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流行音樂和20年前相比,缺少了什麼?

鐵打的青春


別說20年前的【黃金10年】

就說十年前都已經很大區別了!

作為一個廣州長大的90後

不得不感嘆確實一個時代的沒落

小學時候看頒獎禮 會激動得跳起來

twins會不會繼續拿最佳組合?

容祖兒會不會連莊最佳女歌手?

金曲金獎會花落誰家?

獲獎的歌手和歌曲更第二天成為與小夥伴的談資

還會買歌詞本 海報 貼紙 掛飾各種周邊

掛在書包 貼在作業本上 貼在桌子上 貼在鏡子上

誰沒聽過【戀愛大過天】【心淡】【可惜我是水瓶座】 【my way】等等等……

沒聽過這些歌

起碼要在小學被同學給人叫六年“撈頭”

反觀現在看頒獎禮獲獎名單 一半的人都不知道是誰

長大了的大家似乎沒有了當年追星的衝勁

加上網絡發達的今天 對唱片業的巨大沖擊

經濟重心往國內移動 等等的各種因素

導致香港粵語樂壇的沒落

但不變的是我仍然對粵語歌的鐘愛

熟悉的音韻 動人的曲調 承載的是記憶是情懷。


韓84167443


在二十年前的歌曲是經典很好聽!就是我這個年代唱了五十年經典老歌,現在的歌曲也好聽,我都唱過。❤️❤️❤️🌻🌻🌻🌹🌹🌹


明月愛唱歌跳舞


缺少了靈魂,好作品是要深入生活中體驗的,王洛賓作品就他深入生活中,去體會人間的美好,李健看到秋天的金色麥浪,產生了好作品的靈感,現在的破爛是一部電腦鼓搗出來的,歌詞也是膚淺的,旋律是陰陽怪氣的,現在作曲家作詞家不見了,被破爛淹沒了,大多數唱歌的,都把歌曲演唱方式,加入美國音樂元素了,說唱的,轉調的,各種哼哼唧唧的,充斥著舞臺,如果你不加點美國音樂,就會感到不酷了,破爛沒有深度,是種病態,用中國演唱方式,唱中國歌的人越來越少了,打開電視都是洋腔洋調了,男不男女不女的越來越多,只要你是個稀奇古怪的,就能火一陣子,還給這些破爛起了個好名稱,叫小眾,還有創作人,創作是要深入生活的,現在的一些創作是一部破爛電腦,一天能創作三首破爛歌,破爛的旋律,破爛的歌詞滿天飛,一個破爛歌手,一年的創作比一個作曲家,一生的創作的作品都多,所以統稱為破爛,破爛的內涵就是又破又爛,臭氣熏天,不過引導了一些人,喜歡了這些破爛,破爛和口水歌沒有區別,身上沾點臭豆腐就會引人關注,希望人們遠離破爛,崇尚我們民族自己的音樂,欣賞世界精品音樂,而不是把破爛撿回來當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