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今天,要先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在2002年的1月15日這一天,全球許多重要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了一則來自古巴的消息。一位名叫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的漁民病逝,享年104歲。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說到這裡,有人就奇怪了,唉?為什麼一位漁民的離世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位作家叫海明威,他有一部小說斬獲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而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原型,沒錯,就是這位名叫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的漁民。至於這本小說,相信大家也猜到了,就是《老人與海》。這本能夠讓一位老漁民一夜之間變成網紅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究竟講的是什麼故事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老人與海》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漁民,叫聖地亞哥,獨自一人住在海邊簡陋的茅屋裡,他好像是被衰神附體了,已經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在頭40天裡,還有個叫馬諾林的男孩和老人一起為捕魚事業而奮鬥,但後來馬諾林的父母覺得老人太喪氣了,就讓男孩搭了別的船。神奇的是啊,男孩換到了新船,在一個星期之內就捕到了三條大魚,這下老人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了,最近的確有點喪。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老人一直沒捕到魚,最開心的就是其他漁民了,他們當面嘲笑老人是個loser,但老人就當沒聽見,心態特別穩,堅持貫徹著不拋棄、不放棄的職業精神,以那句“我總是在等候著,我知道有一條大魚在等著我”的勵志雞湯給自己加油鼓勁。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第85天的一大早,老人帶上男孩為他準備的沙丁魚和魚食出海了,這天的天氣啊非常好,他決定到更遠的大海深處去捕魚。黎明時,老人在釣絲上裝上沙丁魚放到了適當的深處,讓小船隨海水漂流。

突然,他看到伸在水面上的杆子急速地被拽到了水裡,這是有戲了呀,但是,這條魚的重量卻遠超乎他的想象。老人拼命地收著釣絲,但這大魚,依然悠然自得地在海底巋然不動,還用力地把船和老人拖到了更遠的地方。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你別看大魚這麼倔強,咱們的主人公那也不甘示弱,抓不到魚誓不罷休。到了第二天,大魚跳出了海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條魚竟然有6米多長!老人看到大魚,就像看到了錢一樣,趕緊放出了更多的釣絲,緊緊地拽住,經過兩天的僵持,到了第三天的早晨,捕魚的進度條終於前進了,老人把漁叉刺進了魚的心臟,殺死了大魚。聽到這裡,我猜很多同學肯定都鬆了一口氣,這也太不容易了。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老人看著大魚,大腦裡面趕緊搜索起來,這是一條大馬林魚,足足有一千五百磅重,顯然小船是裝不下了,他只好把大魚固定在小船的一邊,撐起桅杆,揚帆回家。在固定大魚的過程中,老人還開心地自言自語道:“哎呀,這條魚開膛後,哪怕淨重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二,並且每磅只賣三十美分,收穫也是相當的可觀呀!”

有句話是怎麼說來著: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杵也能磨成針。但老人不知道的是,這世上還有一個詞叫“物極必反”。所以,就在他返程的過程中,衰神再次附體。海上突然殺出了個程咬金——鯊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鯊魚的出現並不是意外,因為大魚流出的鮮血擴散到了一英里的深海里。鯊魚聞到血腥味順著這條小船一路狂追,到了嘴邊的美食哪有不吃的道理呢?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鯊魚追上來的時候,老人根本來不及思考,只能勇敢地吼一聲:“誰怕誰啊!”那就一決高下吧。來的是一隻灰青鯊,它迅速咬住了大魚的尾巴,趁著鯊魚頭露出水面,老人迅速而有力地把漁叉扎進了鯊魚的兩眼之間,他用自己那血肉模糊的雙手,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將魚叉往裡捅,很快灰青鯊就沒了生氣,但魚叉也“啪”得一聲繃斷了。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這場仗雖然最後是老人勝利,但是他也損失了四十磅魚肉、魚叉和繩子。此時老人立刻調動了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哦!因為眼前的事太好了,所以結果就難免會有些不順”。但他並沒沉浸在自己的雞湯中,而是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鯊魚肯定還會回來的,於是老人把刀子綁在船槳上,做好了備戰的狀態。

