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都取消,這群荷蘭高中生竟以這種方式成功返鄉:這是冒險之旅,也是一堂人生成長課

疫情肆虐,全球斷航,一群幾乎沒有航海經驗的荷蘭高中生,乘著一艘100年前的帆船,沿著先輩的航線,歷盡艱險,耗時月餘,橫渡大西洋,回到了家。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故事。

你敢信嗎?

首先,我們看一下,從加勒比海航海到荷蘭的距離,比當年荷蘭人去到美國紐約(新阿姆斯特丹)都還要遠。

疫情突發,耽擱回程

整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25名年齡在14-17歲的荷蘭高中生,前段時間正在加勒比地區進行航海訓練,陪伴他們的還有12名經驗豐富的船員和3名老師。

按照原計劃,師生們3月份要從古巴飛回荷蘭。

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航班幾乎停飛,他們的航班被取消,回程因此也被耽擱。

眼看著全球疫情一時半會也沒辦法好轉,師生們也不可能一直留在加勒比地區,因此,老師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學生們儘快回到荷蘭,而不是一直逗留。

來都來了,學以致用

於是,3名老師,12名船員帶著24個孩子,就這樣,駕駛“Wylde Swan”號帆船,開始了他們史詩般的穿越之旅。

這艘船建造於1920年,名為“威爾德天鵝號”(Wylde Swan),最初是德國製造,用來捕鯡魚,至今整整一百歲了。

2008年到2010年,全船翻新重建,增加了現代化設備,改裝成機帆船。它的排水量355噸,配480馬力柴油發動機。雖然它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簡陋的帆船,更像是一艘遊艇,但是這種體量的船,如果遇到大級別的風暴,在大洋裡,跟一個火柴盒也沒什麼兩樣。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父母都同意了。這是一場冒險之旅,但也是一堂最好的人生成長課。

這群最小14歲,最大17歲的孩子,知道要橫渡大西洋,有一點不安,但更多是興奮。誰不開心呢?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這樣的冒險。全世界十幾歲的少年,都想騎著白馬走天涯,什麼都不怕。

他們只擔心食物夠不夠吃,換下來的衣服怎麼處理,好不好玩。

在加勒比海上的聖盧西亞島,師生們儲備了大量的食物和水等必需品,以及保暖衣物。三四月,加勒比海是溫暖的,但北大西洋的海水無比冰冷。

3月18日,在12名船員和3名教師的照看下,從聖盧西亞(Saint Lucia)出發,24個荷蘭孩子踏上了這場漫長而艱險的回家之旅。

因為是學生,在船上他們依然要學習。除此之外,也有娛樂時光,比如玩遊戲,互相打鬧。船上每個人都有任務,有的要在凌晨三點到六點之間幫忙盯著航海狀況,有的需要打掃船上的衛生。

他們經過百慕大三角區域時,很多人充滿了恐懼。這片神秘危險的海域,無數船隻在此沉沒。

有些孩子製作了“遺願清單”。

漆黑的夜晚,狂暴的風浪,未知的旅途,這些不能不在這些孩子心中激起不安。萬一回不了家,要對父母說什麼,要給這個世界說什麼,他們進行了十幾年中最嚴肅的一次思考。

大海給他們製造危險的同時,也饋贈了很多壯美的體驗。

太陽的東昇西落,在陸地上平常的景象,換到大洋上,則讓人無比震撼。

燦爛的星河,皎潔的月光,追逐的海豚,以及少年人的敏感心事,這些,也許都是一輩子僅有一次的體驗。

不可思議,平安到達

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航行之後,終於,在4月26日,載著39名師生和船員的船隻平安抵達荷蘭北部的哈林根(Harlingen)港口,孩子們在船上歡呼雀躍,之後逐一被家長接回。

舉辦這次教育巡遊訓練的公司,每年都會進行5次教育航行,共有約150名學生。

對於“Wylde Swan”號來說,穿越大西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已經進行了大約20次旅行。

該公司董事克里斯托弗·梅傑(Christophe Meijer)表示,3月份已經對學生進行了冠狀病毒監測,沒有人被感染。

超常經歷,學到賺到

組織者很高興學生能夠適應在船上的生活,並且將會繼續舉行長途航行活動,讓更多孩子接受教育。

孩子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包括如何靈活適應能力、如何應對媒體關注的能力,也兼顧到了自己正常的學業。

這些駕船航行穿越大西洋的孩子,現在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很多在校的同齡同學。

來源:文匯教育,綜合自荷蘭在線中文網、碼頭青年、牆藝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