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深度好文)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86版《西遊記》裡,有句臺詞貫穿始終: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往西天取經而去。”


唐僧師徒四人從起點走到終點,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走上成佛之路。


其實人這一生,也是如此,不論處於何種境地,唯有始終將距離衡量準確,才能得以圓滿。


有人說,人生境地皆圍城,悟不透就會困在城中,悟透了便能看到一片天。


若想悟透,一定要先看懂這三個人生距離。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順境時看遠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懶馬效應”,源自一個故事:


兩匹馬一起拉車,後邊的馬經常偷懶不好好出力。


主人發現原來一匹馬也能拉車,從那以後便讓後面的馬留在家裡幹零活,帶著前面的馬出門做生意。


前面的馬拉的貨物比以前更多了,後面的馬不用再幹重活,每天生活愜意,吃的也比從前更多了。


到了過年時,主人眼看家裡沒肉了,就把那匹天天好吃懶做的馬殺了,用來招待客人。


故事雖然很短,但道理卻很深。


那些你以為舒適的生活,其實只會不斷消磨你的價值,如果不從長遠去看,只享受眼前的安寧,終有一天要被淘汰。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羅蘭說:


“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隘,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停在舒適圈裡,終究會被原有的圈子踢出去。


就像熱播劇《親愛的自己》男主陳一鳴,從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公司任職。


從基礎崗位做到創意總監,雖然得心應手,但其實已經沒有進步空間了,後來因不滿公司新的裁員制度,他提出離職,重新找工作。


面試時,陳一鳴自信滿滿地向面試官介紹,自己是最早認識行業前景的人。


可沒想到,面試官卻直截了當的指出他掌握的資源已經過時了,並且拒絕了他。


所以說,當你處於順境時,不要止步於此,向遠處看,才能看得清人生的方向。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別隻是沉浸在禮物的喜悅裡,要懂得計算價格。


與其做溫水裡的青蛙,不如做與兔子賽跑的烏龜,高瞻遠矚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逆境時看寬


《小窗幽記》裡有句很深刻的話: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風雨越大的時候,你的內心越堅定,才能站得越穩,而人生中的每一段逆境,都是風狂雨急之時,如何度過,全憑自己。


最近,李子柒的一段採訪視頻在網上火了,在採訪中,她首次公開了視頻的製作過程,也談到了自己對於生活的看法。


很多人只知道她如今的爆紅,卻不知道她一路走來經歷了什麼。


李子柒小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無人照料的她只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從那時起她便跟著爺爺學了很多手藝。


可是沒過多久,爺爺就去世了,奶奶一個人也負擔不起她上學的費用,她只好輟學去打工。


做過洗碗工,當過服務員,還去酒吧做過DJ,但拿到的報酬卻只夠餬口。


2014年,為了照顧生病的奶奶,她辭了工作,回到老家,開起了淘寶店,但生意一直勉勉強強,不是很順利。


後來聽別人建議,拍短視頻可以給淘寶店引流,於是她開始了最初的嘗試。


先試著拍攝小時候跟爺爺學到的那些手藝,然後製作簡單的視頻傳到網上,沒想到受到了很多人喜歡。


眾所周知,如今的李子柒火遍全網,甚至在外網也積累了千萬粉絲,還被聘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她的成功離不開她的堅定和樂觀,忍常人所不能忍,在逆境時站穩腳跟,並且調整好了心態,才能扛得住事,得常人所不能得。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記得豐子愷說過:


“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人生逆境常有,若是一直消極悲觀,生活便一直是雨天,若是能夠看寬看開,陽光自然會照進來。


心寬似海,定有風平浪靜之時,學會拐彎,終有解開心結之日。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絕境時看淡


古語有言: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我們常說,有的事情過不去,有的難關邁不過。


其實仔細想想,一切痛苦的癥結,都在於自己的心,將憂愁抓得太緊,最終就會將自己逼進死衚衕。


不久前,騎鯨文化的創始人楊帥在朋友圈留下一封遺書後,準備投河自殺。


他在遺書中寫道:


“原本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活到四十歲,積累一定財富,然後留給媽媽和珍惜我的朋友。可惜的是,經過這六年,我徹底意識到自己只是個平庸的人。”


這些年,他因為創業走了許多彎路,磕磕絆絆一直不順,患上了焦慮症、抑鬱症,最終心結難解,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慶幸的是,他在投河後因為內心的恐懼,和瀕死的痛苦,又找回了生的希望,游回了岸邊。


人活著最怕的,不是難尋出頭之日,而是陷入執念,與自己較勁。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就是喜劇了。”


若遇絕境,一定要將那些過不去的坎看淡一點,不要和自己死磕,放過自己,放下過往,即為救贖。


如果這條路走不通了,還有橋可以過。


木心先生有句話說得好:“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流水行到懸崖處,反倒變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瀑布,最黑的子夜看似無光,其實黎明就在前頭。


看淡,不是沒有任何慾望,而是放下過分的執著,得不到的釋懷就好,總有一天能絕處逢生。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很贊同作家黑塞的一句話:


“我們來自同一個深淵,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試圖躍出深淵。”


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讀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順境時別安於現狀,跳出舒適圈,將人生的方向緊握在手裡;


逆境時需放平心態,調整好自身,拐彎向前就會是柳暗花明;


絕境時不過分執著,與自己和解,換個出路定會有新的希望。


願你能把握好人生的每段距離,任何境地都能化險為夷,腳踏實地走向遠方。

【勵志文苑】| 距離(深度好文)



(轉載自“我是哲學君”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