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那是因為這些作品寫作的不是那些有關一時一地的事物,而是關於人類的永恆的事物。時代在變,社會在變,科技在變,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問題沒有變,這些問題就叫做終極問題。

終極問題的意思不是指那些我們平時不需要考慮,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躺在病床上才要想的,像是要不要插管、要不要用心臟起搏器那樣的問題,而是那些我們平時不需要想起,但是它作為生命的背景始終存在的問題。

美國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一生接診了很多的來訪者。他把這麼多的人向他傾訴的各種不同的煩惱,總結成四個問題,就是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除了這些生活中的事件之外,另外能夠幫助我們思考死亡的就是文學作品。在中國古代的詩人中,我非常喜歡陶淵明。陶淵明可能是最喜歡思考死亡問題的作者之一,他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為自己寫了三首《擬輓歌詞》。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什麼叫做輓歌詞呢?這就要講到漢魏時代的喪葬習俗。在那個時候如果一個人死了,在他的葬禮上,人們會為他來唱輓歌,而這個輓歌跟現在農村的哭喪不一樣,它不是那樣情緒很激烈的,絮絮叨叨地把這個人的一生做過什麼好事,受過什麼苦都說一遍;它是用一種比較平靜的語調來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人死了之後,生命去了哪裡?

漢代最有名的兩首輓歌,一首叫《薤露》,一首叫《蒿里》。《薤露》中說:“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意思是說:草葉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會被曬乾,可是曬乾了這顆露水,晚上還會有新的露水落下,但是為什麼人一死之後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薤露》是漢代專門為王公大臣送葬的時候所寫作的輓歌,可見當時的人認為,哪怕是王公大臣的生命,也都比不上草葉上的一滴露水。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東漢到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時期,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時期。在那個時代,人們的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多歲,戰爭、瘟疫、水災、旱災,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如果是王公大臣,還有另外一種死亡的原因,就是在權力的傾軋中死去。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漢代舞樂雜技畫像磚

當時的人面對這種大規模的死亡,他們如何來應對?基本上是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及時行樂,第二種是求仙問道,第三種就是生育很多的小孩,希望自己被子孫後代記得。

可是陶淵明覺得,這三種方式大概都不能真正告慰生命,所以他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寫了三首《擬輓歌詞》。其中的第三首他說:“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他假設自己的死亡發生在秋天,在萬物肅殺的環境裡面,大家都很沉痛,把他的屍體送到城外,到郊區去埋葬。可是陶淵明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所以他想象,“我死了之後,死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的想象是:“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就是說前來送殯的隊伍祭拜完,大家把最後一塊墓磚合上之後,這個墓室裡就開始了永恆的黑暗,他再也不會看到第二天早上的朝陽,不管是一千年還是一萬年都是如此。那麼那些前來送殯的人,他們去了哪裡呢?陶淵明說:“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所以陶淵明覺得,既然這些都不能告慰我們的生命,那我們應當如何來面對死亡呢?他認為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就應當有一種意識,這個意識就是:“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意思是說,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得有一種覺悟,就是發現自然的生命流轉,生生不息。這樣一來,當想象死後的生活時,我們能夠把自己想象成另外的一種形態,依然存在著,只是歸入了生命的洪流。

那這樣一來,我們就和山川一樣,看起來無言無語,但是和山川一樣永恆,和山川一樣佇立。

閱讀陶淵明的詩是可以很好地安慰人的死亡焦慮的,因為在他的筆下,一草一木都有情,一草一木都有人性。他筆下的人,是“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可是他筆下的自然是什麼樣子的?他說,那是“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等到春天到來的時候,那些蜇伏的小蟲子,它們聽到雷聲,嚇了一跳,醒過來。那些草木也像剛剛睡醒的小朋友一樣,開始橫七豎八地伸懶腰。春天時的小鳥就是“翩翩飛鳥,息我庭柯”,它們收攏起自己的翅膀,站在樹枝上面愉快地歌唱。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我們來看看那些最經典的文學作品,它們是怎麼來講人生的意義。《紅樓夢》的最後一句是:“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當然是一個一切虛無的象徵。

在和《紅樓夢》差不多的時代,也是清代最有名的一部戲曲叫做《桃花扇》。《桃花扇》裡面有一支點明主旨的曲子,叫做《離亭宴》。《離亭宴》說:“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桃花扇》說的是什麼?它說的是在明亡之後,那些曾經鬥爭過閹黨,曾經為明代努力過的文人士大夫,他們重新回到南京,發現已經是國破家亡,山河易代,南京已經變成了斷壁殘垣。

所以《紅樓夢》說的人生虛無,說的是把人生的意義寄託在家族的命運上,或者寄託在男女情愛上,是沒有意義的。《桃花扇》更誇張,它告訴你說,我們把人生的意義寄託在社會進步上,也是沒有意義的。

既然這樣的話,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這反倒要生活在最糟糕的時代的作者陶淵明來給我們一個答案。陶淵明有一首詩叫做《榮木》,榮木指的是一種花,就是這個木槿花。

木槿花,中國古人認為它朝開夕落,它的生命只有一天之久,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做舜華。《詩經》裡面也說“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因為木槿花的生命是如此之短暫,所以陶淵明就想,如果把木槿花作為我們人生的隱喻的話,我們的人生如此之脆弱、短暫、渺小,它的意義在哪裡?

可是陶淵明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第一,他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東西,他只是用兩種不同的敘述方法,把木槿花的生命說了兩遍,就展現出了兩種可能,一種是沒有意義的,一種是有意義的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在《榮木》的第一章他說:“采采榮木,結根於茲。晨耀其華,夕已喪之。”他說這個榮木在早上開放的時候,它炫耀它的青春和美貌,它完全不知道這個青春和美貌是短暫的,因此到了晚上凋落的時候,它忽然發現它的一生就好像是一個欺騙,好像是一個笑話。

陶淵明在第二節又重新說了一遍,他說:“采采榮木,於茲託根。繁華朝起,慨暮不存。”他說這個榮木在早上開放的時候,它就有一個嘆息,就有一個感慨,就有一個思索。它思索的是,我知道我到傍晚的時候就會凋落,那麼我拿我這一天的生命來做什麼?

正因為有了這樣一種對於死亡的覺知的滲入,人反而可以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意義。因此在第二章陶淵明就給了一個答案,叫做“匪道盍依,匪善奚敦”。這個榮木說,既然我的生命是不長久的,既然一切都是不能夠把握的,那麼我就乾脆去追求我認為正確的那些事情,就是“善”和“道”。

這是陶淵明第二點神奇的地方,就是他跟別人的邏輯不一樣。其他人的邏輯是,我之所以要做好事,是因為好人有好報。但陶淵明的邏輯是,我之所以要去做好事,是因為我需要去做它。

這個話用民間故事的說法,叫做“但做好事,莫問前程”。陶淵明是用道德承擔來為無意義的生命提供意義。

葉芝有一首詩叫做《隨時間而來的真理》:“穿過我青春所有說謊的日子,我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條和花朵。我現在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

為什麼有一些文學作品在幾千年之後,我們都還在閱讀,欣賞

這首詩講的就是一個人他經歷了死亡,經歷了孤獨,經歷了人生的虛無之後,終於找到了自由,而獲得了靈魂的豐富和平靜。我想這首詩就是對於所有關心人生終極問題的人來說的,一個最好的來自於文學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