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業界:中韓“後疫情”合作潛力大待創新

2020-11-23 15:11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呈長期化趨勢,韓國企業界看好中國市場。圖為在近日一場研討會上,韓國食品、保健品行業欲加強與中國市場合作。 曾鼐 攝

(抗擊新冠肺炎)韓國業界:中韓“後疫情”合作潛力大、待創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呈長期化趨勢,韓國企業界看好中國市場,建議創新合作模式。

近日一場防疫用品展覽上,一種“移動測溫消毒通道”投入試用。它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等,可快速檢測體溫、釋放消毒液等。

近日一場防疫用品展覽上,一種“移動測溫消毒通道”投入試用,該產品由中韓企業合作推出。 曾鼐 攝

這是中韓企業聯合推出的產品。設備由中國高科技企業製造,韓國企業負責推廣、並“改良”部分設計以實現本土化生產。“這是疫情期間,很具代表性的中韓合作模式。”韓中絲綢之路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李先虎認為,中韓企業應加強防疫領域技術合作,中國一些優秀產品,可利用韓國企業平臺進行全球推廣,中韓要繼續拓展第三方平臺。

韓國企業參展方代表金鉉錆說,目前韓國社會對防疫品需求激增。“韓中在技術、製造方面各有優勢,應互補合作。”

疫情改變了消費習慣,韓國保健、食品業加速佈局中國電商市場。

據韓國銀行發佈數據,受疫情影響,今年1月至9月,韓國日均非接觸式支付規模同比增長17%,而線下接觸式支付規模同比減少3.7%;移動支付規模日均達1萬億韓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呈長期化趨勢,韓國企業界看好中國市場。圖為韓國食品公司如萃公司首席執行官慎才元接受採訪時稱,隨著疫情長期化,將對食品、保健品行業造成持續影響,韓中在天然保健品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曾鼐 攝

“得益於線上支付,疫情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80%以上。”在日前一場研討會上,韓國食品公司如萃公司首席執行官慎才元對記者介紹,公司正擴大在線部門。他說,韓國和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管控較好,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並用行動影響了其他國家參與。

通過分析近來市場,慎才元認為:“疫情讓民眾的生活習慣發生很大變化。”他舉例稱,在韓國,不使用合成添加劑的天然產品、以及能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益生菌等產品銷量劇增。

慎才元說,隨著疫情長期化,將對食品、保健品行業造成持續影響,韓中在天然保健品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韓國Natural bottle公司總經理金原道“看好中國電商”。他稱,中國的海外直接購買體系較完善,隨著中國互聯網發展,會有更多韓國人使用中國電商平臺。

他告訴記者,多年前,自己常去美國、歐洲參加博覽會,但近年來更多時間去中國。他稱,一直關注中國“雙十一”活動,希望明年能參加中國電商促銷。

“韓中應創新合作模式。”韓國Just My Day公司總經理金原泰認為,由於信息差,消費者選擇外國品牌時易被誤導;韓中電子商務交易習慣不同,中國渠道更多元,韓國主要使用本土搜索引擎軟件。他建議,希望韓中“打通”電商平臺排行榜,對於在生產國經驗證的公司或產品,給予優惠便利。

韓國政府也大力扶持企業“進軍”中國電商。今年11月,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在中國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韓國海洋水產部利用中國電商“雙十一”促銷活動推介海鮮等。

數據顯示,韓國諸多實體企業因疫情陷入困境,僅今年上半年,個體企業減少約14萬家。但跨境電商卻保持紅火,今年前9月,韓國跨境電商出口1840.9萬筆,超去年1319.8萬筆總額,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完)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