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該名句出自魯迅雜文集《熱風》,章節名為隨感錄“三十九至四十三”。

原文節選如下:

所以我時常害怕,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消失。

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

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熱風》是魯迅寫於1918年到1924年的雜文集。當時中國處在最黑暗的時代,許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會病根所在,文化界有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

魯迅的這段話,在我們這個和平安逸的時代,顯得更加彌足珍貴。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正在逐漸迷失自我,沒有了前輩那種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也沒有了發憤圖強的拼搏精神,更沒有追求理想的信念。


魯迅: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擴展資料

魯迅(1881年9月bai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du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