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Beyond Fashion 繼香港首展後,來到上海。

4 月 11 日的開幕式也可以算作拉開了後疫情時代的上海新展陸續登場的帷幕吧。

上海攝影中心將這個展覽命名為《後時尚時代》。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後時尚時代》展覽現場,VART拍攝

過去幾十年,時尚雜誌、電腦和廣告牌上的商業照片不計其數,但是,總有一些照片,能讓我們驚鴻一瞥,魂牽夢繞。

這些照片超越當下的流行和時尚的引領。

《後時尚時代》以時尚和攝影專業人士見多識廣而又苛刻挑剔的眼光,精心挑選了 48 位攝影師的 100 多幅這樣的照片,這些攝影師裡包括了彼得·林德伯格、尼克·奈特、邁爾士·艾爾德里奇等等。

彼得 · 林德伯格Peter Linbergh

讓我們記住彼得·林德伯格 (1944-2019年)是他為章子怡拍的一張肖像。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林德伯格為倍耐力月曆拍攝的章子怡 2017 © Pirelli

(這幅作品不在本次展覽展出)

不管你們覺不覺得,反正我們是這麼感覺的:這是一個卸下偽裝,素顏看著我們的,經歷很多事情後的章子怡。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彼得·林德伯格拍攝的美國版《Vogue》,1988 ©彼得·林德伯格。封面上的六個模特分別為:Estelle Lefébure, Karen Alexander, Rachel Williams, Linda Evangelista, Tatjana Patitz & Christy

本次展覽展出的是彼得的這幅超模照。

長焦的使用虛化了背景,讓我們既獲得了足夠的場景信息,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前景人物的表情、她們的動作以及黑白色的使用所帶來的記憶感。

照片所散發出來的情緒會透射出來,我們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後時尚時代》展覽現場,VART拍攝

對於如何拍好這些外表時刻被人評價的美人們,林德伯格說唯一的秘訣就是嘗試更加理解她們。

讓模特們在鏡頭面前放鬆,她們就會給到更加真實的東西。

尼克·奈特

Nick Knight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尼克·奈特 過去、現在和時尚,迪奧廣告 2001年 ©尼克·奈特,照片由SCoP提供

初看這張照片,我們有一種觸電的感覺:迪奧瘋了。我們彷彿在欣賞一幅佛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光怪陸離、不知所措的激昂。

正是在 2001 年,尼克·奈特 (1958 年 - ) 拒絕續約Vogue雜誌,開始發揚廣大他的離經叛道、奔放狂野的拍攝路子。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尼克·奈特,Alexander McQueen拍攝 ©尼克·奈特,照片由SCoP提供

有人說,尼克是在和全世界的女性做對,但是,我們倒是覺得他是在為全世界的女性吶喊。

這張夏娃、美杜莎以及蛇的混合體,讓人震驚。在驚恐之中,又會慢慢地體驗到一個擁有漂亮而又無辜臉蛋的“壞女人”的“殺傷力”。

這幅照片倒是怪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最好的人設圖解。

邁爾士·艾爾德里奇

Miles Aldridge

女性也是邁爾士·艾爾德里奇 (1964年 - ) 時尚攝影的主角。

在約翰·列儂和埃裡克·克萊普頓等名人的陪伴下長大的艾爾德里奇經常使用豔麗的色彩,標誌性的喜怒無常和黑色幽默,向我們打開屬於他的迷人而又超現實的世界。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邁爾士·艾爾德里奇,大利版《Vogue》,2002年 ©邁爾士·艾爾德里奇,照片由SCoP提供

葉蓮娜·葉明旭

Yelena Yemchuk

作為視覺藝術家,出生於烏克蘭的葉蓮娜·葉明旭 (1970 年 - )的作品,無論使用何種媒介,都能立即被人認出來。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葉蓮娜·葉明旭 Toyko 東京 2017年 ©葉蓮娜·葉明旭,照片由SCoP提供

她的藝術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她受攝影師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和辛迪·謝爾曼(Cindy Sherman)的影響,將超現實的奇思妙想和黑暗的浪漫主義結合起來,形成她自己的鏡頭語言。

埃裡克·馬迪根·赫克

Erik Madigan Heck

埃裡克·馬迪根·赫克(1983 年 - )是時尚界最年輕、最多產的當代攝影師之一。

觀看他本次展覽的兩幅作品,我們就會體會到他為什麼被稱作“用相機作畫”了。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Madigan Heck-Erik,Erdem 艾爾丹姆 2014 ©Madigan Heck-Erik,照片由SCoP提供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Madigan Heck-Erik,Comme des Garçons 久川bao ling久川保玲 2017 © Madigan Heck-Erik

現代照片分層和處理技術,將古典肖像畫、印象派、波普藝術以及單色畫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赫克前衛藝術範的作品。

Paul Jung

Paul Jung是一名來自臺灣的紐約攝影師,他擁有建築、平面設計和藝術指導的背景,他的作品是不是也是透露出一股極簡主義的“性冷淡”風格?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Jung Paul PJW508 N°3946 2015 年 © Jung Paul,照片由SCoP提供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Jung Paul PJW508 N°3946 2016 年 © Jung Paul,圖片由SCoP提供

策展人: 娜塔麗·赫斯多佛

Nathalie Herschdorfer

娜塔麗·赫斯多佛(1972 年 - )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策展人了。2017年,UCCA舉辦了她策展的《入時:康泰納仕百年攝影》。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娜塔麗·赫斯多佛(1972 年 - )

她是瑞士Le Locle美術博物館的館長,也是FEP(攝影展覽基金會)的策展人。她的著作包括《泰晤士與哈德遜攝影詞典》(The Thames & Hudson Dictionary of Photography)、《進入時尚:康泰納仕整世紀攝影集》(Coming into Fashion: A Century of Photography at Condé Nast)、《身體:攝影集》(Body: The Photography Book)、《瑪格南攝影師的山脈》(Mountains by Magnum Photographers)等。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在過去六年裡,赫斯多佛策劃了亞歷克斯·普拉傑(Alex Prager)、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維克·穆尼茲(Vik Muniz)、託德·希多(Todd Hido)、蓋瑞·溫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和亨利·卡蒂埃-佈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等攝影師的展覽。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後時尚時代,展覽現場,©️ SCoP,拍攝:Dave Tacon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後時尚時代,展覽現場,VART拍攝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留下來,被記住,這一直是時尚攝影師的理想。

自從視覺藝術從時尚雜誌、博物館、海報被傳播到了博客、Instagram和Pinterest。

大家已經成了視覺藝術的消費者、傳播者和生產者了。

而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看來會加速數字媒體、渠道和技術的爆炸性地裂變。

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似乎進入了後疫情時代。在拿起相機之前,大家倒是可以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後時尚時代》部分參展作品一覽,圖片由SCoP提供

策劃 Q叔、Ekiz

圖片鳴謝: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SCoP

相關展覽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VART,讓生活更美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請點擊以下二維碼前往欣賞VART線上博物館

拿起相機前,應該先去看看《後時尚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