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貓咪的職業進化史——作為愛貓的你知道麼?

貓咪作為人類的親密的小夥伴,陪伴著人類走過很多快樂的時光,每天可以擼一下、逗一下自己的貓咪都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但是我們也可以經常看見貓咪的兇狠的一面,生起氣來,作為鏟屎官的你敢挑釁它嚒,恐怕只有二哈敢了。

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今天呢,小黑帶著大家講述下關於貓咪的職業進化史,畢竟老虎也屬於貓科,想知道貓咪如何從叢林殺手變為沙發夥伴的麼?

小黑首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講起

1941年5日27日德國戰艦使斯麥號在一場激烈的交火中沉沒,2200名船員中只有118名生還者。當英國驅逐艦準備接收這些戰俘時,他們找到了一名意外的倖存者——一隻緊抓著浮木黑白色的貓。

接下來的幾個月,這隻貓開始捕殺船上老鼠,使得讓船員心煩的老鼠消失了不少,甚至起到了提升英國軍隊士氣作用。

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一直到船被魚雷突襲擊沉。 但是嘞,這隻貓居然神奇地活了下來。後來,人們都叫它「不會沉沒的山姆」

不會沉沒的山姆跟隨生還的船員坐船到直布羅陀。在另外三艘船上充當船貓其中一艘船在回程至貝爾法斯特市時也沉沒了,貓咪還是幸運的生活著。 很多人不把貓當成得力的水手,與合作伙伴劃上等號。

貓和人類的合作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兩者之間互利互惠。究竟這些獨行俠是如何從野生獵人變成英勇海軍,再成為沙發夥伴?

接下來小黑給大家詳細講解貓馴化成家貓的歷史,可追溯到超過一萬年前的新月沃土,從新石器時代的開始。當時的農夫學習役使大自然,產出比食用分量更多的食物。這些新石器時代的農民將吃不完的穀物儲存在大凹洞和粘土做的短筒倉中。

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但是這些貯存的食物吸引了成群的齧齒動物以及它們的捕食者——非洲野貓,一種棲息於北非和亞洲西南部的野貓。這些野貓身手敏捷,是兇猛的肉食狩獵者。在體型和樣貌上,非洲野貓與現代的家貓非常相似。兩者主要的差別是,古代的非洲野貓身上有更多肌肉和斑紋,而且對同類和人類基本社交聯繫。齧齒動物鼠類肆虐人類的糧倉,就特別能吸引到這些獨居動物的到來。野貓在捕食這些老鼠的時候,也習慣了徘徊在人類的旁邊,和當時的人類處於一種微妙好友關係。當然,這份關係是相互的,農夫也接受了這些非洲夜貓的存在,將其視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後來,貓隨著當時的人類一起,從安那託利亞遷徙到歐洲和地中海地區。

而當時老鼠是七大洋的主要禍害,它們偷吃掉當時航海人糧食、啃咬纜繩,是當時人們的頭疼之首。而貓就成為了航海必不可少的夥伴,成為船長奮勇殺敵的先鋒隊伍。至此安納托利亞貓環繞世界航行。

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埃及人馴化了當地的貓,鑑於貓的驅蛇、捕鳥及殺鼠能力,故貓在埃及的宗教文化中變得愈加重要,它們不死的身影可見於壁畫、象形文字、雕像,甚至被主人煉製成木乃伊陪葬在墓中。

埃及船貓經常在尼羅河上巡航,讓當地的人們免於被毒蛇咬傷的危險。

貓從大型船隻的作戰先鋒退役後,開始移居至不同的港口,作為地方先鋒隊員。在羅馬帝國時期,貓會跟隨船員航行於印度和埃及之間的船上,載著有中亞野貓血統的亞洲野貓。幾個世紀後的中世紀,埃及貓跟隨維京海員航行到來到了波羅的海,在波羅的海生根發芽。於此同時,近東與北非的野貓,可能在當時已被馴服。它們持續跨越歐洲,最後啟航前往澳洲及美洲。

科普小知識:貓咪的職業進化史——愛貓的你知道麼?

現在我們所見的家貓,大多來自近東或埃及的非洲野貓譜系。仔細分析的基因組我們從毛色圖案中得知,現代貓與狗不一樣。現代與古代貓在基因上非常相似,除了它們更加願意社交社交和溫順。

一直以來,人類並沒有刻意做些什麼去改變貓的天性。換句話說,現代的貓或多或少還保持昔日野生動物的習性。依然是兇猛的獵人,不會視人類為主人的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