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高價策略恐使蘋果重蹈上個世紀末的覆轍

11月13日,蘋果公司的股價當天開盤報194.17美元,由於新款的iPhone未達到銷量預期股價大跌超過

5%,14日繼續下跌超過1%。很多網友可能覺得5%沒有多少,但是蘋果的盤子在萬億左右,這就很誇張了。事實上,在過去的五週裡,蘋果已經損失了1900億美元的價值,幾乎跌去了半個阿里的市值。

股價暴跌:高價策略恐使蘋果重蹈上個世紀末的覆轍

蘋果股價連續一個月下跌

1.蘋果的變化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蘋果最近一年的變化,那就是“”。

股價暴跌:高價策略恐使蘋果重蹈上個世紀末的覆轍

股價暴跌:高價策略恐使蘋果重蹈上個世紀末的覆轍

這種貴不僅體現在蘋果的現金奶牛iphone身上,在ipad、macbook、Macmini上都有體現。可以說是蘋果提高了整個產品線上的所有產品的價格。或許一些人認為這種千把美金的價格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而言是有點高,但是對於發達國家而言也不是很高呀。其實這種認知是不對的,在美國這種3000美金能買輛二手車的國家,千把美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很多媒體之前稱蘋果是一家時尚公司,賣的是電子奢侈品,當然了這是一種調侃,現在尷尬的是蘋果也這樣定位自己。但是蘋果恐怕忘了當初自己是憑藉“低價”把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功能機掃進歷史垃圾桶的。我這樣說大家可能疑惑,“腎”機不是一直很貴,什麼時候低價過呢?我說的低價其實是一種性價比,相對於功能機的傻大黑粗,蘋果手機不僅是一部手機,還是一個相機,一個小型電腦,一個遊戲機,這對於消費者而言簡直太划算了。然後時過境遷,對於現在的市場而言,在功能上蘋果並沒有比千元安卓機有質的優勢,大概也就奧迪和奧拓的區別。

2.蘋果的失敗過去

股價暴跌:高價策略恐使蘋果重蹈上個世紀末的覆轍

蘋果早期電腦lisa

這是蘋果1983年的產品,很有科技感,技術也很超前,但同時價格昂貴,普通消費者根本無緣消費。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定位失敗的產品,也給了後來的微軟和Intel成就帝國的機會。因此來看,技術並不是一個公司成功的決定因素,傲慢會毀掉公司的前景,蘋果的早期失敗就是來自這種對消費者的傲慢。

3.生態才是不敗的根基

我在微軟的品味一文中,分析了微軟錯過很多技術革命,卻依然屹立不倒,重點就講到了微軟生態中綁定了太多東西,因此消費者也能忍受微軟的各種作死行為。其實,直到現在我也不懷疑蘋果在技術上的領先,然而這種領先並沒有為蘋果取得決定性的生態優勢,蘋果直到現在都沒有成為消費者口中的生產力工具,無論是其mac、pad 還是iPhone。這說明了蘋果的用戶基礎還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到讓企業開發者不得不為其開發專業軟件的地步。

最後

小編認為蘋果的高價策略為時過早,雖然能讓蘋果短期獲得鉅額的利潤,長期而言卻削弱了它的市場份額,更不利於蘋果對於生態鏈的整合。

你感覺小編說的對嗎,在評論區和小編互動吧!

喜歡小編的關注一波,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