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intel CPU內的核顯,雖然一直表現一般,尤其是在與AMD競爭的產品上沒什麼優勢(就用AMD的200GE,對標intel的G5400來說,同作為入門級CPU,自帶的Vega 3 GPU核心比UHD610要好得多,200GE價格還更便宜),但是並不影響intel一直還在堅持並向用戶普及核心顯卡,並且此前還傳聞很多從AMD顯卡部門挖人的爆料,為什麼到了第九代酷睿家族,就推出了多款無核顯CPU呢?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核心顯卡存在的意義

很多用戶以為顯卡的存在就是為了玩遊戲,其實如果你的主機內沒有顯卡這一成分,顯示器的屏幕都不會亮。比如AMD的一些CPU無自帶核顯,使用該類CPU,主板上必須要接顯卡才能正常使用。intel的無核顯CPU也是如此。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主板顯卡插槽

雖然低端顯卡比較便宜,但是對於很多用戶的普通家用或簡單辦公的需求來說,CPU自帶的核顯就足夠勝任裝機的目的,又何必多添預算呢。而且,如果要安裝顯卡,還要考慮機箱空間以及電源的額定功率,對一些剛入門的DIY玩家來說,就會變得更復雜了。

同時,當CPU內集成顯卡之後,對於輕薄筆記本來說就是一大福音,可以有效降低筆記本內部使用空間以及成本,由於可以勝任一些類似CF、LOL、守望先鋒等網遊,輕薄本的性價比也得以提高不少。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主流CPU核顯3D mark跑分

既然如此,小夥伴們如果不準備購買顯卡,那麼在選購CPU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目前來說,intel酷睿系列字母F結尾的CPU都沒有核顯,目前有六款面世:i9-9900KF、i7-9700KF、i5-9600KF、i5-9400F、i3-9350KF、13-8100F,不久可能還會有一款i9-9900F;AMD的識別相對複雜一些,目前來說,主流銳龍系列除了R3-2200G和R5-2400G之外,都沒有核顯,200GE屬於速龍系列。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intel/AMD主流有無核顯的CPU

為什麼又推出無核顯CPU

intel推出無核顯CPU,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對於遊戲玩家或者追求電腦性能的(中高端)用戶來說,核顯就是雞肋的存在。而帶有核顯的CPU,比無核顯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散熱。如果一定要購買高性能顯卡,為什麼還要付集顯的錢。在這類用戶心理,便會心生不滿,有一種捆綁銷售的意思。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上:集顯、下:獨顯

另一方面,從2018下半年開始,intel 14 nm產能不足的情況就一直頻頻出現,到現在都沒解決,預計持續的時間將更長。而生產處理器總有良品率的,典型的酷睿i3/i5/i7系列就是根據良品率來區分製作的。所以,與其浪費,還不如把核顯部分不合格的產品單獨拿出來,屏蔽掉之後作為無核顯的F系列。既可以緩解一下產能,也可以滿足中高端用戶需求,豈不美哉!

有核顯和無核顯的CPU哪種好?intel為什麼推出F系列無核顯CPU?

外接顯卡

​綜上,小夥伴們在購機的時候,還是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對於普通遊戲,或者家用辦公來說,帶核心顯卡的CPU就足夠了,價格也更低一些;除此之外,考慮到必須購買顯卡的情況下,可以優先考慮無核顯的CPU。作為一名數碼科技愛好者,旨在為小夥伴科普更多小知識,喜歡內容的話,關注一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