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斷增長,而與之相應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曾經,讀大學需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卻給人一種“大學生遍地都是”的感覺。

但高等教育的普及雖然對國家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卻也在無意中製造了一些額外的問題,而學歷歧視鏈,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眾所周知,社會上總存在著這麼一條潛在的“學歷歧視鏈”,主觀地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比如什麼:清北復交浙>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專>高職,就是一條最普遍的學歷歧視鏈。也不乏有的高學歷者在網絡上偏激地留言說道,國內的學校,除了985,其他可以統稱為三本。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而在求職過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學歷歧視。不少大型企業HR都表示,在招聘時他們會把簡歷分為兩類,他們只會瀏覽和保留學歷高的求職者簡歷,剩下的連看都不看,直接處理掉。

對於學歷的歧視到底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市場?今天的中國又該怎樣面對這個問題呢?


一.學歷歧視的來源


我們先來說歧視,從根本上看,歧視來源於傲慢與偏見。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而針對於學歷歧視,我們要看到,在以單一評價為標準的體系裡,每個人都會只盯著一個指標看 ,朝著單獨的目標不斷努力。

如同古代的科舉取仕,平民老百姓能識字就已經很不錯了,而有能力讀書之人的目標,自然就是考科舉,一旦考上就飛黃騰達,落榜則永無出頭之日。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中學語文中有一篇叫《范進中舉》的課文,其中提到:苦讀詩書大半輩子的范進剛中舉,立馬就有鄉紳士族爭相送禮,各種平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來攀親戚。這其實代表了封建社會的一種“潛規則”:只要你一腳跨進官僚階級的隊伍,那麼 任何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改革開放以後,無數人享受到了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而更有一部分人依靠著奮力讀書獲得了超額回報 , 實現了階級的躍遷,差的也基本能走出農村,邁向城市,成為了當地的中產階級。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這群人的奮鬥故事時刻在告訴他們自己,同時也在告訴社會:讀書就能改變命運,而且你書讀得越好,學校考得越好 ,改變的效果也就會越好。

這一套在較為單一的評價體系下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中,很多人會在無形之中形成慣性思維:一個人學歷好,就等於能力強,更相當於將來的前途無量。而如果學歷不好,自然就等於沒什麼前途了。

因此,別人便會簡單粗暴地認為學歷高等同於能力強,有前途,這樣就產生了高下之分,也就助長了歧視現象。

而在職場上也形成了相近的氛圍,用人單位為了減少人才的篩選和試錯成本,就主觀設置了門檻,默認學歷高和能力強劃上了等號。

將學歷指標化、顯性化成為了學歷歧視偏見的源泉,為歧視行為提供了原始動力。


二.學歷歧視鏈所帶來的惡果


關於學歷歧視鏈所帶來的惡果,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2018年的政協會議中提出關於破除學歷歧視鏈和關注非名校學生的具體的主張和提案就說過: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和相關部門,不能總提211,也要拿出更多的時間、比例去提高對普通高校的、非名校的關注。否則就會形成一種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除此之外,學歷歧視對高等教育和社會的發展都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後果。人生來就是不同的,有的人在自然科學上有著超過一般人的領悟力和興趣,有的人樂於學習語言文字,有的人唱歌跳舞一學就會。

如今的社會,對任何工作都有著明確的分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職責,如同用一個木桶裝水,是用每個人最長的那塊木板組成的捅裝水多,還是用已經固定好長度的木板組成的桶多呢?

在某些方面天賦異稟的學生可能因為其他科目的缺陷,不得已進入一所普通大學,而畢業後又受到學歷歧視,只能在不適合他的崗位上工作,這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額損失。

另一方面,國家花重金投資的985、211大學,又有多少學生是在走著或者想要走著出國留學並定居國外的路?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浙大教授鄭強,曾在演講中說過的一番值得所有國人深思的話:“什麼科學無國界,真的好笑,錢學森要回國被關了三年,你說無國界?我不想說了。我在想該不該給你們上課,值不值得給你們上課……

我教了你們浙大的學生你們不想出國嗎?過兩天你們跑美國去了,我的同學在美國60來個,跟我講要不是中國人我們都盼望著打仗,他們美國這邊發財的人都是靠打仗打出來的。

對不起我不教了。我教了你,你跑到美國公司,說不定哪天跟中國幹起來了,那導彈上就有你生產的高分子橡膠圈。”

