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通透無暇固然能夠受到大眾的一致好評,但是並不表示“生長標誌”就是醜。美與醜的標誌從來都是含糊不清,它可能因為歷史、文化、地域、時間、技術和環境等等的變化來重新定義美的標準。

2017年對於長年受雀斑困擾的女性來說是喜出望外的一年,因為“雀斑妝”再次成為時尚圈的標杆。潔白無暇的精緻面容只是美的很單純,雀斑妝才能被視為美得很有韻味。有人說雀斑妝的風靡是受著名女星角色定妝的帶動;也有人說這是事物流行的時效性和輪迴性;還有人說這是倡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事實上,雀斑妝的流行並非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觀念發生著改變。許多年輕人開始慢慢地不再過多在乎別人的看法,以自信的面貌來展現自己的不夠完美。也正因為把這些世俗的眼光放下,才能看清事物的兩面性。一直以來並不是雀斑讓一個人變得醜,而是外界給予美的定義是不能有雀斑。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大眾的觀念需要時間的推移來進行演變。

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裡,除了對人有美醜的定義外,其它天然存在的東西也一樣被賦予美和醜的界限。天然寶石也被列入其中。那麼怎麼定義寶石的美與醜呢?一直以來都是以評價鑽石的4C(重量、顏色、淨度、切工)格式來套用。那麼是不是一定要淨透無暇的寶石才能稱作美?其實,寶石市場如同時尚領域那般也有事物流行的時效性和更替性。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小眾”眼光。所謂的“小眾”不是代表狹隘,而是善於去開拓和把玩新興領域。寶石市場裡的新興領域重點看的不是零瑕疵;相反,他們更注重不完美中的那抹驚豔。

天然寶石都是由礦物演變而成,礦物中會包含由一相或多相物質組成的並與宿主礦物具有相應的界限的封閉系統。這些封閉系統被稱為包裹體,其物質來源可以是與宿主礦物相同的成巖、成礦介質,也可以與宿主礦物無關的外來物質。包裹體的成分多樣,形狀和大小各異,由固相、液相和氣相這三種不同相態任意組合切換組合而成。“小眾”眼光正是看到了天然寶石裡包裹體呈現出來的別具一格和獨特價值。

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在市面上購買寶石時,一提到包裹體,大多數人都是覺得它十分礙眼,而且會被視為“髒”,類似這種根深蒂固的既定印象。然而,包裹體也有它美和存在價值的一面,往往這類包裹體寶石是格外罕見和珍貴的。例如:託帕石晶體內有柱狀條紋;藍寶石有六方角狀生長帶和金紅石針;金綠寶石的闌珊狀包體;日光石的砂金效應;尖晶石呈雁行狀排列的小負晶體;祖母綠含有狀黑雲母或柱狀角閃石質管狀多相包裹體。這些包裹體大多要通過放大鏡才能看到,不過有些寶石的包裹體肉眼可見。當一顆顆寶石在包裹體的點綴下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鮮活的自然景象時,那才是讓人驚喜的一刻!

每顆寶石裸石都是由原石進行切割而來,而不同寶石原石表面或者內部都有其天然生長特徵和包裹體。在把原石切割成不同形狀的裸石時,會根據原石本身的內外觀進行一番斟酌,以最能體現其價值的方式來進行切割。如果一顆原石有極其特別的天然生長特徵和包裹體,那麼在切割成裸石時,往往會選擇保留這些天然特徵。

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同理,鑽石也不例外。鑽石原石表面外觀包含很多天然生長特徵,包括:完美的鑽石八面體、霜雪狀外觀、平滑圓融特徵、表面線狀生長紋理、表面鋸齒狀生長紋理、常見的表面三角凹痕生長印記、表面塗布的不透明外層、扁平狀,和不透明圓粒。這些原石的天然生長特徵會按照其特點進行捨棄或定量保留。被保留的這些天然生長特徵會以不一樣的“小眾”美走進大家的視野。

在很多年前,“星空鑽”就已經被小眾眼光的消費者們廣為流傳。鑽石裸石上保留的表面生長線、不透明圓粒、劈裂紋、內涵晶體、內部孿晶紋、晶結、針狀物,和雙晶網,它們的存在讓原本未能成為寶石級別的彩鑽反倒增添了太空景象那不規則和瞬息萬變的星際幾何空間感。

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近期也開始流傳“星雲鑽石”,這種裸石的天然生長紋主要由雲狀物、孿晶中心、榻榻米現象、表面生長紋,和白點這些組合而成。它們讓鑽石整體呈現雲霧繚繞的噴流環繞雲狀景觀。這一景象和Fleming 1行星狀星雲(亦被稱為鑽石星雲)如出一轍。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天然生長紋的鑽石被命名為“星雲鑽石”。

鮮為人知的寶石圈內事,帶來小眾視野的黑洞寶藏

寶石雖然不能說話,但是它的外貌體型也有著它們流行的時效性和輪迴性。接受那抹不完美的美,才是對大自然贈予人類財富最大的包容和最真的瞭解。任何資源都有其作用,只有懂得才能發揮其價值。小眾眼光下的視角也許當下沒能讓你高看,但是一旦被市場廣為流傳,恐怕也會讓人‘高攀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