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始建於永樂年,佔地72萬多平方米,屋宇9000餘間,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當遊客在遊覽故宮時,人們會發現,在很多殿宇前面都可以看見許多金光閃閃的銅質鎏金大水缸。問其導遊得知,故宮的建築大多為磚木結構,極易失火,在每個院落安放大缸的目的就是“鎮火滅災”。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據瞭解,被老百姓稱為金鑾殿的太和殿就曾被燒燬過四次。第一次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第二次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第三次是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第四次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其中明代的三次大火曾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全部化為灰燼。紫禁城最有名的一場大火發生在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亦即太和門大火。當時,慈禧已為光緒帝定了來年正月二十七日舉行大婚典禮,太和門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距光緒大婚之日只有40多天。按照大清的祖制,皇帝大婚時,皇后要坐轎從紫禁城的正門午門被抬入皇宮,然後經太和門再向北進入內宮。由於太和門被大火焚燬,一時不可能完全修復,而光緒皇帝的婚期又不可隨便更改,慈禧遂責令扎彩工匠臨時扎制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紙太和門,隆裕皇后正是從這座紙太和門進入後宮的。

在紫禁城皇宮中設置銅缸,最初的意圖就是用來防火的。這些大缸平時貯滿清水,宮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滅火。因此,大缸又被稱作“吉祥缸”、“太平缸”和“門海”。取門前之大海的意思,祈望門前的“大海”以水克火,宮裡不再發生火災。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故宮的“門海”為六種:鎏金的大缸,稱為“金海”,未鎏金的稱為“大銅海”,以鋼鐵鑄的缸,稱為“大鐵海”。其餘的則根據缸的容積,稱為“中銅海”、“小銅海”等等。按質量可分為銅鎏金吉祥缸、“燒古”青銅缸和鐵鑄大缸。第一類為銅鎏金吉祥缸,是比較貴重的,這種缸明代數量較少,到了清代多了起來。在故宮內被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門前,就陳列著這種鎏金大缸,每尊高1.2米,直徑1.63米。大缸的兩側飾有獸面紋鋪首環耳。第二類為“燒古”青銅缸,全部為清代製造,其外表油光鋥亮,非常雅緻,在景運門和隆宗門前各有一對這樣的大缸。第三類為明代製造的鐵鑄大缸,古樸素雅。

那麼整個故宮中總共有多少大銅缸呢?據《大清會典》記載,宮中共有大缸308口。但隨著歲月的消逝,如今只剩下了231口。距今最早的大缸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鑄造的鐵缸。明代鐵缸造型上奢下斂,古樸大方,缸的兩耳均加有鐵環。銅缸則大多為清代鑄造,大缸的兩耳加獸面銅環,腹大口收,工藝精美。在清代,皇宮中哪個院落陳設何種大缸、安置幾口大缸都有具體規定,鎏金銅缸等級最高,陳設在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門兩邊的即是這種鎏金大銅缸,共有18口,每口缸的上部外面均刻著“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樣。在後宮的各個院落安放的是一般的銅缸或鐵缸。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關於鎏金銅缸的造價,乾隆年間的《奏銷檔》曾有過記載。鎏金銅缸高1.2米,直徑1.66米,每口缸約重1696公斤,鑄造銅缸的費用約合白銀500多兩,再加上銅缸最外層的一百兩黃金,共計需鑄造費至少白銀1500兩。故宮裡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擺放著一個個大金屬缸。這些大缸腹寬口窄,容量極大,而且裝飾精美,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

在清代,宮中的銅缸是由內務府統一管理的。每天一早,內務府官員便命令蘇拉(雜役)從井內汲水,一擔一擔地把所有大缸灌滿,以備防火之用。每年到了小雪季節,宮內的太監就要在銅缸外套上一層特製的棉套,上面再加上厚厚的缸蓋。同時,銅缸下面的漢白玉石基座裡還要放置一盆炭火,並保證使其晝夜不息地燃燒。這樣,通過雙重保暖措施防止缸內的存水結冰。保暖工作一直要到第二年的驚蟄時節才能結束,那時大地回春,氣候已經逐漸轉暖,太監們就會解去棉套,撤去炭火。