以下是部分重點大學近兩年來的本科留學率統計數據: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可以看到,越是好的重點大學,其本科畢業後留學國外的就越多,而相應定居並效力於外國的人也就越多。我們並不缺人才,只是很多人才都流失了而已。

國家花費重金,將最好的科研條件、師資力量、社會資源都砸在了這一批站在金字塔尖的“好大學”上,結果卻是“為他人做嫁衣”,得不償失,讓人唏噓不已。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最後一點,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單一篩選標準最容易被針對和利用,比如現在國內有些大城市正加大所謂“精英教育”的建設。在一點上,中國或多或少地走上了美國曾走的路。什麼是美國人走過的路?就是公立學校不斷縮短學時,下午一點半就放學,低收入家庭尤其是黑人的小孩一點半以後在街上玩兒,四處拉幫結派。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而高收入家庭的小孩一點半以後幹什麼?是由家長帶著上各種培訓班,他們能提前獲取好學校的招生信息並進行針對性訓練,通過各種渠道獲得進入好學校和好單位的機會,這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許多利用學歷優勢獲得了金錢和地位的父母,在其兒女的學習和求職中大概率會利用這些資源,不管是針對升學考試的大力補習,還是找人幫忙“走捷徑”,他們對於這條“路”的熟悉和掌握的操作空間遠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而所謂的“精英教育”動輒幾十萬一年的學費也是平常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寒門出貴子只會越發艱難。

對學歷的歧視在教育公平、人才篩選、國家發展等問題上都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且會愈演愈烈。


三.怎樣破除學歷歧視鏈


白巖松也曾說過:“我們不能光提“雙一流”建設,也要提“非名校”建設,我曾為內蒙古的一些大學組織了為期5年的“思想草原“活動——請全國一 流的演講者給大學生演講。有一次,在一所不太知名的高校作講座,一個能容納20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還有幾百人進不來。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正好那周我回北京參加北大百年講堂舉行的一場活動,路過告示欄時,看到了北大那個星期的活動安排。我突然意識到:“北大一週的活動經費,夠內蒙古那所學校用10年。"

想要破除學歷歧視鏈,需要個人、用人單位、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及全社會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具體應包括:


  1. 對非名校建設的扶持:不能只提供項目經費,也應該有按人頭的經費。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支出力度,這方面的政策有,但落實的不夠有力;最後,還有名校對非名校的對口支援等等。
  2. 選拔性考試規則:應制定出一套立體、多方位、科學的選拔性考試規則,既保證人盡其才,又要杜絕“暗箱操作”,防止一些人利用手裡的資源干涉人才選拔。“一刀切”的考試方法過去或許公平,但現在可能不再適用,提高“門檻”也能提升非名校的生源素質,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3. 強化對用人單位有關“學歷歧視”的監管:求職不應只看學歷,更應該看個人能力,簡單粗暴地憑學歷“刷人”不可取,非名校學生如果遇到“學歷歧視”,管理部門應該及時介入和保障求職公平,加大對類似用人單位的懲罰力度。
  4. 社會輿論:加強對“學歷公平”的宣傳,個人學習奮鬥方向應是提升個人能力,而不是追逐所謂的“高學歷”,沒有工作能力,再高的學歷也是一紙空文。
  5. 非名校生個人:對非名校生來說,遭遇不公平的所謂“學歷歧視”,既要勇敢拿起法律和政策武器奮起反擊,也要自強不息,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讓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無話可說。就像鄭強教授說過的一句話:“非名校的同學們一定要憋一口氣!”


“雙非”大學出身就不配擁有美好的未來?


早在兩百年前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所頒佈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中就指出: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而社會差別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礎之上。

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世紀,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居然還存在大量的不公,而對學歷的歧視更是在人類文明的上層建築中人為製造的主觀隔離和偏見,不得不說,這可以算得上是社會和文明的一種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表現。

在處處講“公平”的當今社會,“學歷歧視鏈”是最不應該存在的畸形現象,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有與其鬥爭到底的義務和責任。非名校出身也能擁有美好的未來,破除學歷歧視鏈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