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征高句麗。若仔細比對,就會發現——這彷彿是隋煬帝當年親征高句麗的翻版。

唐雖未像隋一樣損失慘重甚至滅亡,但在軍事方面所受到的教訓是一樣的。

一方面,從《新唐書》對高句麗的描述可見,朝鮮半島地勢險峻,氣候寒冷,而且離中原遙遠。

另一方面,歷往唐軍滅東TU厥、徵吐谷渾等,多在西北大漠或草原。因此,唐軍作戰方式多借“奇襲”、“奔襲”、“輕騎”等行之,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潰夷狄;而且常糾合蕃將蕃兵以大軍作戰之勢,行正面或側背攻擊,作戰亦是多野戰而少攻堅。

基於這兩方面,再來看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我們就能分析出唐軍這一次撤退的原因到底有哪些了。

囿於氣候因素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率六軍出發,聲勢浩大。

上之發定州也,指所御褐袍謂太子曰:“俟見汝,乃易此袍耳。”

唐太宗不肯換下褐色戰袍一事,被傳為千古美談。他一生馳騁疆場,其戰略思維總講究“速戰速決”。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唐太宗劇照

唐太宗對皇太子李治之言,是希望徵高句麗在入冬前結束。可是,遼東天寒地凍的氣候,冷得比中原還要早,而追求“出奇制勝”、重用輕騎兵作戰的唐軍,面對遼東寒冷的氣候,卻無法適應。

唐軍常遇暴風雪,以致“士卒沾溼多死者”,再加上大雪之後,馬匹糧秣無法就地取得,亦供應不繼,使一向重視騎兵作戰的唐軍受挫,“戰馬死者什七、八”,可謂損失慘重。

此外,有一點值得注意。唐太宗在班師敕令中指出“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這其實是撤軍的藉口。

因李勣等將在破蓋牟城時,“獲兩萬餘口,糧食十萬餘石。”攻下遼東時“獲勝兵萬,戶四萬,糧五十萬石。”又《新唐書》載唐軍班師時“遼州粟上十萬斛,士取不能盡。”可見,唐軍應無糧食不足之慮。

這再一次佐證了——唐太宗敕令唐軍班師的首要原因,便是氣候因素。

戰略與戰術相矛盾

唐太宗一生征戰無數,作戰首重“出奇制勝”,所以才著重於輕騎兵戰術之運用。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攻下白巖城後,聽了李勣的建議,放棄了先攻建安的想法。誠然,就地勢方面考量,建安在南,安市在北,且唐軍糧草皆在遼東,確有“斷吾運道”之險。但最後,他採取了長孫無忌的建議:

“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

唐太宗先後否決了李道宗“出奇兵直赴平壤”及群臣“直取烏骨,再取平壤”的建議,而採取循序漸進,由安市而建安,再由建安去平壤,即由北向南、步步為營的攻擊策略。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唐太宗劇照

這“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戰略,與唐太宗慣用之“速戰速決”的戰略指導與作戰方式迥然不同,因此產生了“矛盾”。

遼東地區天氣寒冷,雖在攻取蓋牟與遼東等城後,獲糧不少,但隨著補給線的移動及拉長,載運糧草的馬匹無法負荷酷寒的氣候而大批死亡,使得唐太宗慮於補給線的安全考量,不敢深入敵境,只得逐城攻佔。

所以,氣候因素加以戰略與戰術矛盾之故,最後唐太宗只得班師退回中原,結束了他第一次親征高句麗的軍事行動。

唐軍整體兵力不足

貞觀十九年冬,張亮率兵四萬,及長安、洛陽募士三千,自萊州泛海,趨平壤;李勣率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趨遼東。

兩軍合勢並進,總兵力不過十一萬。

不僅如此,在總兵力中,張亮所率渡海之兵力即佔四萬,而據史料所載,陸路六萬大軍中,負責後勤輜重糧秣運送等後勤工作之兵員,亦佔近半。

所以,實際攻城作戰之兵馬,不過三萬人。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唐太宗劇照

若當時唐軍兵力足夠,戰略得宜,以張亮所率渡海之陸軍,由平壤入朝鮮半島,配合陸路部隊將安市等重鎮包圍,孤立平壤,以“阻援打點”的方式,逐城攻佔,最後再取平壤,此役定有勝算,亦能達“速戰速決”之效。

唐太宗一定考慮到了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隋末煬帝發兵一百一十三餘萬大軍徵高句麗,最後導致亡國的“前車之鑑”;另一方面是國內北方尚有薛延陀未平。

所以,此次徵高句麗實際參與戰鬥之兵,因客觀原因而有限,實非唐太宗輕敵。

唐太宗親征影響臨場指揮

隋末煬帝親征高句麗,曾命諸將曰:“高句麗若降者,即以撫納,不得縱兵。”致各路將領無法實際指揮作戰,一切都得依煬帝的詔令行事,以致常延誤戰機。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也重蹈了隋煬帝的覆轍,亦犯了御駕親征之大忌。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隋煬帝劇照

貞觀十九年,唐軍攻克白巖城,準備乘勝再取建安時,唐太宗與李勣有這樣一段對話。

李勣曰:“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則鼓行而取建安耳。”

上曰:“以公為將,安得不用公策。勿誤吾事!”

由於太宗親征,軍隊行動必須考量皇帝的安全,如此,部隊的機動性便喪失了,也因而違背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略原則。

結語——唐太宗的戰略調整

佔優勢的唐軍無功而返後,唐太宗意識到欲攻高句麗,不能以傳統陸上之正面攻擊方式行之。

以往唐太宗征戰之地,多在黃河中游一帶,這些地區人口較稠密,經濟較富庶。無論從人心的籠絡、兵員的徵集或是糧草的運送,都對唐太宗有利。因此,他常以“出奇制勝”的方式取勝。然而,征伐高句麗則完全不同。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彷彿隋煬帝當年的翻版,唐軍撤退原因有哪些?

唐太宗劇照

高句麗位於朝鮮半島北端,入秋後早寒,冬季較長,且地勢高低崎嶇,多堅固城池,非唐軍以大軍輕騎正面攻擊可得。

正面作戰中,高句麗自知無法與唐軍匹敵,於是採“堅壁清野”的方式與唐軍行持久消耗戰,以致入秋氣候改變,唐軍就不得不退兵,無法繼續戰鬥。

基於此,唐太宗第二次徵高句麗,改採襲擾而非大軍入境方式作戰,並借長期襲擾消耗、破壞高句麗之經濟。

於是,“持久戰”便成了唐高宗即位以後對高句麗所採取的戰略,日後在朝鮮半島上取得根據地,進一步將唐軍的勢力逐次向前推進,終在高宗總章元年九月攻陷平壤,結束了對高句麗長達二十四年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