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歷經三朝,默默無聞,最後是如何成為了凌煙閣24功臣之一?

虞世南是初唐的一位著名詩人,此人更是經歷過南陳、隋和初唐三朝。而說起虞世南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兄長虞世基,兩人雖是同父所生,但是兩人的性格和處世態度卻是完全不同。作為大奸臣的虞世基當然是不能和虞世南相提並論的,但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人居然可以和平相處,實乃奇蹟。

虞世南之兄虞世基曾是隋朝的朝中重臣,權傾朝野,大富大貴。但是虞世南和虞世基不一樣,他雖然有才,但是他並沒有以諂媚來博得官職和富貴。虞世南處世自有自己的原則,從不貪名逐利,而是甘於清貧,清心寡慾,自得其樂。

虞世南歷經三朝,默默無聞,最後是如何成為了凌煙閣24功臣之一?

在清心寡慾之下虞世南最為喜歡的一件事就是讀書,並且立志讀破萬卷書,甚至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廢寢忘食地讀書,有一次讀書居然忘記已經過了10天,這10天之內他居然從未洗漱。

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懈努力,才讓他的聲名遠播大江南北,即使他不想爭,也無意去爭,其才名也自會經文人墨客遠播他鄉。他的一首詠物詩《蟬》更是讓他的聲名達到了至高點,這才引起了陳文帝的注意,因為陳文帝惜才,所以召他為法曹參軍。

虞世南歷經三朝,默默無聞,最後是如何成為了凌煙閣24功臣之一?

而到了隋朝之後,他又做起了起居舍人。但是虞世南性情耿直,不願和其他朝臣一樣為了名利而奔波,為了利益而到處拍馬屁,因此在這十年之間,虞世南一直都沒有得到上遷。但是金子在哪總會有發光的時候,到了大唐時,虞世南遇到了明君李世民,這才讓他的真才實學展露無遺。

李世民早就聽仍聞虞世南的才名,而李世民又是愛才之君,所以才把虞世南提拔成了秦府參軍,最後更是授予虞世南宏文館學士之職。宏文館學士一職可非同小可,此職是與大唐丞相房玄齡同起同坐,也就是說虞世南是和房玄齡一同掌管文翰。

虞世南歷經三朝,默默無聞,最後是如何成為了凌煙閣24功臣之一?

虞世南從被陳文帝所欣賞到被隋煬帝再次任用,都只是屈居於小小閒職,一直都是默默無聞,但他卻也是甘之如飴,從不怨懟。到了大唐之後,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這才讓他顯露出驚人之才,最後更是成為了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受世人所景仰。

虞世南的政治才能體現在他的能言善諫和博聞強記,對於李世民所開創的“貞觀之治”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還曾被李世民稱為“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能得到一代賢君如此之高的評價,其才學可謂非同一般。

虞世南歷經三朝,默默無聞,最後是如何成為了凌煙閣24功臣之一?

史料曾記有一事,即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在屏風上書寫一篇《烈女傳》,但是因為下人的疏忽沒有提前拿來臨本,就在大家左右為難之際,又擔心被皇帝所處罰,戰戰兢兢。幸好虞世南當時在場,居然一口氣就能把《烈女傳》給默寫也出來,一字不落,一字不錯,把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給鎮住了,更是贏得了李世民的大加讚賞。

而虞世南除了是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之外,他還是一位書法家和文史專家。虞世南還曾被一位歷史研究者認為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三位書法家並列,而且是四人當中的最優者,你們覺得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