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勞作一輩子,不捨得吃穿,兒孫享受生活,是否顛倒了?

老天的厚愛


我來自福建,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農村老人勞作一輩子不捨吃穿,兒孫享受生活,是否顛倒了”這個問題我來發表我的見解。

我的公公婆婆已經有70歲,他們兩夫妻的命運都有點接近。從小家裡的兄弟姐就有十幾個。公公十八歲就失去了爸爸。我要稱為爺爺的,而奶奶負擔不起家裡十幾個孩子的壓力而改嫁了。公公是家裡的長子,從那開始就扛起“家”裡的重擔。包括一個才四歲的兄弟。

婆婆是因為家裡的兄弟姐妹太多了。而送到別家扶養,從小也是被養父母家裡的子女欺負,每天上山砍柴。挑柴…幹活多 有時要吃剩飯有時還沒有吃到飯。

在那樣的年代惡劣條件下長大的兩個人。當然也沒進過學堂。在他們心裡形成共識就是埋頭苦幹。只有苦幹才有得吃。只要能幹才有收入。才不會被欺負。

有了自身的經歷做鋪墊。婚後對自己的兒女是寶貝有加。沒讓幹活。只要負責讀書就行了。只想通過下一代來實現自己的夢想。讀書才有出路,別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太苦了!因此,很多農村小孩從小就有這樣意識,讀書能擺脫在農村種田的命運。的確很多年輕人會讀書考上大學走進了城市裡的辦公樓。真真正正的擺脫務農的命運。成為父母的驕傲。也有的年輕人沒法藉助讀書這條捷徑走出去的。但他們目睹父輩們辛辛苦苦在田裡忙碌一輩子也沒有擺脫貧窮的命運。所以都努力往城發展。有打工,做生意,有本事的也買上房,在城市裡定居了。也有的還沒做出成績來的。正在努力中。

當然不完全年輕人都走出去了。也有小部分人留在農村搞農業。但他們不像父母那樣勞作而是搞起了。土地承包。養殖業。種植業。搞起了電商。帶動了農業的發展。

所以 ,很多人到了農村看到大部分的60—70歲的老人還在田裡幹活的場面。一是老人過慣這種不勞作就不習慣的性格。二是農村只有自己種菜才有得吃。三是農村沒別的收入想給兒女減輕負擔。上輩和下一代的對比。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的變遷。一種趨勢。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有不同分析可以交流哦!


長泰砂仁


我認為時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父母兒女亦如此。年長些的父母,經歷了國家困難,朝不保夕,忍飢挨餓的貧困日子,更勤儉持家,惜食惜福 。 他們深知沒有文化的苦惱,他們不想子女再走自己的老路,就拼命掙錢,省吃儉用把子女送進城裡。

身在城裡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子女,在外許多年,習慣了城裡的生活方式,消費水平。環境造就人,如果再讓子女們回到農村的生活方式,他們離家多年,也很難做得到,不是代購,是生活習慣。

所以,父母愛子女,很想讓子女過得好,相信子女也會懂得父母的苦心,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存在長幼顛倒這個概念。





恬淡人生lu


哎呦喂!我就納悶了。誰生下來就帶著錢財來到市上?是你嗎?不享受老一輩的,別人誰給啊?

時常聽到這類問題。我凡是聽到或是看到這類問題就來氣!今天來談談我的看法。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劉苗。常言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又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怎麼老人辛苦掙下的家業就不能後輩來享受生活啊?享受生活就是顛倒了嗎?後輩不享受他家祖輩的遺產,那誰來享受?又怎樣叫不顛倒?再說了哪個老人家辛辛苦苦拼搏一生不是為兒女打天下呀!

看這幾個年輕人,歡天喜地迎接新的挑戰,很自信,首先他們就要藉助老一輩的成果來轉化成自己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才有更近一步的發展。

再說了人世間都自己顧自己,夠自己吃喝玩樂就行了,社會還怎麼向前發展?還有什麼努力的方向?做人的本能就是拼搏進取,無止境的追求。父輩的點點滴滴進取得來的成果怕兒女享受嗎?這是每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

奮鬥是年輕一輩的事。他們在學習在成長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斷進取,是不斷被輸送能量與培養。

再有時代不同了,它的消費觀念也不一樣了國家幾次拉動內需是有原因的。國家幾次發放補貼和各種優惠捲來促進國人統一消費。你咋不說不應當花呀?得了吧,親愛的朋友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吧。一代比一代強就在此,年輕人會創造出比老一輩更有價值的成果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創造價值!

致敬三農

三農領域的創造者劉苗

2020年10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