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孩子心中父母就是完美的,凡事都會聽父母的,可是長大後,當孩子發現父母身上的缺點或者自己無法接受的管制,就會多出幾分怨恨,或者有的父母自己多操勞些,給孩子有吃有穿就是對孩子好,不願承受教導孩子的精神壓力,不會去培養孩子的良好心智,所以孩子就會對父母沒有情感,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白眼狼”。

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或許父母應該檢討自己了。

其實可能不是孩子變壞了,只是他們發現高大威猛的父母原來有很多的缺點,甚至很多時候逞能,給了他們不當的指導導致自己越來越艱辛而產生怨憤,如果父母能坦誠自己的不足和缺點,願意教導孩子獨立,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給他們一部分自由,而不是到處擺弄權威,或許孩子就不會那麼恨了。有的時候不能做虎爸狼媽,棍棒式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會給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便不會心生隔閡,有時候可能是父母對子女殘忍。誰願意生來就做白眼狼,好好一個孩子被養成這個德性,做父母也應該好好的檢討自己。

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或許父母太溺愛孩子了

現在很多父母喜歡提孩子包辦,每每事到臨頭總是縱容包庇孩子,義無反顧地替他還各種賬單,各種託關係想方設法給孩子找工作,父母拒絕面對兒子是混蛋的事實,旁人也無可奈何。

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這種問題的發生,父母有絕對的責任,未必父母本身好吃懶做,反而是父母太勤勞太溺愛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孩子打點好一切,對孩子的嚴重缺點選擇性無視也不去解決,漸漸地孩子成年進入社會,工作和婚戀方面無法自己妥善應對,可是這兩件事父母無法替孩子做,於是受挫的孩子選擇躲起來,於是啃老就這樣自然而然在父母的默許中形成了。於是孩子不順心的時候,心裡充滿了挫敗感,會把憤怒、責任推在父母身上,父母又內疚沒能力為孩子打點到位,孩子在家裡越發強勢任性霸道,時間久了,父母和孩子內心都是痛苦的,他們越來越偏離正常人的軌道。

或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陪伴太少了

父母忙於生活,忙於事業,忙於賺錢,將孩子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撫養,看著兒子長高長大心裡非常高興,也很滿意,但是事實上父母根本不瞭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內心非常的脆弱,他們會選擇自己不好惹來保護自己,把自己偽裝起來,讓任何人都不敢欺負自己,他們靠自己去保護自己,長期和社會上的無業青年混在一起,學業也荒廢了,對家裡的老人也不尊重,頂撞,不聽話,覺得和長輩有代溝,無法溝通,就將自己封閉起來,會怨恨父母沒有付起責任,孩子就會通過冷漠做無聲的反抗,原生家庭給到的傷害,想要修復很難。

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或許是父母想要的太多了

有的父母,當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覺得孩子應該孝敬父母,要每個月都應該給父母點生活費,自己沒有了經濟來源,便伸手找孩子要,和孩子捆綁在一起,如果孩子不給,一言不合,就生氣,所以對於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孩子,就無力承擔,時間長了,就加劇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加上現在生活成本高,孩子心裡容易煩,就會一氣之下不理父母了。

捂不熱的人心,家裡養的“白眼狼”,家長要注意了。

父母和孩子要和諧共處,嘗試著好好溝通,沒有孩子天生就是白眼狼,這之間一定存在著誤會,存在著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矛盾,其實可能造成現在的局面,都是曾經埋下的苦果,當有一天你品嚐到了,你會無法承受這般苦澀。希望各位家長,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不管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呢?有一個積極陽光正能量的心態呢?有一個敢於拼搏、乘風破浪的勇氣呢?有知恩圖報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呢?

對於孩子來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誰不想有個家,誰不想有個堅實的依靠呢?誰都想這帶著輕鬆的心境進入家門,希望父母多給予孩子一些包容與理解,什麼事情都需要講原則,不能一味的溺愛,也不能一味的棍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