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中国大学里有一些老建筑,它们或是承继于古代太学书院的传统,或是建成于近代西学的熏陶,抵抗过战争烽火的纷扰,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跨越腾飞……它们见证了学校的起步与发展,承载着师生的欢笑与悲伤。

湖南大学里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正式创立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1903年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书院大门悬挂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写成于清嘉庆年间。上联“惟楚有材”,意思是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下联“于斯为盛”,意思是在书院尤其兴盛。

诚如斯言,从这个凝聚着梦想的书院中,走出了许许多多才华卓越的求学者。宋朝时的岳麓山,便有“道林三百众,学院一千徒”的民谣;明末就读于此的王夫之,后来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清中期以后从岳麓山下走出去的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或开风气之先,或创不世之功,均名震天下。

1986年10月,在历经5年大修后,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参观。湖南大学先后在此成立文化研究所和下属学院(名即为岳麓书院),招收历史、哲学等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千年建设历史中,这个优美的校园里上演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学术思想碰撞,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历史进程。一代一代的岳麓师生,一直传承书院的人生态度和文化担当,也使其文化千年弦歌不绝,楚材于斯为盛。

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湖大微校园微信公众号

上海交大第一幢捐建建筑——老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20周年校庆纪念前夕,有学生向学校提议采用募捐集资的办法,建造一座图书馆大楼,以作校庆20周年纪念。

1919年10月10日老图书馆建成,它作为当时上海图书馆界高雅文化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出现在许多电影电视和摄影作品中。

这里成为交大学子徜徉知识海洋、饱览先进科学文化之地,钱学森、吴文俊、王安、王之卓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孜孜学习的身影。图书馆真正达到了自己的建造目的,“集众家之学说,备学子之研究,使各种学术,均有统系可寻,传书可考,则中国学问之发达,即基于此”。老图书馆既是交大人的藏书、看书之地,又曾是上海乃至全国各种工业展览会的重要展馆。如今的老图书馆已成为上海交大的档案馆。

百年来,在老图书馆里来来往往的师生中走出一代代治国英才、科学大师、实业巨子和文化精英,人与建筑互相滋养,赋予彼此相同的气质,也共同成就了饮水思源、求实务实的交大精神。

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腾讯网

南开大学坚韧的象征——思源堂

思源堂位于南开大学校园内中心花园的南侧,始建于1923年,192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

它最初是科学馆,也就是理科教学楼,在当时为全校最考究的一座建筑。七七事变爆发不久,日本侵略军疯狂轰炸南开大学,其他楼房全部夷为平地,唯有思源堂未被摧毁,依旧傲然矗立在校园内。

南开大学被炸毁当日下午,时任校长张伯苓在南京向报界表示:“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新中国成立后,思源堂成了化学系的教学楼,如今则是医学院的教学楼。

南开之精神,以“允公允能”为核心,经过抗战烽火的洗礼不断升华,成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

如今,年近百岁的思源堂,传承了南开的办学传统,发扬了南开的爱国精神,表达了南开人对严范孙、张伯苓等南开先贤的深切怀念,时刻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开学子要秉持先进理念,饮水思源,愈挫愈勇,勇往直前。

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人民网

东南大学“家”的象征——大礼堂

东南大学大礼堂,于1931年竣工,大礼堂正立面用爱奥尼柱式与山花构图,上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铜质大穹窿顶,是中国当时最大的礼堂。1965年,大礼堂两翼各建三层教室,使得大礼堂更加美观雄伟,在众多的校园建筑中独具特色,成为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礼堂见证过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1931年7月15日,民国的第一次“国考”,也就是首届公务员考试在这里进行;9月22日,该校学生在此集会成立“抗日救国会”,抗议“九一八事变”。20世纪30年代学生的爱国运动常在此开展……

现在,除了作为会客厅和学术交流场所,大礼堂仍然会见证每一位东大学子的重要时刻——入学和毕业。东大时光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对于很多人来说,东大是像家一样的母校,而大礼堂就是“家”的象征。它被镌刻在校徽上,被毕业生装进行囊开启新的人生路。

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老斋舍

老斋舍最早是武汉大学男生寄宿宿舍,1931年9月竣工。其内部装饰极富民族特色,房梁上有“宝葫芦插三戟”,祝福学生连升三级。房梁角的木纹上雕刻有“蝠(福)在眼前”。1947 年“六一惨案”发生后,为纪念陈如丰、王志德、黄鸣岗三位死难学生,学校按照他们三人殉难的地点,将老斋舍的这三座拱门由东往西分别命名为“如丰门”“志德门”“鸣岗门”。

抗日战争结束后,武汉大学在1946年迁回珞珈山,老斋舍重新开放供学生入住。

2015年,老斋舍开始了为期十个月的修缮工作,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完工后的老斋舍丝毫不改从前风韵,如今,老斋舍被用作博士生宿舍。

尽管时间流逝,武大还是武大,老斋舍还是老斋舍,祝福了一代代学子“连升三级”和“福在眼前”的壁画,依旧对来到珞珈山的年轻人发出美好祝愿。古老的宿舍楼因为有一群青春飞扬的学子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坚持,也变得鲜活起来。

大学老建筑·特殊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新华网、《光明日报》、《武汉晨报》、湖南大学微信公众号、上海交大建筑遗址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为“麦可思研究”。

责任编辑 | 麦可思 谌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