明清政府為建造這些大缸耗費了相當大的物力、財力。拿鎏金銅缸來講,整個工藝非常複雜,其方法是首先在金屬器物表面塗上金和水銀的合金,然後進行烘烤,使水銀蒸發,將黃金滯留下來。目前故宮中尚存18口鎏金銅缸,雖說已經遭到了部分破壞,但個個仍然金光燦爛,光彩奪目,華美無比。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在北京故宮遊賞,鑄有“潞城縣三井村牛姓銅匠泰德號”字樣的鎏金大銅缸格外引人注目。那麼,銅缸上為什麼又鑄有潞城銅匠的標記呢?

原來,銅缸並非裝飾品。乾隆皇帝登基後,見太和、中和、保和前三殿的重要場所均置有銅缸,便問其老師用意何在。乾隆的老師告訴他,故宮要地的鎏金銅缸名謂“門海”,實際上是用於“鎮火滅災”的,故亦稱“吉祥缸”。乾隆帝聽後,便下旨投巨資冶鑄。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那麼讓誰來鑄制呢?遵旨行事的官員按照乾隆帝的意圖找到了專門為宮廷製造御用銅手爐的“泰德號”銅鋪。據史料記載:“北京安定門外,當時是手工冶制銅器作坊之地,其時已有50多家,而且均為晉省上黨地區潞城縣銅匠所開”。這些潞城銅匠,原是山西省潞城縣黃池、東邑、三井村一帶的村民,迫於生計,陸續流往京城,始而“背褡子”,收廢銅;進而開門店,立字號,從事銅製品生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潞城三井村牛氏銅鋪的“泰德號”,該銅鋪尤以銅器鎏金的技術享譽京城。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乾隆認可潞商,主要是看上了潞商的信義厚道和勤奮敬業,以及他們製作各類銅錫用品的高超手藝。乾隆十五年(1750)的一天,乾隆帝外出巡訪回京,路過安定門外時,被叮叮噹噹的銅器聲音所吸引。他循聲走過去,只見50餘家銅錫鋪幹得熱火朝天,匠人們手中的銅產品個個精妙絕倫,特別是牛姓銅匠的手藝使乾隆深受感染。回宮後,乾隆便按每口500兩白銀撥款,將紫禁城鑄造300口鎏金大銅缸的任務,交給了在京城的潞城銅匠,並允許銅匠在大銅缸上冶鑄銅錫鋪的字號以作紀念。

牛姓銅匠接旨後,先後組織潞城銅匠300餘人,精心採銅3392公斤,歷時三年,設計鑄造了300口腹大口收,口徑1.6米的鎏金銅缸,並鑄上“潞城縣三井村牛姓銅匠泰德號”的標記,運進了紫禁城。乾隆皇帝興奮之餘,御筆一揮,寫下“登天銅府”四個大字,並令製成巨匾賞賜給為他鑄造銅缸的潞城“泰德號”。於是,在京城“泰德號”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甚是威風。此事傳到家鄉,當時便轟動了整個潞安府。

故宮裡的鑾金大缸原來是這個作用!

潞城銅匠利用給皇家制造銅缸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了潞商的知名度。聲名大振的潞商從此便將銅錫生意一腳紮在天子腳下,紅紅火火經營了二百餘年。到民國初年,北京城的安定門外、前門外、崇文門外潞商的銅匠鋪最多時發展到130餘家,其中泰德號、泰興號、寶山號、永盛號、合義號、天盛號、源裕號均為北京的老字號。

然而,不幸的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在紫禁城中進行大肆掠奪。掠奪中,許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銅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兩側的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這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掠奪和摧殘我國古代文物的歷史見證。


文章取自網絡,有刪改,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