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剛揚過花,現在用大水漫灌好?還是用小水澆灌好?

武陟農民小郭


小麥揚花期剛過,如果土壤實在乾旱的話。個人建議澆次小水

我這裡是黃淮平原地區,每年種植大量的冬小麥。小麥正處於揚花、灌漿期,從目前情況來看,整體長勢良好,後期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今年的小麥還會和去年一樣,大豐收!

澆灌漿水,對小麥的增產增收起著重要的作用,種地的老百姓都懂。但澆水不適合漫灌,

第一:是現在小麥長勢茂密,陽光幾乎照射不到土壤,水分蒸發較慢。過於潮溼的土壤和密不透風小麥,容易滋生病菌。

第二:現在麥穗份量越來越重,大水過後,遇到大風天氣,小麥很容易發生倒伏。況且,春天還是多風的季節。而小麥現在一但發生倒伏,可以說等於絕產了。農村的老話:‘’麥倒一把草‘’,這都是多年種植的經驗。

最後,根據個人多年種植小麥經驗,小麥的灌漿水,儘量不澆,反正我是很少澆。除非特別乾旱缺水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選擇撐杆噴霧,最好不要大水漫灌,滲水快的沙質土壤還好些。特別是那種比較保水的粘土地。


鄉村南人


小麥剛揚過花,現在正在灌漿期再別澆水。

一,天目前無雨,小麥長的密慢,葉莖結實,底下根部土壤溼潤,太陽曬不透。

二,最好適量不能澆水,小麥灌漿期穗粒一天比一天壓力重,是最怕颳大風或許是狂風暴雨,隨時倒臥,收割時間不遠也可減產。

三,小麥正在灌漿期,7一10天殺蟲,付加旱龍一次,後來粒子園滿結硬,旱蟲無效。

四,三思而行,農民種莊稼時間難遇,如果將小麥正在灌漿期放水,天氣炎熱,根底部不透風容易發生黑斑病,倒臥腐朽而絕收!


順世隨緣


【慶雙與三農同行】小麥剛揚過花,現在用大水漫灌好?還是用小水澆灌好?──小麥揚花後不宜灌水。詳情請看下文。



筆者種植過多年的小麥,對小麥需肥和需水情況很瞭解。小麥屬於淺根性的糧食作物,根系發達,對肥水的吸收能力強。小麥比較耐旱,不耐水溼,田間土壤含水量過大,不但容易引發病蟲的為害,也對小麥的生長不利。尤其是在小麥揚花過後灌漿期,更要嚴格控制用水量,否則得不償失。

在小麥生產中,小麥從拔節開始進入一生中第三個需肥水的高峰期。因此,在小麥進入拔節期,必須用肥水澆灌,以滿足小麥拔節、孕穗以及揚花結實對水份的需要。

在一般的情況下,在給小麥施用了拔節肥後,需要用大水對小麥灌溉,才能滿足小麥生長後期對水份的需求。其原因是,小麥經過漫長的越冬期,由於冬幹少雨,土壤的含水量明顯不足,加上隨著氣溫的上升,土壤的水份蒸發量大。

但到了小麥揚花後,由於離收穫的時間短,小麥需水份不多。更因為小麥揚花後灌漿期的需水量低於之前的苗期,所以在小麥揚花後要停止澆水。

小麥在生長後期,植株逐漸老化,對水份的需求量少,根系吸收水分的功能下降。如果土壤含水量過多,氧氣含量少,小麥的根系會浸泡在水中,呼吸困難,引起根系過早衰退甚至死亡。小麥粒因為得不到水分供應,成熟不良,大都秕粒,產量低,品質差。

在小麥生產實踐中發現,小麥後期生長土壤含水量稍低時,小麥的籽粒飽滿,顏色亮麗有光澤,產量高,品質優。而在小麥揚花後,一般是沒有人再給小麥灌水的。

對於沙質土壤種植的小麥,由於沙質土壤保水性能差,水分蒸發快,可對小麥適當澆水,但不能用大水慢灌,否則將對小麥造成傷害。而且還會誘發病蟲害對小麥的為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