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另一個自律關係緊密,在我看來同樣、甚至更加重要的核心能力——

自驅力,或者說“自推”。

它是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一個擁有強烈自驅力的孩子,自律性肯定不差。

要求六、七歲的孩子(特別男孩)做到嚴格自律,是件拔苗助長的事,但再小的孩子,都可以喚醒、培育他的自驅力。


老母親都希望自家的娃是這樣的:


能主動學習、看書,不需要我們嘮叨個不停;


能主動練琴、畫畫,不需要我們在後面push、push、push;


能主動放下手機、關上電視,不需要我們用“河東獅吼功”迫使他們停止“放縱”。

這樣不用我們“推娃”,就能“自推”的娃,誰會不喜歡呢?


能“自推”的娃,是因為他內心的自驅力被喚醒了。

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Pink,在其暢銷書《驅動力》中,將這種自驅力稱為Motivation3.0。


在心理學家的傳統認識裡,認為我們的行為有兩種驅動力:

第一種是生物性驅動力,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生存下來的動力;


第二種,來自外在動機,即尋求獎勵,避免懲罰的動力。


但Daniel Pink認為人類還有第三種驅動力:


就是來自內在動機的驅動力,即我們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學習創造新事物,通過自己做得更好的內在需要。


這樣的內部刺激,可以讓孩子對所做的事情產生持續的動力和熱情。

那麼,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呢?我陸陸續續也寫過一些文章:

  • 孩子沒有上進心?別擔心,做到這四點就可以了
  • 別再給孩子物質獎勵了,要孩子做某件事,這樣獎勵更有效

主要是從培養孩子自驅力的方法、物質獎勵對孩子內驅力的負面影響,以及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驅動作用等角度來講的。


今天,還想和大家聊3個心理學實驗,可以讓大家對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有新的認知和發現。

1、棉花糖實驗


低掌控感,會偷走孩子的自驅力。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讓數十名3-5歲的兒童單獨坐在小房間裡,桌面上擺著棉花糖。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研究者告訴孩子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待20分鐘再吃,這樣還可以得到一塊額外獎勵的棉花糖。


最後,只有20%的孩子等待超過了20分鐘,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的獎勵。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顯然大部分孩子是抵抗不了眼前的誘惑的。

而幾十年後,研究者對當年參與實驗的孩子進行跟蹤調查,發現等待時間長的孩子後來SAT(美國高考)成績更高,事業和生活也較為成功。

很多育兒文章都引用過這個實驗,來證明“延遲滿足”對孩子的好處:

孩子想要玩具,不能馬上買;

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要讓孩子“冷靜”後再滿足;

孩子哭鬧時不要抱……


大家都認為,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故意不對孩子的需求做立刻反應,可以鍛鍊孩子的自控力,孩子也更容易表現優秀,走向成功。

其實,這些說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學的。


米歇爾教授之後在自己的著作《棉花糖實驗》中寫道:

吃不吃棉花糖,真的不能代表什麼。

因為這個實驗並不嚴謹,只能說明延遲滿足和後來的成功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並不是決定的因果關係。


“延遲滿足實驗”並沒有考慮一些關鍵因素,比如,家庭環境。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有研究表明,家庭環境比較穩定和安全感較強的孩子,安全感和自控力更強。


而經常不被滿足,安全感較差的孩子,自控力也更差。

換句話說,想要孩子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請先滿足孩子的需求。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還有一方面也需要考慮到,那就是:


當“獲得第二塊棉花糖”這種獎勵式的外部驅動力過強時,反而會削弱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記得,團隊小夥伴就吐槽過他老公的“失敗”育兒案例。


他老公想讓兒子練圍棋,並承諾只要兒子贏他一盤,就獎勵10元,這樣他就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攢夠錢買那雙心心念唸的球鞋。

他兒子很痛快地答應了,也很認真地陪爸爸下著圍棋。

並且,還總會主動邀爸爸下圍棋。半年過去了,孩子終於靠贏爸爸攢夠了買球鞋的錢。

等爸爸再喊他下圍棋時,卻怎麼喊也喊不動了。

所以,咱們可以看出,只有滿足了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擁有安全感,孩子才有從自我心中生長出來“自我控制”的前提。

但是怎麼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是有技巧的。


只有在孩子能感覺到是自己在掌控局面,而不是在他人的壓制下,才會真正激發自己的能量,才不會在“需求滿足感“失去時,重新陷入怠惰的局面。

《自我驅動的孩子》的作者威廉·斯蒂克魯德就曾指出,低掌控感會偷走娃的自驅力。

所以,我們不應事事定好規矩,替孩子做決定,而要給孩子提供更多自我選擇的機會,才能充分激發孩子的自驅力。


2、視崖實驗


給孩子探索的機會,才能真正給他的內心帶來力量。

所謂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這個實驗裝置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是真正的懸崖,而是通過設計造成了“懸崖”的效果。


裝置佈置很簡單:

1張1.2米的桌子;

桌子一邊是由紅白格子組成的結實桌面(淺灘),另一側是同樣的圖案,只不過在桌子的下面(深淵)。淺灘和深淵之間有0.3米寬的中間板;

桌子上面覆蓋了一塊厚厚的玻璃,這樣在桌子透明的一側,就形成了一個視覺落差,看上去就像懸空的一樣。


說白了,這個裝置和咱們平時走的玻璃棧道差不多。

只不過咱們大人知道走在玻璃上是安全的,但是嬰兒沒有這個意識的時候,他們還會向著“危險”爬嗎?


