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寫在前面:

三個月前,塔圖姆度過了自己22歲的生日,標誌著這位年輕的天才,已經在聯盟裡奮戰三個年頭了。

很多人可能會把他和科比做比較:這是一個純粹得分手向另一個超級得分手的追逐。不光是塔圖姆把科比當作自己的標杆和榜樣,在比賽的某些時刻,看著塔圖姆在靠近底角的位置,完成一個小幅度的胯下變向—後撤—出手,你會覺得這個畫面似曾相識。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科比是塔圖姆的偶像,這種對於一個名人堂前輩的崇拜不僅讓塔圖姆的某些技術動作烙印上了科比的印記,在他們最拿手的絕活——得分方面,塔圖姆也超過了聯盟的絕大多數人。他在本賽季打出的場均23.6分,能排進全聯盟前十五名,而塔圖姆才22歲。

能在NBA立足的球員,都是帶著天賦來的,而塔圖姆則在天才的基礎上再加重了幾筆。只不過這樣的歷練和養成需要好的契機,單單這條天才的養成之路,塔圖姆就走了四年之餘。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天才的開始:

1998年出生的傑森·塔圖姆趕上了90後的最後兩班列車,出生在聖路易斯的他,高中選擇就讀於本地的高中。高四則是塔圖姆第一次展露他天縱奇才的一年,這個在查米納德學院預備學校的年輕人,在2016年以場均29分+9.1個籃板的數據,順利入選了當年的麥當勞全美最佳高中生陣容。

這樣的數據和榮譽,讓塔圖姆第一次接過話筒昭告了全世界,又一個籃球天才快要橫空出世。

如果說高中的賽場表現讓塔圖姆展示了自己的天賦,那麼NCAA則給這位天賦異稟的年輕人拋出了相匹配的橄欖枝——杜克大學,NCAA裡最負盛名的幾所豪門之一,一個為NBA輸出了無數球星的籃球名校,如今向年輕的塔圖姆敞開大門。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這時已經是2016年了,NBA剛剛結束驚為天人的騎勇大戰,塔圖姆剛剛進入到杜克大學開始適應更高級別的對抗。在2016-17賽季,塔圖姆代表杜克大學場均出戰33.3分鐘,可以得到16.8分+7.3個籃板+2.1次助攻+1.3次搶斷+1.1個蓋帽的全能數據,其中塔圖姆最擅長的得分和籃板,均可在隊內排進前二。這樣出色的表現和天賦,也幫助塔圖姆在自己的職業履歷上第一次刻上個人的榮譽:成功入選了大西洋海岸聯盟最佳三陣和最佳新秀陣容。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結束了一年NCAA歷練的塔圖姆,滿足了NBA選秀的最低要求。2017年6月23日,在2017年NBA選秀中,傑森·塔圖姆在首輪第三順位被波士頓凱爾特人隊選中,成為了一支豪門球隊的高順位新秀。

至此,塔圖姆天才養成之路的第一階段正式告一段落,等待他的,是更高級別的對抗和防守;是更為嚴苛的戰術要求。當然,還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大把的美好未來。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天才的首秀:

塔圖姆的新秀賽季完成的極為出色,尤其是遠距離投籃方面的無縫銜接,對於一名新秀而言更是難得的可貴。整個新秀賽季,塔圖姆替隊出戰80場,全部首發,在場均30.5分鐘的時間裡,可以砍下13.9分+5籃板+1.6助攻的數據,天賦展露無遺。

只可惜天才不只有塔圖姆一個,傷愈復出的本·西蒙斯和季後賽裡大殺四方的米切爾都是個中翹楚,他們的個人表現壓制了講究團隊協作的凱爾特人新秀塔圖姆,最佳新秀的桂冠沒能落到他的手中。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但塔圖姆依舊展示了他的優勢,如果說西蒙斯的天賦在於強壯的體魄+出色的身體天賦+寬闊的視野,那麼同為鋒線上的塔圖姆則勝在:精準的投籃和花樣百變的中距離進攻。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新秀,塔圖姆在三分線外接球投籃的領域,交出了39.4%的出色命中率。而在三分線以內的中距離,塔圖姆成為了既歐文和莫里斯之外,隊內第三位中距離進攻愛好者,並且在每場出手兩次的情況下投出了42.4%的命中率。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新秀賽季投籃熱圖

