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踢下美元的財政部長


美國人喜歡把他們政治家的頭像印在鈔票上,那麼誰上誰不上就很有講究。本來,這麼多年來開國國父們在美鈔上各居其位,相安無事,但沒想到前幾年的“換像”卻一度引起過很大的風波。雖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作為美國的首任財長在12個開國國父中位列第5,卻差點成為那個被換下來的倒黴蛋。

差點被踢下美元的財政部長


2016年4月20日,美國財長傑克·盧(任期為2013年2月28日—2017年1月20日 )宣佈,20美元紙幣的正面將印上美國著名廢奴主義者哈麗特·塔布曼的頭像,撤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其實,傑克·盧起初打算撤下的並非20美元紙幣上的傑克遜,而是10美元上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須知漢密爾頓乃美國第一任財長,是傑克·盧的老前輩,又被譽為“華爾街之父”,如果他被踢下美元,而熱衷於廢除銀行的傑克遜反而呆在紙幣上,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雖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保住了十美元頭像的“寶座”,但是,在美國的眾多“國父”中,漢密爾頓長期受冷落,倒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即使到今天,漢密爾頓的某些思想,還是與主流經濟學格格不入,這或許是當時的財長希望第一任財長徹底淡出公眾視野的真實原因吧。漢密爾頓到底是如何“特立獨行”的,且讓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漢密爾頓參與締造了紐約市的第一家銀行——紐約銀行。銀行在當時的美國是新鮮事物,但漢密爾頓對此事興趣高漲,他認為銀行將有助於振興紐約市的商業。1784年,漢密爾頓被選為紐約銀行的董事,他親自為這家新機構起草了章程,而這份章程後來被許多銀行作為模板,由此奠定了美國銀行業的雛形。

然而,在漢密爾頓的時代,許多美國人認為銀行是一個黑暗、神秘的行當,平民主義者對此尤其反感。有些人譴責紐約銀行是英國資本主義的提線木偶,農村居民對此偏見尤深。包括傑斐遜在內的許多南方人看來,紐約市是一個由銀行家和商人控制的親英派堡壘,他們稱其為“漢密爾頓城邦”,將其等同於“邪惡的倫敦”。


除此之外,漢密爾頓還主張貿易保護。在他向國會提交的《關於製造業的報告》中,漢密爾頓力陳製造業的優越性,他寫道:“由於人在製造業中進行勞動時,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藝術才能達到完美境界,因而與勞動對象單一、操作上更簡單、只是將自然和人結合起來的農業勞動相比,這種勞動在價值上也許更具有生產性;此外,在製造業生產過程中,隨著對自然界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還可以使用輔助的機器設備,應用機器力開展生產。”但是與英國相比,美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美國究竟能憑藉什麼來與英國一較工業之短長呢?非常之人漢密爾頓想到了非常之道——貿易保護!

至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今日的經濟學家會那麼厭惡漢密爾頓了。高關稅、禁令、補貼,所有這些違背WTO精神與規則的手段,都成為漢密爾頓在《關於製造業的報告》中揮舞的武器。聯想到今天的美國的當政者動不動就揮舞“增加關稅”、“制裁”、“退群”的大棒,難免讓人有“歷史經常有驚人相似”之感。

參考文獻:羅恩·徹諾:《漢密爾頓:美國金融之父》,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年

小資料 美鈔上的名人

$1

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2

美國第3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

$5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10

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20

著名廢奴主義者哈麗特·塔布曼

$50

美國第18任總統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100

美國政治家、外交官、作家、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