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神州系”也連帶遭受重創。

然而就在一年前,已接任星巴克CEO位置正好兩年的凱文·約翰遜卻沒有睡過幾天好覺,因為種種跡象表明,瑞幸咖啡很快就要在美股上市了。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瑞幸咖啡

關於瑞幸咖啡,江湖上有許多外號——“國貨之光”、“資本主義的韭菜收割機”、“納斯達克的泥石流”、“美股投資者繞不開的噩夢”……

而瑞幸咖啡也“不負眾望”,正式營業一年,線下門店已經超過了2000家(星巴克進入中國20年才有3600家店),還成功打掉了星巴克中國區兩個點的銷售額。

對於這些,大多數普通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每週一張張五折甚至一折的優惠券,屬實讓人忍不住大喊“真香”。

只是,比起那並不十分純正的咖啡味兒,瑞幸背後的故事和商業模式,也許更能讓人回味無窮。而這一切,還得從那個男人說起。

一個好漢三個幫

就在約翰遜陷入苦惱不能睡好覺的時候,在北京市海淀區大鐘寺的一棟辦公樓裡,幾位幕後老闆們可沒有功夫關心睡眠問題,他們正忙著在文件上簽字,交接文件。很快,第三家他們一同成功操作上市的公司就要誕生了,那就是瑞幸咖啡。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陸正耀

將時間推回到1991年,那年陸正耀大學畢業後,先在石家莊做了兩年的公務員,後來覺得公務員生活太過枯燥無聊,就辭職到中關村創業。在2005年,受到美國美洲汽車俱樂部的啟發,他創立了聯合汽車俱樂部,並結識了自己資本界的第一個朋友——劉二海,聯想投資(君聯資本前身)的執行董事。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劉二海

然而,保監會的一紙規定讓陸正耀原本風生水起的保險代理業務前途黯淡,轉型成為他的當務之急。幾個月後,他和劉二海達成共識,進軍租車市場。於是,2007年9月,神州租車正式成立了。

劉二海為朋友的新公司獻上了一份禮——他所在的聯想投資很快就進行了一次追加投資。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而得到聯想控股注資後,神州租車就立即發動了降價幅度在30%—50%的價格戰,當時這一舉動“震驚同行”,也成為陸正耀的一個特徵——有錢就打價格戰,賠錢我也幹。

但價格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本身就在虧損的神州租車,眼看老底也要耗盡。於是陸正耀就拿著公司的財報去找劉二海,兩個人合計了一番,結論就是——兩人要完。

陸正耀決定再賭一波上市,可惜運氣不總是會光顧他。2012年5月,神州租車赴美上市失敗,彼時負債率超過90%的神州租車岌岌可危,生死一線,陸正耀有點慌了。

巧的是,陸正耀此時恰好結識了他在資本圈的第二個貴人——華平資本的黎輝。黎輝曾任職摩根士丹利、高盛、華平投資,並在華平投資幹到亞太區總裁的位置。

黎輝、劉二海、陸正耀,三人經常在一塊吃飯喝酒,很快便混熟了。某晚的一次聊天中,陸正耀暗示要再融一次資,黎輝隨即響應。7月份,他就拿到了華平的2億美元“江湖救急費”。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黎輝

之後又是一段時間熟悉的價格戰,每次一打價格戰,神州租車的市場份額就會上升幾個點。終於,2014年9月,神州租車在香港成功上市了。

而在陸正耀從零起步到神州租車上市的這8年裡,有個女人在他手下從打雜一直做到了經理,目睹了資本幫陸正耀攻城拔寨,殺出重圍的全過程,她就是錢治亞,之後的瑞幸咖啡的創始人。

資本的套路——商業模式

通過神州租車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陸正耀的打法:“價格戰+規模擴張”。

2009年,神州租車的車隊規模不到700輛,2011年底時就達到了26000輛,2012年為45000輛。7年內,陸正耀發動的價格戰則是不計其數。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提高神州租車的市場佔有率。

擠兌死別人,他就活下來了,因為別人虧不起,他融資能力強,他虧得起。但如果擠不死別人,就要拼品質、拼服務,這些東西難以量化,投入成本太高,最後還是回到融資能力的比較。

這是一種商業模式,是資本的套路,概括起來就是:

拿錢——開店——壓價——搶市場——上市——徹底佔領市場——漲價

而它的妙處,就在於打破了常規,成功實現“虧本也能掙錢”。

再回過頭看看你手上每週好幾張的瑞幸咖啡優惠券,是不是也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瑞幸

2015年,劉二海出去創立了愉悅資本用以投資神州,2017年,黎輝出去創立了大鉦資本,但沒有任何投資過。據江湖傳言,大鉦資本就是專門給瑞幸咖啡準備的。

2017年11月8日,錢治亞從神州優車離職。3個月後,她的瑞幸咖啡開始運營。對於瑞幸,陸正耀可謂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場地給場地。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套現才是正經事兒

錢治亞

瑞幸這杯咖啡,黎輝和錢治亞等了太久了。

一場全是自己人的IPO

“神州鐵三角”分工明確,陸正耀掌控全局,負責解決早期資金和內部管理,劉二海和黎輝負責更高層面的外部資本運作。

對瑞幸咖啡來說,有了錢,節奏快是必然的,畢竟錢治亞學了那麼多年,陸正耀那一套她也已經輕車熟路了。

瑞幸A輪首次公開融資就是2億美元,黎輝的大鉦資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大鉦資本的LP,出錢給大鉦資本,讓黎輝拿錢去投資)、劉二海的前東家君聯資本進場,將A輪估值抬到10億美元。

A輪融資5個月後,瑞幸啟動B輪融資,同樣是2億美元,估值則翻了一番到22億美元。A輪資方除了君聯資本之外全部跟投,中金公司在這輪進入。

中金公司和“神州鐵三角”又有什麼關係呢?

中金資本總裁丁瑋,為神州租車獨立董事,中金資本的CFO陳良芸,董事會秘書長,也是原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

你看,瑞幸咖啡的局,其實全都是自己人。

當然了,也有局外人被忽悠了進來——星巴克的最大股東貝萊德,在瑞幸申請IPO前5天入局,成為了瑞幸在美國投資界的背書。

下面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從2018年1月開始,瑞幸咖啡僅12個月就開了2370家店,月活躍用戶數量從18萬人增加到433萬人。

那麼瑞幸賣的咖啡有盈利麼?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下:2018年賣出去9000萬杯,營收8.4億元,平均一杯約9元,而全年虧損16.19億元,也就是賣一杯虧兩杯的節奏。各種1.8折賣,咖啡也並不好喝,一切都是為了杯量數據好看,方便上市。

賣咖啡就是交個朋友,買的人其實都是幫助瑞幸上市的“韭菜”。

意外,已來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偽造22億元交易額,股價在盤前以最快速度閃崩,跌幅一度擴大至85%,隨後在開盤40分鐘內觸發5次熔斷,股價暴跌75.57%,逾300億市值蒸發。

這幾天,約翰遜大概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但“神州系”人並不見得會因此而失眠,因為他們靠著同樣的商業模式玩了三次資本遊戲,已經套現超過百億元。

只是數據造假這個大帽子將再次死死扣在中國企業頭上,可能永遠都翻不了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