所以你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塔圖姆的進攻模式,他把進攻端的天賦灑落在了整個半場,除去相對冷區的右側中距離,其他位置上塔圖姆都能夠交出相當不錯的命中率,這是一個超級得分手的雛形,而塔圖姆已經初步領略了。

但塔圖姆有他的桎梏,並且這層瓶頸和阻礙來的格外快速且迅猛。

天才的桎梏:

2018-19賽季,海沃德從前個賽季第一場的傷病裡走了出來。只是傷愈復出的海沃德不但沒有搶佔塔圖姆的出場時間,反而不降反升,塔圖姆在這個賽季裡場均出場31.1分鐘,比上賽季平均每場要多打一分鐘的時間。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只是這聊勝於無的一分鐘沒有讓塔圖姆的數據更上一層樓,整個2018-19賽季裡,塔圖姆出戰了79場,同樣均為首發。只是數據下滑到場均15.7分。整體的命中率更是大幅度滑落,分別從47.5%和43.4%,下降到45%和37.3%。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還是我們上文提到的中距離進攻,在海沃德復出壓縮了莫里斯的出場時間以後,歐文和塔圖姆成為了凱爾特人僅有的兩位中距離愛好者,塔圖姆提高了他的出手次數,平均每場出手2.2次,換來的卻是下滑到34.9%的命中率。

從進攻熱圖上來看,雖然藍色區域(低於聯盟平均水平)只有區區兩塊,但紅色區域(高於聯盟平均水平)產生了肉眼可見的減少。在NBA奮戰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可見塔圖姆的桎梏,讓他的籃球變得艱難了起來。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第2個賽季的投籃熱圖

當然,作為一名在首個賽季大放異彩的新秀之一,第二年勢必會受到更為頻繁的照顧和壓迫性更強的防守,但這並不是導致塔圖姆命中率猛跌的主要理由。或者說,防守強度太大永遠不應該是一名得分手得不了分的理由。

可以說,在新秀賽季的第二年,塔圖姆遭遇到了和恩比德一樣的瓶頸,即什麼都會,但都不太精。倘若是綠軍還處於重建階段,或是塔圖姆帶來的期望值沒那麼高,那麼憑藉這樣雖然效率並不出彩,但依舊能夠穩定輸出的能力,塔圖姆依舊可以在NBA奪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事實正好相反,綠軍的目標是奧布萊恩杯,而塔圖姆的期望值,則是一位天才球員應該必經的過程——冠軍球隊的主力得分手。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但第二賽季的塔圖姆,顯然離這條路又遠了幾分。他在中距離位置的進攻變得愈發保守和剋制,你幾乎可以在每場比賽裡都看到這樣的場景:塔圖姆在高位或者低位接球,做了幾個無意義且幅度小的三威脅,然後選擇了幹拔跳投,無功而返。

這和恩比德在76人的境遇極其類似,他們都是喜歡背身要球后,做幾個三威脅,然後博取犯規或者直接跳投的人物。費城的恩比德在新秀賽季,還能憑藉著身高和對手的不熟悉,打出幾個精彩的晃肩後翻身跳投或是舔籃。而波士頓的塔圖姆,在新秀賽季也能打出幾個精彩的假動作突破直接殺傷或是晃過對手的半截籃。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到了後來,恩比德逐漸變成了“造犯規狂魔”;塔圖姆則變成了中距離的"鐵匠"。歸根結底,還是他們的技術動作沒有做到精益求精,對手在防守時逐漸熟悉了他們的進攻習慣。那些看似全能卻都不夠精湛的技術動作,逐漸變得雞肋起來。

這對於一名志在成為超強得分手的塔圖姆而言是致命的,縱觀聯盟幾位得分如探囊取物的得分手,他們的進階之路都是在豐富武器庫的前提下,繼續精進自己本就擅長的得分手段。所以你會看到,倫納德的中距離翻身跳投或是急停幹拔愈發穩健;庫裡在維持了突破效率的同時,成為了歷史三分王;杜蘭特大傷以前,也會時不時地甩著大長臂來個超大幅度變向,但他真正的殺招還是中距離背身後無視對手的幹拔。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沒能夠實現武器庫的大量儲備,他的進攻手段顯得單一且保守,另一方面他也沒能夠精進自己的中距離三威脅,重心還是太高,導致了突破威脅的不足。突破威脅的不足導致對手更清楚的瞭解了他的進攻意圖,從而導致效率的滑落。

平平無奇的第二賽季,加上西部東契奇的炫目表演,讓塔圖姆的日子過得有些酸澀,他迫切需要一場改變,要麼去精進自己的中距離,要麼就減少中距離的頻率,一條分岔路口擺在塔圖姆的眼前。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天才的改變:

