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有父有母,要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孩,卻被父母索要贍養費

導語:一個六歲的女孩如何在逆境中成長,一對絕情的父母拋棄自己六歲的女兒,各自成家,女孩吃著百家飯長大。她又如何報答百家?當父母在得知女兒小有所成時,竟敢前來向女兒討要贍養費。是人性的險惡,還是社會的險惡?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真實故事《那個吃百家飯的女孩》。

我村裡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女娃。兩人十分年輕,才20來歲,所以不懂得家庭是什麼,孩子6歲時,這對夫妻又各自己遇上了真愛,所以兩人離婚,女孩判給父親。

可是父親是一個心狠的人,這個6歲的女兒,他是管也不管,每天就將她留在家裡,不管吃不管穿的,他一個人出去享樂。這個女孩叫小樂,是吃村裡的百家飯長大的。

那個有父有母,要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孩,卻被父母索要贍養費

小樂的媽媽,後來再嫁。嫁的時候,她想帶上自己的女兒,她的女兒太可憐,有父像沒父一樣。可是新家庭不讓她帶上女兒,可以接受她二婚,但不能接受二婚留下來的孩子。小樂的媽媽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最終她也狠起心來嫁了。

從此女孩就是一個有父母卻沒人照顧的人。村裡人都十分可憐她,6歲的她開始自己當家,煮飯洗菜種菜。村委會幫忙向法院起訴她父母,可是她的父母沒當一回事,一分錢贍養費也沒給。

小樂的父親再婚,在城裡買了房子,乾脆就不回老家了。他也許已經忘記了這個女兒,剛開始的時候,小樂的媽媽會回來,自從媽媽懷孕生了個男孩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從此小樂就一個人過了,這事傳到小樂的外婆耳中,外婆實在看不過去,跑來要帶小樂回家去,可是小樂的舅舅就不同意,說自己沒義務多照顧一個孩子。外婆實在沒辦法放下這孩子,生著病也風雨無阻的過來看小樂,送點吃的。直到外婆走不動了,就沒有來過了。

小樂比同齡人更懂事,他們同族的親人幫小樂交了學費,讓她上學。小樂不像其他學生一樣,上學放學有人接送,她是走路去上學的,所以比其他學生早一個小時上學。

那個有父有母,要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孩,卻被父母索要贍養費

吃著百家飯,小樂深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從小就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高中考上市一中,我們這邊有個包工頭,是管山頭的。知道小樂的事情,就包了她高中的學費。

高中畢業考上了嶺南大學,大學的學費是村裡人湊給她去讀的,小樂大學期間打三份兼職賺生活費。每天在飯堂裡吃最便宜的飯菜,主動幫飯堂的阿姨收拾碗筷,阿姨聽說她的事情,十分同情她,便讓她到飯堂來幫忙,報酬是可以免費吃飯堂的飯菜。

這個努力刻苦的小樂終於大學畢業了,找了一份在外貿公司做市場售銷的工作,第一個月發3500元。買了許多吃的寄回村裡,給村裡面的人吃,感謝村人多年來的照顧。

小樂工作中通過自己出色的表現,吸引了男生,男生開始追求小樂。小樂多次惋拒,因為自己現在並不適宜戀愛,她要努力工作回報村人及外婆,可男生卻對小樂越發的迷戀。

男生就開始瘋狂追求小樂,小樂並未感動。而是認真工作,由於工作出色,提升為市場經理。月薪10000元。終於,她再也不是那個無依無靠的人了,有村就有家,村裡人就是她的家人。她還每個月拿出5000元回報村裡,給村大隊做經費。

那個有父有母,要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孩,卻被父母索要贍養費

此時,小樂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兒發家了,並且開始找上小樂,讓小樂每月支付兩人各2000元贍養費。小樂拒絕了,雖然他們生她卻沒有養過她,給了她生命,卻任由她死法,這樣的人不配她的父母。

小樂的父母說要去法院起訴她,小樂拿著以前法院的傳單,告訴她的父母:在你們要起訴我給你們支付贍養費前,請你們支付我18年的贍養費,學費各種費用,再來和我談你們養老的問題

誰待她好,她是知道,她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一對沒有養育過她的父母不配擁有她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