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在离职10多年以后,我再次见到了已经退休出国的老板和当年的同事们。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频繁的换工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父母那种一份工作干了一辈子的坚持是我们这代人所无法理解的。

这次见面及之后在群里与老板的沟通,让我震惊地发现,当年在职时对老板的评价完全与实际不符。

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当年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将近5年,从电话销售做到了大客户经理。最初进公司时,只有2个办事处,全公司不足50人,本地的销售团队不到10人,租了一间100平左右的办公室。到我离开时,本地的销售团队已有11个,各地的办事处10多个,全公司的职员超过300人,年销售金额数十亿美金。

老板工作作风强硬,很有现在格力董女士的风格,据说合作伙伴的大佬在她面前,哪怕一肚子意见,也不敢直接叫板。我们拿不下来的客户,她亲自出马,哪怕客户再难缠,她也总有办法搞惦。

在我进入公司时,老板已经在本行业耕耘了将近20年,做到了行业内金字塔尖的位置。她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早出晚归,大陆放假去香港上班,香港放假到大陆上班;去国外旅游,随身带电脑,抵达酒店第一时间将电话告知全公司员工:“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联系”;有一阵子,晚上7点之后会打我们座机,以确认员工是否还在加班。生了小朋友,休息一个来月便回来继续上班。

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工作狂就算了,还小气。请员工午餐吃茶点,我点了一碗粥,老板惊讶:“你胃口这么大。”结果,同事们每3个人平分一碗粥,我吸取经验教训,后面点的全是干货,好看但不饱肚的一律不要,同事夸奖:“点的好,很是实用。”她不仅对员工小气,对自己也小气。老板去外地出差,必订经济舱打折机票。有一次去分公司,下了飞机与出租车司机讲价,差了10元,改坐机场大巴再转公交车。

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我们很少请客户及合作伙伴吃饭,基本不送礼。凡是想吃回扣的采购,一律没得谈,凡是需要用钱砸才能做进去的客户,一律列入黑名单。因没了捷径可走,销售拿下的客户,全凭真本事。公司大门钥匙,销售人手一把,方便随时应客户要求回去加班;为了拿到更好的价格给客户,再多再难的报告都写得出来;行业缺货的时候,晚上12点还在与国外联系催货。

小气,待员工苛刻,总是让员工加班,作风强硬,下属犯错了会被骂到哭,这样的老板当年我没少在背后议论她,没少说她的坏话,我觉得公司发展的这么大,完全是沾了时代的光,跟她的个人管理能力关系不大。

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直到今天,也走上了管理职位的我才意识到,员工犯错得罪了大客户,被老板骂的委屈到哭,最后却是老板出面代员工向客户赔礼道歉,客户不接受道歉,老板跟到客户家里,在门口站了4个小时,还被迫接受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双方才得以继续合作下去。员工只是被口头骂了一顿,已经是很轻微的惩罚了。遇上这种事,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说:“我尽力了,没办法了,大不了接受处罚”但只有老板,必须想出方法来解决,她其实没有退路的。

看老板在公众号上写的对目前经济形势及行业状况的分析,数据详实,图表清晰,各方面都有侧重,结论合理,当真高屋建瓴,以我个人的能力,是写不出这样的报告的。当年公司出来的同事们,如今在行业内也算中坚力量,公司因此被称为“行业内的黄埔军校。”说起过往的那段工作经历,每个人都认为与老板共事的那份工作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老板当年的成功并非偶然,那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经验与能力所结出的果。

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新入职的员工,因为站的位置不够高,视眼不够开阔,而看不明白领导的能力所在。就如一个初学围棋的人与世界冠军下棋,后者棋力的高低前者其实看不出来,只有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明白人家下棋的精妙之处。也因此,很容易产生自矜及怀才不遇的情绪。

领导其实没什么能力,换我坐那个位置也行;同期进入的同事升职加薪而我没有,不是我的能力不够,工作干得不好,而是领导就喜欢拍马屁,讨好他的人;领导个人人品不好,总是严于律人,宽于待人,从来不体谅我工作的辛苦,连句慰问的话都没有;领导总是给员工灌鸡汤却不舍得加工资;领导.......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的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工作的价值是现在的你还看不明白的,就像当年的我无法评估老板的价值,只会从表面去评价一样,直到有一天,当你成长到一定程度,才会恍然大悟,“当年的我是多么无知呀”。在这之前,停止抱怨,努力吸取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这个年代从来不缺少机会,只是,你得抓住了。

只有你成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评估领导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