塔圖姆看了看自己的熱圖,又看了看史蒂文斯教練,選擇了後者,然後迎來了爆發。

2019-20賽季,塔圖姆打出了自己的新高水平,在場均時間提高到34.6分鐘以後,他並沒有出現像前個賽季一般的下滑,而是突破了瓶頸,成為了一名新晉的20+成員。場均可以得到23.6分+7.1籃板+2.9助攻+1.4搶斷的數據,這四項數據均為生涯新高。

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當塔圖姆把出手次數從上個賽季的13.1次,提升到18.9次時,他的命中率卻給能保持著相差無幾的水準,三分命中率更是提高了2.5個百分點,來到了接近生涯最高的39.8%。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本賽季的基礎數據

完成這一突破的功臣,在於塔圖姆出手選擇的改變。上文提到,塔圖姆在精進或者是減少之間選擇了後者,而本賽季的出手次數又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這期間一進一退中多出來的出手,都被塔圖姆用魔球化的打法完美稀釋了。

而這樣魔球化的打法,在本賽季二月份過去後迎來了巔峰。塔圖姆在籃下0-5英尺和三分線外的出手佔比,從二月份以前的58.1%,擴展到二月份以後的79.5%。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本賽季的出手分佈

即便是從整個賽季來看,塔圖姆也是顯著提高了他的三分水平。從上個賽季的場均出手3.9次,提升到本賽季的7.1次,並且能夠以39.8%的命中率場均命中2.8記三分球。這樣的效率,終究幫助塔圖姆突破了關口,也突破了自己。

眾所周知的一點,"魔球化打法"之所以會在當今聯盟如此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為了追逐極致的效率。魔球化捨棄的是中距離,從整個大數據來看,這是效率最低的地方。在追求極致效率的情況下,塔圖姆那些略為單一的中距離技術動作被最大化的隱藏了,而塔圖姆那些簡單幹脆的籃下終結能力,被最大化的擴大了。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此消彼長之下,塔圖姆本賽季打出了籃下51.6%的命中率,雖然稱不上多麼的驚為天人,塔圖姆的籃下終結也不夠穩定,但至少我們能在比賽裡看到塔圖姆因為外線威脅的與日俱增,而成功突破對手到籃下完成上籃的畫面。而非是在中距離完成一系列無意義的三威脅,然後迎著不為所動的防守者投一個不太靠譜的籃。

除去進攻以外,防守是塔圖姆的長項。但這點上他的不足在於,塔圖姆防守端的表現極受進攻端表現的影響。當塔圖姆進攻端能夠打開手感時,他在防守端的積極性足以讓他躋身最佳防守陣容。但當他進攻端連連受阻,防守端也就相應變得懶散。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塔圖姆本賽季的高階數據

不是說這是一件好事,這當然是塔圖姆急需改變的一個點。但話說回來,當"魔球化打法"幫助塔圖姆顯著的提升了他進攻端的效率時,也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塔圖姆防守端積極性降低的局面。

正因於此,塔圖姆才得以打出聯盟第41進攻效率的同時,還能貢獻出聯盟第27的防守效率。攻防全能,將逐漸成為塔圖姆身上的新標誌。

寫在後面:

稍微瞭解一下塔圖姆的履歷,你就會發現天才也會碰到進階道路上的攔路虎,這點無人可以免俗。但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正是體現在他們突破桎梏的能力上。就這一點而言,塔圖姆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範本和案例。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但塔圖姆依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凱爾特人是志在總冠軍的球隊,而到了季後賽的防守強度裡,魔球化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塔圖姆還需精進他的中距離進攻,而不是直接放棄。

另一方面,防守的積極性將區分開年輕球員和成熟球員,也將區別開角色球員和領袖。塔圖姆顯然不能永遠當個前者,防守端的積極性也不可能永遠和進攻端的手感掛鉤,這是他下一個必須面對的命題。

傑森·塔圖姆:從杜克到波士頓,一條歷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

除去這兩點以外,塔圖姆這條耗時4年的天才養成之路已經有了些樣子。老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在這一點上,塔圖姆的改變顯得格外及時、堅決且有效率。

剩下的,就交給這位依舊年輕的天才吧。你不用無條件相信塔圖姆,但你可以永遠相信他曾經做過的改變和嘗試。

而這,正是天才之為天才的原因和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