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那些香事

01

古人收集花香来调制合香,是从蔷薇水传入中国后,蔷薇水产自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五代时期传入中国,赵汝适《诸蕃志》“蔷薇水”条:

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謌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罕有至者。

古人的那些香事

02

蔷薇水即玫瑰花瓣蒸馏成的香水,香气浓烈持久。南唐时期,宫中曾用蔷薇水调制花香味的“帐中香”:

沉香一两(銼细如炷大)、苏合香(以不津瓷器盛)。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帐中香

香方中说加入蔷薇水香果更佳,蔷薇水与名贵沉香和合出的富丽香气,非常复合皇室用香的审美。

当时蔷薇水数量有限,即便是宫中也没有足够的蔷薇水调香,皇室贵族们为了满足对气味的偏好,就着手研究代替“蔷薇帐中香”的熏香,于是创作了一款名为“李主花浸沉”的合香:

沉香不拘多少,剉碎,取有香花蒸,荼蘼、木犀、橘花或橘叶,亦可福建茉莉花之类,带露水摘花一盌,以甆盒盛之,纸盖入甑蒸食顷,取出,去花留汗,汁浸沉香,日中暴干,如是者三,以沉香透润为度。或云皆不若蔷薇水浸之最妙。

采集香气浓郁的荼蘼、木犀、橘花或橘叶,封在瓷盒中蒸,用蒸得的花水浸润沉香。当时人们并未掌握蒸馏精油的技术,所以效果还是不如使用蔷薇水妙。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蔷薇水在宋代形成稳定的进口,人们很容易就能在街市上买到蔷薇水,南宋《百宝总珍集》中有首打油诗描写蔷薇水:

泉窖贩到蔷薇露,

琉璃瓶贮喷鼻香。

贵人多作刷头水,

修合龙涎分外馨。

古人的那些香事

03

通过“贵人多作刷头水,修合龙涎分外馨”之句,可知蔷薇水主要用于女性妆容和调制各种熏香,《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种民间流行的熏华香,就是以蔷薇水浸降真香蒸制而成:

今按此香,盖以海南降真臂作薄片,用大食蔷薇水浸透于曾瓦内蒸干,慢火熱之最为清绝,樟镇所售尤佳。

——熏华香

南宋时蔷薇水很容易获取,但人们对“蒸花取水”的制香方式热情不减,宋人把南唐“李主花浸沉”做了改良,把香花与沉香一起熏蒸,如此熏蒸过的沉香气味灵动清润,就像张元干《浣溪沙》词中所写:

花气蒸浓古鼎烟,

水沉春透露华鲜。

宋人很享受花香与香木组合的味道,自然界中凡是香气浓郁的花都被用来“蒸沉”,《陈氏香谱》“南方花”条:“梅花、瑞香、酴醿、桅子、茉莉、木犀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

古人用“蒸沉”的制香方式,调配出了各种香花与沉香组合的熏香产品,如柚花沉、朱栾沉、木犀沉、素馨沉等。

古人的那些香事

04

香花蒸制过的沉香带有明显的花香之气,杨万里《出蛱》诗言:“瓶里柚花偷触鼻,忽然将谓是烧香”, 瓶中柚花的气味,让杨万里误以为是在烧香。

杨万里诗中所指的香,就是柚花与沉香制作的“柚花沉”,杨万里有诗《和仲良分送柚花沉三首》 专写柚花蒸沉:

薰然真腊水沉片,

烝以洞庭春雪花。

只得掾曹作南董,

国香未向俗人夸。

锯沉百叠糁琼英,

一日三薰更九烝。

却悔香成太清绝,

龙涎生妒木犀憎。

鹤骨龙筋金玉相,

诗人十袭几年藏。

已惊好手夺天巧,

更遣馀芬恼楚狂。

柚花沉,以真腊产沉香与洞庭柚花蒸制,柚花春天开花颜色洁白,诗人常称其为“春雪花”。

柚花属芸香科植物,花叶中富含丰富的芳香成分,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说柚花“气极清芳,番人采以蒸香,风味超胜”。

古人的那些香事

05

与柚花同属芸香科植物的朱栾花,也是宋人蒸沉常用的香花,韩彦直《橘录》“制治”条记载了朱栾花蒸制沉香的方法:

用笺香细作片,以锡为小甑。每入花一重,则实香一重,使花多于香。窍花甑之旁,以溜汗液,用器盛之。炊毕,撤甑去花,以液浸香,明日再蒸,凡三换花,始暴干,入瓷器密盛之。

韩彦直在《橘录》中描述熏焚“朱栾沉”的感受如置身于柑林之中“他时焚之,如在柑林中”。

古人的那些香事

06

代表秋天香气的桂花,也被古人熏入沉香中,南宋朱敦儒的《菩萨蛮 》曾提到夜晚床帐中熏焚“木樨沈”:

芭蕉叶上秋风碧。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鸳鸯何处寻。

木樨沈即沉香与桂花制作的熏香,宋人习惯称桂花为木犀。桂花香气甜润,是非常适合制香一味香料,采新鲜桂花,用蜜拌之,窨藏几日就可当熏香使用。

采木犀未开者,以生蜜拌匀,不可蜜多!实捺入瓷器中,地坑埋窨,愈久愈奇。取出于乳钵内研匀捻成饼子,油单纸裹收,逐旋取烧。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

——木犀香

桂花熏蒸沉香在北宋就开始流行,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木犀花”条:“近人采花蕊以薰蒸诸香,殊有典刑”。南宋周紫芝《刘文卿烧木犀沉为作长句》诗言:

海南万里水沉树,

江南九月木犀花。

不知谁作造化手,

幻出此等无品差。

古人的那些香事

07

广州地区的香家们喜欢用素馨花熏蒸沉香,吴家香业用素馨花与诸香调制出了宋代最负盛名的“龙涎心字香”,心字香带有明显的素馨花的合香之气,张元干《青玉案》:

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

因心字香太过著名,市场中常有山寨产品,《百宝总珍集》:“广州心字香子细看验,亦有假者”。吴家心字香的配方未有人记载,通过古人诗词中的描述,可知心字香的香料有沉香、麝香,要用素馨花反复熏蒸,洪适《素馨巷》:

水沉为骨麝为衣,剩馥三熏亦名世。

古人的那些香事

08

以上提到的柚花沉、木犀沉均以名贵沉香制作,蔡绦《铁围山丛谈》载:“海南真水沉,一星直一万”一两海南沉香价值一万钱,造价如此昂贵的熏香,不是人人都消费的起的奢侈香品。

消费不起名贵沉香的贫士,想出了最省钱的制香方法,以旧竹片代替沉香与香花熏蒸,如此制作的“百花香”也风韵可爱,《居家必用》香谱卷中有制作“百花香”的方法:

用篱头烂竹片穰劈作片子,遇四时花开时,摘花头与竹片层层相间,装在薄白瓷器内至满,油单纸封,蒸笼上蒸一时许,经宿,去旧花,再摘新花,依上蒸三次。自春首至岁终,但有香花依上蒸,焚之,极风韵可爱。有用降真香者,终不似竹者好。

——百花香

松声摇玉柱,花气出香炉,竹片被鲜花熏透后上炉焚爇,一年四季所熏蒸过的香花就在竹片子中挥发出来,让古人的香炉中花气蒸腾,极有风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