嬰兒對危險的感知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習得的?

這是沃克和吉布森所好奇,也是他們想探究出個所以然的事。

吉布森和沃克選用了36 名年齡在 6 ~ 14個月之間的嬰兒進行實驗,將他們放在”淺灘“和”深淵“之間過渡的”中間板“上。


嬰兒的母親同時參與實驗,先讓嬰兒的母親在”深淵“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從”淺灘“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結果發現:

在實驗中,有9名嬰兒拒絕離開中間板。

當媽媽在”淺灘“的一側呼喚他們時,所有剩餘的27個嬰兒,都爬下了中間板,並爬向了媽媽。


當媽媽在”深淵“的一側呼喚他們時,只有3個嬰兒極為猶豫的爬過了視崖,而剩餘的孩子都拒絕爬過去,甚至有的因為夠不到媽媽而大哭。

據此,吉布森和沃克認為,這些嬰兒顯然已經認識到了”危險“的所在。

並且,推測是人類生理機制的一部分造成了這種現象,他們認為深度知覺和避免從高處跌落的能力是自動生成的。


但這個實驗的觀察過程顯然是不嚴謹的。

因為,選取的這些嬰兒已經有6個月的生活經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可能通過嘗試和錯誤學會了知覺深度。

並且,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凱倫·阿道夫博士通過25年的反覆實驗,在其最新研究中提出了另一種可能:

嬰兒並非不願意爬過“視崖”,而是在停下來研究和探索。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如果他們明白了那是安全的,就會爬過去。


凱倫·阿道夫用25年時間反覆測試了視崖實驗,發現孩子願意去試探、挑戰有難度的懸崖、坡度: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她還發現嬰兒在反覆練習之後,變得越來精準,越來越熟練,後來會直接走過視覺懸崖: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感知身體和環境的關係,並且還能熟練運用!


在凱倫阿道夫的實驗中,我們看到:只要你給孩子試探的機會,孩子願意挑戰和探索任何未知的領域,並且最終會掌握的很好。

如果沒有後來的研究者對視崖實驗的修正,我們不會發現這一點。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放手讓孩子挑戰、練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要以為小朋友什麼都不懂——


他們很善於利用訓練強化自己的身體,來適應環境,學習技能。

這不就是在充分調動孩子的自我驅動力嗎?

我們要鼓勵孩子敢於探索,因為所有的困難,都會變成成長的階梯。

3、羅森塔爾實驗


正面鼓勵不一定能讓孩子改變,如果孩子沒有開啟內驅力這個馬達。

經常給孩子正面期待,會讓孩子加快成長嗎?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了一個試驗。他在一所小學的1到6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學生,然後告訴老師:

“這些孩子將來會有很好的成就。”


但其實這些孩子是隨機選取的。過了8個月,他測試了名單上的孩子,發現他們進步非常快,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也很高。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老師接受了羅森塔爾的暗示,對這些孩子另眼相看,經常正面激勵,所以,這些孩子的成績才會突飛猛進。

正面和積極的期待,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

但是,這個實驗在2015年的新研究中,有了新的變化。

研究者發現,羅森塔爾效應只能讓一些人的成績變好,但不能讓全部的學生變好;

如果一個學生認為自己根本不行,沒有自信,也沒有自我學習的驅動力,那麼這個效應,就不會起作用。

原來,只有讓孩子產生自我學習的驅動力,羅森塔爾效應才會真正有益。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從上面的實驗中,咱們可以發現,隨著技術的進步、實驗手段的完善,培養一個真正優秀孩子的根本因素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家長的激勵、鞭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孩子的行為,但是真正讓孩子實現騰飛、走向強大的還是內在驅動力的覺醒。

就像孫悟空一樣,師傅念緊箍咒的時候,他會收斂、會求饒,但仍難改潑猴兒本性。

比自律更底層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這樣養大的

等他真正發現自我、戰勝自我的那一刻,才成為鬥戰勝佛。


最後,還要說一點,關於兒童的心理學實驗,雖然在網上有很多文章,但很多文章的資料和觀點都落後了。


咱們父母看的時候,需要細細甄別才是。


參考資料:

《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作者:[美] 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

大家好,我是小果小學,你的貼心筆友!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哦!
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或者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