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所謂的紅食是指牛羊肉等加工製作的各種食品。蒙古民族是遊牧民族,肉食品是他們的主要食品之一。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宰殺、加工、儲存、烹飪的獨特方法和程序。有人說“蒙古人殺羊有三個特點:殺羊不見血,扒皮不用刀,殺羊速度快”。例如,從胸口殺羊,從後腦殺牛,用這種方法一個人就可以殺牛宰羊,而且幾乎見不到多少流血,十分奇特且十分簡單,他們忌諱抹羊脖子大放血的宰殺牛羊的方法。

在草原上,蒙古菜自成體系,常見的有烤全羊、全羊席、烤羊腿、手扒肉、火鍋、駝掌、駝峰、烤牛排、肉腸、血腸、肉餅等。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我們經常吃到的蒙古族紅食是手扒肉。手扒肉蒙古語稱為“布呼利”,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手扒肉的做法是:用蒙古掏心法殺牛羊後,把帶骨牛羊肉卸成若干大塊(不要頭蹄、內臟),放入鍋中,加水,不加調料和食鹽(或加少許鹽),用旺火煮,但要掌握好火候,煮至無血色即可。撈出,用手拿著吃或者用蒙古刀剔著吃,這種做法制作的手扒肉,肉質鮮嫩,易於消化。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比較名貴的菜餚是烤全羊。烤全羊,蒙語稱之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佳餚,又稱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種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會、隆重集會、舉行婚禮或招待高級貴賓時擺設。全羊席是將整羊加工(烤孰或煮熟)後,擺在長方形大木盤中,像一隻臥著的活羊,濃香飄逸撲鼻,肉味鮮美異常。賓主進餐前,還要由主人主持舉行一定的儀式,高唱讚歌,朗誦獻整羊的祝詞等。據史書記載,成吉思汗曾設過全羊席,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席敬祭神祗,宴待賓客。隨著烹飪技術的不斷改進,而今的烤全羊已成為內蒙古馳名中外的代表名貴菜餚之一。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

以下是我哥的手藝和傑作,受到好多小夥伴的青睞,在此謝謝小夥伴們的支持哦

現烤牛肉乾,七八分幹,好咬好味道,有原味、孜然味和麻辣味。獨立真空包裝,旅行攜帶方便,還又衛生,即使不放冷藏也不會壞。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蒙古族的飲食――紅食,殺羊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他們採用掏心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