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長津湖之戰

長津湖之戰(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是很多軍事愛好者最關注的抗美援朝戰役之一。在戰役中,志願軍第九兵團克服了惡劣氣候、敵軍強大火力和空中優勢,給予美軍陸戰一師、美7師31團等部隊以沉重打擊,最終取得了戰略性勝利。

不過,我們對長津湖之戰的著眼點往往只侷限於長津湖周邊地區,侷限在與美陸戰一師、美31團的戰鬥。但如果我們將視角放大,就能將這場戰役的意義提升到更高層次!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長津湖之戰中的美軍陸戰隊

從整個戰場來看,第九兵團並沒有絕對數量優勢

我們首先應明確的是,國內外戰爭史對長津湖戰役的表述往往存在錯誤認識:志願軍第九兵團面對的敵人,不是單單隻有陸戰一師,哪怕再加上一個美軍第31團級戰鬥群。實際上,第九兵團的戰線對面是“聯合國軍”的第十軍,包含了五個滿員師(美陸戰1師、美3師、美7師、韓首都師、韓3師),兵力至少有十萬人。

因此,長津湖戰役的兵力對比不是所謂的“15萬對3萬”,而是15萬對10萬,第九兵團並沒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而且,第九兵團下轄的三個軍(20軍、26軍、27軍)只有20軍、27軍實際投入了長津湖戰鬥,26軍沒有及時趕到戰場,戰役後期也一直處於行軍追擊狀態,並沒有實際投入戰鬥。所以,志願軍在長津湖一戰中實際參戰兵力並不到10萬,甚至更少。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在雪地中行軍的第九兵團戰士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第九兵團是如何用不到10萬人,就將美第十軍的10萬人不得不從朝鮮東北部實施戰略性撤退?

如果我們將長津湖一戰的作戰態勢圖放大到整個朝鮮東北部,就能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視角——長津湖戰役,完全是400年前薩爾滸之戰的一次重演!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與拿破崙經典戰役的重演

薩爾滸之戰發生於1619年,在這場戰役中,後金努爾哈赤採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僅以五六萬兵力,就將四路進軍的10萬明軍各個擊破。明朝的杜松、馬林、劉鋌、李如柏四路人馬,雖然整體兵力佔優,但每一路兵力卻遠少於集中兵力的後金軍。

這就是努爾哈赤所說的戰術關鍵——“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後金騎兵

事實上,“各個擊破”式戰法在戰爭史上並不罕見,拿破崙就非常擅長這個戰法。在1796年意大利戰役中,拿破崙對兵分三路的奧地利軍實施各個擊破,此戰也是他的真正成名之戰。

1950年冬季的朝鮮東線戰場,恰恰重現了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和拿破崙在意大利遇到的戰場態勢。在1950年11月初,美第10軍團在朝鮮東北部以很驕橫的姿態大踏步進軍,除美三師留守興南港後方外,陸戰一師、美7師、韓首都師、韓3師分別以團或營為單位,組成至少八九個戰鬥群,在朝鮮東北部全線壓向中朝邊境線,試圖徹底殲滅潰散的朝鮮人民軍。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美第10軍在北進過程中,兵力嚴重分散

美韓軍的九個戰鬥群從西到東分別是:美陸戰一師戰鬥群;美7師第31團戰鬥群;韓首都師第18團戰鬥群;美31團第3營戰鬥群;美7師17團戰鬥群;美32團3營戰鬥群;韓3師第23團戰鬥群;韓3師第22團戰鬥群;韓首都師戰鬥群。其中還不包括臨時的小型戰鬥群,以及駐守在各個要點的美韓軍部隊。

美第10軍的兵力分散,可說到了一個很誇張的地步。最為冒進的韓國首都師機甲團,甚至一路深入到了半島東北角的清津港,距離朝鮮-蘇聯邊境不過是一日路程。這也導致美第10軍的戰線長達400公里,僅韓國首都師主力就與下轄的18團相距300公里。

美韓軍的戰線不僅被拉得很長,而且各個部隊的行進路線被一道道山脈隔斷,根本無法互相支援,實際上都是在孤軍深入。而且,美韓軍的戰鬥群編制也非常混亂,例如美7師3個團的各個營都被打亂,分配在相隔上百里的不同戰鬥群裡。這就給志願軍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各個殲滅機會。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新興裡戰鬥中的志願軍第27軍戰士

志願軍第九兵團,集中兵力打擊最強的兩路

美韓軍分散的九個戰鬥群,究竟應該打擊哪一個?才能起到最大的戰略效果?

志願軍第九兵團最終選擇了最強最硬的一個,那就是美軍陸戰一師!事實上,在長津湖同時攻打了兩個美軍戰鬥群,即美軍陸戰一師和第31團級戰鬥群。第九兵團集中了20軍、27軍的10萬兵力,全力圍攻美軍最強的這兩股兵力。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志願軍戰士在機槍掩護下發起進攻

在長津湖的一系列戰鬥中,儘管志願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傷亡一萬餘人,凍傷四萬餘人),但也極大震撼了美軍士氣,也打亂了東線“聯合國軍”的整體部署。

美軍第31團級戰鬥群幾乎全軍覆滅,陸戰一師戰鬥傷亡和凍傷減員過半,基本喪失了進攻能力。看到最強的兩路都被打敗了,美韓軍其他七個戰鬥群全線動搖,因為多數戰鬥群都不過是團級單位,根本敵不過集中兵力的志願軍。所以,這些美韓軍部隊不得不慌忙後退。最終,美第10軍的近十萬人集合在興南港,全部撤到大海上,將整個朝鮮東北部讓了出來。


美軍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強一路!志願軍在長津湖重演薩爾滸之戰

敗退的美軍陸戰一師

收復朝鮮整個東北部的巨大戰績,才是長津湖之戰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勝利果實。要知道,第九兵團的兵力並不佔太大優勢,而且總傷亡還是美軍的幾倍(美第十軍死亡失蹤5923人,戰傷4582人,凍傷7338人,共17843人),在美軍強大火力和空中優勢面前,硬是逼退了與自己兵力相差無幾的10萬敵軍。

這場戰役面臨困難之巨大,戰鬥過程之艱苦,戰役結果之驚人,即使現在也讓人瞠目結舌!

可以說,“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是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獲得戰略勝利的關鍵,戰役的作戰部署可稱作是戰史典範。(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