兩個小時後,鯊魚果然來了,這回還是兩條。老人看到鯊魚離小船越來越近,其中的一條張開嘴撲在了大魚的身上,老人果斷地舉起綁在槳上的刀,狠狠地紮了鯊魚的腦袋和眼睛,慢慢地,這鯊魚放開了大魚滑下水去。另一條顯然更聰明一點,他躲在船底對大魚是又扯又瞪。但別忘了,老人可是海上的老手,他鬆開帆角,調整方向,小船打了個轉將鯊魚漏了出來,這鯊魚又被老人殺死了。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可是,戰鬥依然沒有結束,不一會,又有兩條虎鯊向小船靠近,老人抄起木棍,使出洪荒之力,對著它們的腦門就是一通亂砸,很快,鯊魚沉到了海里。可這時,大魚的半塊身子已經都被咬爛了。老人躺在船尾,身上的傷口每一處都疼得要死。到了半夜,鯊魚又來了。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這時的老人就像打地鼠一般,完全憑感覺用木棍奮力地抵抗,可不一會他的棍子就被抽走了,老人衝出船舵,胡亂地揮舞起來。鯊魚們已經完全忽略了老人的存在,一起湧到船頭一下下地撕咬著魚肉,最後,老人很清楚這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因為這大魚也沒有什麼可供鯊魚吃的了,只剩下那堅硬的腦殼還耷拉著。

子夜時分,筋疲力盡的老人拖著僅剩的魚骨架回到了他的小茅屋,天亮後當地的人們對著那條大魚的骨架發出了連連驚歎。男孩馬諾林送來了熱咖啡,並告訴老人,以後要和他一起出海,但老人因為太累,很快就睡著了,馬諾林則在一旁一直守護著。

到這裡,這個古巴老人的硬核勵志往事我們就講完了。一位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卻仍然在堅持的老漁民,在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的情況下,為了捍衛自己的戰利品,頑強地與鯊魚搏鬥,充滿著勇敢、無畏的奮鬥精神。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大家仔細想想,老人捕魚的整個過程就好像是,你在考場上奮鬥了兩個多小時,就在自己終於要拿到滿分的時候,你的卷子突然被同桌搶過來吃了的心情是一樣的。但老人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時的你肯定已經氣得要抓狂了,而老人卻沒有氣餒、沒有放棄,人家還要打起精神繼續參加下一場考試呢!所以,這個老人啊就像是中國神話故事裡的“愚公”,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無論如何也要把眼前的這座大山移走。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但它之所以能夠在文壇有如此之高的聲譽,絕不僅僅是因為這個簡單的故事。真正吸引人的,是它在講述這個故事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種精神力量。我們常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但這個世界很大,總有我們達不到的地方,就像老人聖地亞哥雖是一位老漁民,但他也無法每次都滿載而歸。儘管他最後拖回一堆白骨,在世人看來是失敗的。可什麼又是失敗呢?生活不只是結果,還有過程。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打不打得到魚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連續85天的堅持、海上的狂風驟浪、尾隨一路的巨鯊、伶仃一人在海上飄蕩……是這些過程,構成了華麗的結局。

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和堅強,哪怕最終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這個過程一定會為自己的人生留下永恆的價值!

我們都在慢慢長大,誰都不可能一直是個孩子,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獨自一個人去面對很多事情,當誰也幫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那時候,你再想想《老人與海》裡的老漁民,或許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老人與海》:一個古巴“愚公”的硬核勵志往事

每個人讀《老人與海》,都會像照鏡子一樣,讀出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它會隨著讀者視角和關注點的不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故事還是一樣的故事,但經過了生活歷練的讀者,開始擁有了一些能“投射”到小說中的東西,可以說,是生活經歷賦予了《老人與海》某種特殊意義。其實,《老人與海》還有無數種視角和寬廣空間去解讀,那同學們也可以抽時間讀一讀原著,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好了,這節課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