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历史研习社作者/三水小牍

一、钱袋

大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唐帝国的朝堂之上,此时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太宗李世民,不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反倒看起来更多的是无所适从,六神无主。

令他如此纠结忧虑的,正是一群特别的群体,这些人遍布于京城七十多个衙门,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的名字叫“捉钱令史”。不同于其他的官员,他们的 KPI 指标只有一个:放高利贷。

谏议大夫褚遂良终于坐不住了,告诉皇帝,反对设置“捉钱令史”。

褚遂良说:“京师有七十多个官府衙门,现在设置六百多位‘捉钱令史’,一年以后都可以实授官职。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官员的位置都要被‘捉钱令史’占满。朝廷学府培养的知识分子,地方挑选的精英分子,优中选优地,选择出品德高尚者来做官,还免不了有些人营私舞弊。现在使用‘捉钱令史’,培养出这些逐利之徒,个个都给官职,如何得了?所以,千万不要给他们官职!"。

他们的出现,使得传统正途出身的官员感到恐慌、愤怒。

事情还要追溯到隋末唐初那段战乱纷争的岁月······

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从隋朝末年李渊起兵,至贞观时期的对内,对外的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大唐王朝因战争所费钱财无数,财税枯竭。为了解决官员的俸禄和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问题,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制度,政府放贷和出租,即公廨钱和公廨田。

所谓“公廨钱”,是指中央政府给每一个衙门都分配一些土地和钱,由官员去经营,赚的钱就充作办公经费和俸禄。也就是政府各级部门,不再需要政府每年拨给的办公经费,只需要在最初得到一笔财产,再利用这笔财产去经营盈利,获得的利润就足以维持部门的运转。简而言之,政府就像个企业,每一级政府都负有赚钱的使命。

官员的俸禄也具有某种自我经营的色彩。政府会根据官员地位的高低授予他们一部分永业田,再根据官员职位授予一部分职分田。官员调任的时候,需要把职分田交回去,到下一个岗位再重新分配。永业田则可以保留并传给子孙。如此看来,官员的收入就有了保障,不再需要朝廷发给的俸禄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最早爆发问题的就是官员的俸禄。因为官员们发现,职分田和永业田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开支。一方面固然由于官员的生活奢侈,开支较大;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营土地并不简单,从土地的出租到收租,再到粮食的运输,储藏和加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了问题,官员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了。其次,随着官员职分田的增多,侵占百姓土地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民间怨声载道。

唐中央政府设立的公廨钱分散在每一个部门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及六部,每个部门除了有一定的官员编制之外,还有若干的吏员,称为“令史”。譬如:门下、中书省各有令史八十多人,而尚书省,仅户部一个部门,就有令史一百七十余人。他们平日主要负责打杂和文书工作。于是,唐太宗让这些人掌管公廨钱,负责放贷和收取利息。

放贷本来是一个专业技术型的工作,由非专业人员掌管操作,不仅赚不到利息,甚至连本金都可能赔进去。

而且,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放贷,市面上又没有这么多需要贷款的人,掌管放贷的人不称职,也无法对贷款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果仅仅依靠公廨钱来筹措办公经费和补贴官员,每个衙门都会面临停摆关门,官员吃不上饭的尴尬境地。

起初太宗想了一个办法:从全国找了七千户最有钱的上等户。逼这些富户每年交钱供养官府和官员,精准定向“资助”政府的办公经费和官员的职分田补贴。这种新办法实行了三年,由于扰民过度,遭到了很大的批评。太宗皇帝只得下令废除。于是又得回到发放公廨钱的老路上来。

不过这次,太宗为了解决管理人员不专业的问题,直接设置了一个新的岗位——“捉钱令史”。专门来管理公廨钱事宜。每个单位设置九人,每人掌管五万钱,通过市场放贷来获得利息。为了防止资金流失,以及激发“捉钱令史”们还款付息的积极性。唐太宗下令捉钱令史必须实现盈利。

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他参考了市场利率,认为每年获得百分之百的回报是可能的,因此规定每个令史每个月,必须提供四千钱的利息。完不成任务的就要受到惩罚,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如果连续十二个月都完成了任务,唐太宗会将他们纳入吏部候补,具备资格就可以转正,任命为实缺官职。

为了能够得到实缺官职,“捉钱令史”们借贷兴趣大涨,争先恐后。唐太宗的高利贷业务,也就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唐太宗发放高利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赚些钱花,更重要的是当时文武百官没有俸料钱,各级官府衙门行政开支不足,朝廷发放高利贷所得的利息,就用于给百官发放俸料钱,以及各级官府衙门的日常开支。

贞观之世,令史“大率人捉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每月纳利四千,一岁凡输五万”,则年利率为100%。政府通过公廨钱制度,确实牟取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唐会要》载:国库支出五万本钱,经捉钱令史之手,即可在一年内翻一番,成为十万。所以,公廨本钱成为唐代财政重要收入。

但这实际是唐朝纳资、卖官方式的变种而已,由政府挑选部分有经验的富贾,担任捉钱令史之职,中央每司可用九人,由朝廷设置公廨本钱,每位令史可捉钱“五万”,任其“市肆贩易,月纳息四千文,岁满授官”,国家用此息钱以补官员俸禄之缺。

