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喂,您好,我是德邦快遞的,這裡有您一個快遞,方便籤收一下嗎?”鄭州市中原區西三環大學科技園附近的一處小區門口,一個身材壯碩、皮膚黝黑的快遞小哥正在聯繫收件人取貨。

電話溝通、確認收件人,貨件派送成功……一套熟悉的派送流程後,快遞小哥匆匆趕往下一個送貨地點。道路上車來人往,陪伴在他耳邊的始終只有嗡嗡的電動車聲。

這是德邦快遞的一名快遞員,杜學彬。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卸車、分揀、派送……忙碌的背後,是每單一塊錢的收入

“我叫杜學彬,是德邦快遞鄭州市中原區煤倉街快遞分部的一名快遞員。”笑容靦腆,聲音憨厚的杜學彬,與外表多少有些出入。

他每天所服務的眾多收件人絕對不會想到,眼前這個靦腆寡言的快遞小哥,是德邦快遞鄭州區域949名快遞員評選中排名最高的“五星快遞員”。

6點半起床,7點出門,四年多的快遞員工作,使得杜學彬的作息非常固定。

“我是在2016年的時候,成了德邦的快遞員,那時候因為剛買房,還款壓力大,就想著找一份多勞多得的工作。”今年33歲的杜學彬在他們部門也算得上是老員工了,支持他每天拼命工作的動力也很簡單:多掙些錢,改善家裡生活條件。

7點半,部門點名後,忙碌的一天正式開始。

首先是卸車,一輛裝滿2噸快遞的6.8米中型貨車,30多號人要足足卸一個多小時。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接下來是分揀,每個快遞員找出自己負責派送區域的快遞,逐個裝車、固定、派送。“上午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派送,以前我們都是送貨上門的,現在因為疫情原因,只能讓收件人下來取。”杜學彬一邊往電動車裡放快遞一邊說,自己平均每天上午要派送五六十件快遞,而德邦的快遞多以大件貨為主,在疫情之前,哪怕是五六十斤重的快遞,都是要親自送到收件人的門口。說話間,杜學彬的電動車被塞滿了,一件長方形的快遞因太長只能固定在車頂上。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喂,您好,我是德邦快遞的,這裡有您一個快遞,方便籤收一下嗎?”同樣的話在不同的地點被杜學彬一遍遍重複著。

直到11點20分,杜學彬的電動車裡終於只剩最後一件快遞了。“對不起,您撥叫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撥了兩次電話,收件人一直沒接,杜學彬只好向對方發了短信:“您好,我是德邦快遞的,這裡有一份您的快遞,打電話一直沒接,快遞給您存放在小區旁邊的菜鳥驛站了,請注意查收。”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隨後,杜學彬與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簡短的溝通後,把快遞存放到了驛站裡。在這一過程中,河南省商報記者發現,杜學彬還向對方支付了一定金額,這是為何呢?

“這個錢是給他們驛站的代收費,小件貨是5毛錢。”據杜學彬的講述,德邦快遞員派送快遞,如果收件人是當面簽收,快遞員一單可以拿到1塊5毛錢的收入,如果不是當面簽收,快遞就要放在驛站,並支付給對方5毛錢代收費。

而多數情況下,快遞都是無法當面簽收的,杜學彬每派送一單往往就只能是1塊錢的收入。

“五星快遞員”的背後:不光辛勤,更意味著忍耐

中午12點,簡單地吃了份快餐後,杜學彬把車子停到一處陰涼地,休息了片刻。這是他一天工作中唯一能夠停下來的時間段。

“中午這段時間不僅僅是休息,也是情緒上的放鬆。”杜學彬嘆了一聲,眼睛看向了遠方。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忍耐是每個快遞員時刻謹記的原則,尤其在對方情緒激動的時候。

杜學彬回憶,有一位喜歡收藏二手收音機的客戶,經常使用德邦的服務,也經常投訴德邦的員工。“因為他購買的東西是二手收音機,本身就是老物件,屬於易損壞物品,有時候拆完快遞會出現個別零部件脫落的情況,他就會電話投訴我們快遞員損壞了物品。”杜學彬一臉苦笑,“好在部門經理特別體貼兄弟們的工作,每次出現投訴,他都會主動攬責和對方溝通。”

“我們畢竟是服務行業,客戶說什麼的我們都要聽,即便是罵髒話。”部門經理鄭海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德邦快遞每年都會評選五星快遞員,2019年,鄭州地區949名快遞員的評選中僅有5名快遞員獲此榮譽,而杜學彬是這五人中排名最靠前的。“五星快遞員評選標準的第一條就是:任意連續12 個月獲得五星且零投訴。所以每一個五星快遞員的背後,不僅僅是辛勤的付出,更意味著忍耐。”

披星戴月歸家,新的一天又要匆匆出發

“工作中遇到那麼多憋屈的事情,你是怎麼消化掉的?”面對河南商報記者的提問,杜學彬先是一愣,隨後靦腆地笑了笑,並沒有作答。

也許,工作中時常發生的不愉快,他早已泰然處之。杜學彬看了看時間,下午的工作又要開始了。

下午1點,杜學彬把車子停在了一處辦公樓下,上午派送空了的車廂正在為下午的收貨時刻準備著。“這一片是我的‘主戰場’。”杜學彬說,快遞員只是派送快遞的話,也只能拿基本工資,想要掙得多一些,就必須開發客戶。

“有了穩定的客戶,就有更多的活幹,收入也會跟著漲,我去年大概做了60萬的業務,這都是要感謝客戶的信任。”眼前的幾棟辦公樓就是杜學彬花了一年多時間“拿下”的。

“剛開始工作那會兒,因為沒客戶,也是拿了一年多的基本工資,直到2017年末才開始慢慢好轉,現在月收入平均下來有一萬左右,多的時候差不多有2萬。”

據杜學彬的描述,快遞員開發客戶類似推銷:發發卡片、介紹下公司的服務、主動幫忙、“混”個臉熟,最重要的還是提供優質的服務,這樣才會逐漸被信任。

一元錢、五元錢、十元錢地攢起來,這裡頭,究竟藏起了多少次忍耐,試著和多少人“混臉熟”,連杜學彬也數不清了。

“在我們單位,幹得好的快遞員,尤其是客戶資源積累得多的快遞員,收入都比經理高。”杜學彬說,去年鄭州地區年薪最多一個快遞員拿到了28萬。

“像他這種(收入28萬的)情況,就是老快遞員了,屬於極個別現象,客戶開發得特別多,活兒也特別多,一個月派送、收貨能有九千多件。”杜學彬笑著說道。

說話間,辦公樓陸續有人下來寄件,道路上車來人往,道路旁,杜學彬的車廂逐漸被塞滿。

晚上7點,杜學彬載著滿滿一車攬收來的快件回到公司,分揀、包裝、裝車,又是一通忙活。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9點,杜學彬洗漱之後便早早休息了,因為當第二天早晨六點半的鬧鐘聲響起時,五星快遞員杜學彬的一天又要開始了。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