑困擾西方學者多年,法國學者利用漢語輕鬆破譯?謠言!


雖然現在看來,這些文字的譯文並不長,但是在19世紀人們還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來破譯其中的涵義。為了徹底揭開羅塞塔石碑的秘密,一大批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奉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在這些人中,最開始取得進展的是托馬斯·楊,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解讀數門語言的能力,在他的幫助下,一些簡單、重複率高的單詞首先被破譯出來,例如“祭祀”、“神”等等。但是依靠這種類似於數學計算的方法,根本無法將石碑的內容全部翻譯。此時,一位似乎專門為石碑而誕生的法國人出現了,他的名字叫做商博良。商博良懂得很多中東地區的語言,而且他本身就對埃及文化十分痴迷。最後,他採用對照、比較的方法,讀出了許多人名,到了後來甚至翻出了整句話。

埃及石碑困擾西方學者多年,法國學者利用漢語輕鬆破譯?謠言!


在商博良的不懈努力之下,石碑的秘密終於揭開,如今人們只要在互聯網上,就可以找到各種語言的直接譯文,這與商博良的努力密不可分。近幾年,網絡上一直傳言商博良依靠漢語才解讀出了羅塞塔石碑,但是這種說法在專業的文獻資料中根本沒有提及,由此來看此事恐怕多為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