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尹国兴老师:我为什么喜爱贺建奎?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出来以后,引起了全国和全世界科学家的愤怒声讨。尹国兴老师是Y-DNA破案法的发明人,是这一事件为数极少的支持者之一,成为中国科学家中的“异类”。本微张睿轩独家专访了尹国兴老师,听听他对这一事件有什么独到见解。

1、张:您为什么把贺建奎称作是一个奇迹?

尹:贺建奎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专业,在美国莱斯大学读的生物物理博士,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应该说,这样一份简历在中国科技界本来并不惹人注目。但是,因为基因编辑的参与和研究,他在博士、硕士、海龟、土鳖满地跑的时代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里面存在着奇迹。

当年柯受良飞越黄河,大家都觉得他很牛。但我并不这样觉得,开着汽车飞过去,物理定律算得出来,虽然有冒险,但没有奇迹。你赶着毛驴车飞过去,那才叫牛,才叫奇迹。

中国的火箭技术很牛,还有登月的嫦娥,但你知道国家为此花了多少钱吗?有本事你一分钱都不花,那才叫牛。中国卫星和火箭,这里面只有交易,没有奇迹。

但贺建奎创造了奇迹。

他做的这个题目,是让艾滋病家庭正常怀孕生子,实际非常困难,决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艾滋病家庭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本身就是奢望,还要一分钱不花,更加不可能。但是,他们遇到了贵人,让人喜出望外。

中国河南的艾滋病家庭,多是赤贫。丈夫为了支撑一个家,迫不得已去卖血,结果染病,是十分不幸的。让他们也享受到来自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是中国一代科学家的夙愿。人们常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秦琼卖马”“杨志卖刀”,早已被大家熟知。贺建奎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成功解决了这一疑难,没有让悲剧重演。

2、张:基因编辑技术还远不成熟,可以应用于临床吗?

尹:科技前沿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不成熟并不意味不可以应用。老虎要吃人,还管你成熟不成熟吗?孩子没长大,不等于说老虎就不吃他。

同理,一项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取决于需要,而不是成熟的程度。所谓的“成熟”,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没有标准,所以是一个伪命题。

基因编辑技术是否要应用,还要看实际的需要和可行性。育龄妇女有生育的窗口期,过了生育年龄,即使技术再成熟,也无济于事了。所以,上下游的协调很重要,不是说不成熟就不可以用,更不是说成熟了就可以用。

3、让艾滋病家庭正常怀孕生产有很多办法,为什么非用基因编辑?

尹:我猜测是出于费用的考虑。成熟的技术是治疗手段,要由病人支付费用,这是赤贫的家庭无法承受的。而基因编辑还是实验室技术,还不成熟,没办法收费,所以成为了首选。

4、张:有很多人在质疑,这件事为什么不发表论文?

尹:不发表论文很正常。我也做事情,也不发表论文。

5、张:您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成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站出来指责和反对?

尹:现阶段的中国,学风不正,拉帮结派,搞人身攻击。这不是科学研究。《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很大的报纸,竟然拉出来了一个三百人名单,这样去搞一个人。国外的《柳叶刀》杂志,也发布了国内多家单位的联合声明,与他划清了界限。

知道什么是耻辱吗?这就是耻辱,而且是奇耻大辱。这就是中国社会学风的现状。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而应用科学强调的是解决问题。这里面,指责和反对的大多只是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很少见到应用型的科学家的表态,相信绝大多数应用型的科学家应该会和我持有相同的观点和立场。所以,我觉得,很多人对他颇有微词,这是戴着有色眼镜,是社会对应用型科学家的一种歧视。

6、张:如何看待基因编辑技术在婴儿身上可能有的潜在的风险?

尹:从来不排除这些潜在的风险和可能性。但科学讲求客观实际。一个理智的科学家,是不可能用“可能”来说事情的。如果是这样,科学家岂不就沦落成了算命先生?

目前孩子健康的。即使将来有了问题,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也会有后续的应对措施。难道不是吗?

7、张:基因编辑技术与辅助生殖有关系吗?

尹:这次争议的核心并不是基因编辑本身,而是辅助生殖,是不是可以用这项技术来生儿育女。

辅助生殖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领域。比如,剖宫产的发明,曾经有很多人反对。几十年前,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出现,也出现了巨大的争议,甚至还发生过集体围攻妇产医院的事情,从事相关工作的医学家至今仍然受到各种指责的困扰。现在,“基因编辑婴儿”似乎要重演当年试管婴儿的一幕。

8、张:科学家要自觉抵制名利诱惑,贺建奎做到了吗?

尹:有人说,贺建奎这么干是出于名利诱惑,是想出名想疯了。这是人身攻击,是极其无聊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首先这是一项工作。其次,从效果来看,并没有产生名利。这项工作,他没有名利,反而声名扫地。而且,这一问题如果协调不好,到后来的结果,很可能全中国、全世界都在搞“基因编辑婴儿”,而只有他被排除在外。这将是十分尴尬的。

社会对他的谴责声极强,他本人极少回应,做起了缩头乌龟。但是,如果这不是口水仗,而是换成真刀真枪,贺建奎是不是就该被打死在那?当然不是。所以,舆情汹涌,但并不可怕。口水仗谁都会打,决非是某一家独强。

9、张:刚才讲到了丛林法则,您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尹:科研本身就是需要冒险,需要责任和勇气。科研第一线遵循的是丛林法则,是一个动物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法律法规、也没有伦理道德的世界,老虎要吃人,狼群要吃人,你跟老虎和狼群野兽讲法律、讲规则、讲伦理道德,那是极其荒谬和可笑的。如果你感受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则的框套和局限,你肯定是没有处在最前沿。

贺建奎的研究用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虽然讲不通,但是,它有另一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丛林法则”。

10、张:对于“基因编辑婴儿”一家,您有何话说?

尹:整体而言,“基因编辑婴儿”是一件好事,是科技进步和时代进步的体现,暴跳如雷,像踩了尾巴的猫,大可不必。

对于“基因编辑婴儿”一家,我要送上祝福和祈祷,因为她们已经不再是她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