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你給我滾出去。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現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張桂梅校長怒斥前往捐款的學生。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看得出,她特別失望,她含辛茹苦地資助這名學生去讀書,希望她去讀大學,改變人生軌跡,沒想到這名學生選擇早早結婚、嫁做人婦,辜負了她的一片苦心。

知道她是全職太太,張校長拒絕她的捐款,言語間絲毫沒有客氣,劈頭大罵。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張校長本意,不是反對所有女人做全職太太,而是希望這名學生有能力去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有安身立命之本,即使遇人不淑也能保持隨時離開的資本。

她見到太多世間疾苦,希望這些女孩過得更好,不然她堅守在雲南的大山裡幾十年,辦一所免費的女校,耗盡心血、千金散盡,是為了圖啥?

這12年來,她已經將16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她們之中不乏考上浙大、武大、川大的優秀學生。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張校長的語氣裡,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無可奈何。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知道了這個背景,我們才能體會到張校長的心境,更客觀地評價這件事。

她自己是一個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的女人,她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學生和她一樣去生活,可謂苦心孤詣。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對於家境普通的孩子們來說,讀書雖苦,卻是為數不多的一次機會,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彩券。

吃讀書苦,好過吃生活苦。

讀書不能保障你能大富大貴,卻能有基本保障,有物質自由。

否則沒有物質自由,何來精神自由?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演員陳數說得很到位:

“我一直說物質獨立是基礎,一個女人要有一技之長,身在職場或退隱江湖都能生存下去。

物質沒有獨立的話,其實談精神獨立還是差點意思。所以我一直強調的是,女性哪怕不是走事業心,一定要有一技之長。”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靠著另一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等靠要”的思想不可取。像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於太太就是如此,表面上有個富豪老公,好不體面。

每天都不用工作,到處交際,實際上,她的名牌包包全都是二手貨,因為買不起,為了可憐的面子而偽裝著。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你或許會說:那遇到一良人不就解決問題了?

並不是的,終究還是自己賺的錢來得舒坦。

當了十年全職媽媽、有兩個女兒的網友融雪就表示雖然自己老公對自己不錯,但她還是認同張校長的話。

老公將家裡的其中一套房給了她單獨所有,是挺夠意思了,家用什麼的從來也不用操心,但她還是覺得心虛、氣短。

直到她後來出來工作後,突然發現,不再心虛了,每天很累卻很充實,圈子也廣了,整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了,自信自立多了。

雙手去創造想過的日子,這樣的活法更自由,也有更高的容錯率。

網友融雪的故事讓我聯想到《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大學畢業後的羅子君沒有去打一天工,全靠開診所的丈夫涓生養活,做了10年的家庭主婦,養育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當丈夫拋棄她後,子君整個人是懵的、哭哭啼啼,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她以為自己會活不下去。

在閨蜜唐晶的幫助下,她來到一家出版社打雜工,開啟了逆襲的旅程。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因為有一定的壓力,每天奔波勞碌,她瘦了下來,身材變好了;然後每天要應付形形色色的人,她練就嫻熟而睿智的情商,顯得風趣幽默,說話水準也上來了。

業餘因為不用操心家庭的事,她有時間去培養自己的興趣,去上陶瓷班,意外開拓新事業。

可以說,正是她擺脫家庭主婦的身份後,整個人變得煥然一新、魅力四射。

回頭一看,她特別感謝自己的丈夫,逼著自己獨立,逼著自己去成長和見世面,讓她明白日子可以這麼過,自己原來有這麼大的能耐。

張桂梅校長反對全職太太捐款:女人30歲後的生活必需品是什麼?

無論是陳數、融雪還是羅子君的故事,歸根到底說的無非是先謀生後謀愛的道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永不過時。

張校長提倡的正是這樣一種獨立自主、敢闖敢拼的態度和志氣,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後想以一句話結尾:“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更多精彩, 歡迎關注@羽扇清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