这一举措虽然弥补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官员得到了一定的俸料补充,但却使大量商贾由此而步入仕途,不但与唐朝所奉行的“商贾之人不得入仕”的制度相悖,且造成整个官场的庸俗化;褚遂良说他们:“惯于求利,苟得无耻,莫蹈廉隅,使其居职。从何而可,将来之弊,宜绝本想。”整个社会将充满铜臭气。

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贞观长歌》唐太宗


有了本钱和朝廷的指令,“捉钱令史”们就开始打着朝廷的旗号下海经商,与百姓交易。官员与百姓交易,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各自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百姓与官员交易,不能平等,百姓自然很不情愿,无奈官方势大权重,只得勉强顺从。

“捉钱令史”们背着朝廷的高利贷,不赚钱是不行的,必须交易,必须赚钱,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于是,强买强卖之风兴起,商品交换经济随之愈加衰败。

“捉钱令史”们借助朝廷政策的东风,可以从民间弄到许多钱。也可以补授实缺官职。于是,“捉钱令史”就成为作官的捷径,引起传统科举仕进官员们的强烈愤慨。

同时,也逐渐造成官员的冗

。譬如太宗一朝,整个三省六部的官员定额只有七百三十员,虽然太宗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编外官,但是捉钱令史的编制还是过于庞大了,中央政府一共七十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九个捉钱令史,如果每年有六百多人需要升官的话,官僚系统如何能承受?因此,便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

再有就是经营公廨本钱的官钱户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他们由所属诸司诸使给碟,免去杂差遣,徭役,如有过失犯罪,府县不敢劾治,须送本司本使科责,而本司本使则往往对他们包庇纵容,开脱罪责。

他们名义上经营“官本” ,实际上“私钱”数额远远超过官本。他们假公济私,从中渔利,使平民百姓,不堪其扰。官钱户的特殊化,不仅危及社会秩序,对社会经济也起着破坏作用,成为唐代棘手的社会问题 。

在群臣的抗议下,唐太宗废除了公廨钱,改由政府财政接管办公经费,并逐步恢复发给官员职分田的做法,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这之后,直到太宗去世,政府在公廨钱存在与否的问题上,一直左右摇摆。时而恢复,时而废止,财政不平衡的问题没有解决,并且始终折磨着这位一代明君。

二、饭碗

唐代,作为曾经首善之区的关中地区,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恶化。人稠地狭,官僚队伍大为增加,粮食产量已不足以满足都城的消费,但由于它在政治上还是首都,所以政府必须利用行政手段大量向长安输血。

中央政府每年都要调运大量漕米进京。粮食运输的费用相当大。而曾经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江南地区,已经汇聚了大量的财富。如此,政府对运河的依赖便与日俱增。太宗朝,人们发现有个很大的问题,即南方的粮食经过运河北上到达黄河后,再经黄河运输到长安却困难重重。

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唐朝漕运

譬如,每年的二月份开船从扬州出发,四月之后才能通过淮河进入汴河,由于此时运河水浅,通行不便,要等到六七月份才能到达运河与黄河交叉口处,可偏偏这时恰逢黄河的汛期,无法通航,只能等到八九月份黄河水位落下去之后,再航行进入洛河。把粮食从扬州运往洛阳,需要耗费大半年时间。从运河转黄河时,江南的水手由于不熟悉黄河的水文地质状况,必须雇佣当地人,这也会加大运输的成本。

粮食运到洛阳后,整个运输工程也才只完成一半。从洛阳转运至长安还有更大的麻烦。需要从洛阳用车辆把粮食先驮运到陕州(今三门峡),再通过陆路绕过三门峡,重新进入黄河,入渭河,将粮食送至长安。

之所以要绕过陕州,因为此峡口位于崤山的怀抱中,河水中多立有砥柱,水流湍急,经过的船只十有七八都会倾覆,且必须做好折损百分之八十资产的准备。

然而走陆路的成本也很昂贵,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车摧牛毙也时常发生。从洛阳到陕州的三百里,

每运送两石粮食,就要花费一千钱。《旧唐书》中有记载,仅从洛阳含嘉仓用大车陆运至陕,1石粮食就需运费五百文。那么以早期每年运粮20万石记,需运费10万贯;到后期每年233万石记,需运费116万贯,运输成本远超粮食的价值。

难住唐太宗的财政问题

▲京杭运河沿线地势剖面图

这对唐王朝来说是很大的经济负担。

而洛阳地居中原,周边是重要的农业区,特别是交通便利,与黄河中下游农耕区,以及江淮农耕区联系紧密,粮食储备丰富,尤其是每当关中粮食欠收,就会集体搬迁至洛阳,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唐政府的粮食压力。

所以皇帝有时干脆带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赶到洛阳去“讨饭”与办公,此即为“就食东都”,可谓高配版的乞讨。大唐皇帝因此也被戏称为“逐粮天子”。

终太宗一朝,即便在军事上纵横捭阖,在政治上历经血雨腥风的考验,可面对钱袋和饭碗时,仍然有一筹莫展的窘迫。军事上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政权垮掉;政治上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皇位不保;而财政上的问题不解决,总能忍一忍、拖一拖、耗一耗,可最终将大唐帝国拖入深渊的是什么问题呢?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4、[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

5、 潘铺:《隋唐时期的运河与漕运》,三秦出版社

6、 陈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迂》,《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

7、陈朝云:《唐代河南的仓储体系与粮食运输》,《郑州大学学报》2001,6

8、徐宏件:《论唐都长安的粮食供应》,陕西师范大学,2007

9、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