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到焦慮怎麼辦?

“焦慮”在當下的社會是一個熱詞,我們經常被被各種焦慮的事情所困擾。比如制定的任務完不成,孩子厭學玩手機,房貸車貸經濟壓力山大,總之各種焦慮。

既然處處有焦慮,讓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焦慮?百度給出的答案是個人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的危險或威脅所產生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複雜情緒狀態。

從這個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的關鍵詞是“即將來臨”,意味著還沒有發生。就是說在為沒有發生的事情擔心。

這樣做好不好呢?德國精神病學家Gebsattel曾說: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意思是,一定程度的焦慮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焦慮是對生活持冷漠態度的對抗劑,是自我滿足和停滯不前的預防針,促進我們人格的發展。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明白了有適度的焦慮是正常的,只需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那要如何控制呢?給出自己的幾點小建議。

1. 寫下來。這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記錄焦慮的事情,如果有多項焦慮的事兒,不妨排下序。然後逐一分析,看看如何落實,才能有效對抗焦慮。比如擔心考試通不過,那就寫下來考試還有多長時間,每天需要複習多少內容,是不是可行。梳理完,心裡能有比較清晰的預期,比一想到考試就頭疼,可以幫助緩解焦慮。

2.說出來。有些焦慮的事情,自己寫下來也解決不了,那就試著找好朋友或者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或者做專業的心理諮詢。比如孩子教育的問題,自己試了很多辦法,沒有起色,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尋找專業的幫助和心理支持。

3.動起來。楊絳先生曾說:“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在這裡,我想改一下,焦慮的問題在於,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其實行動是對抗焦慮最好的解藥。如果我們遇到問題,不是一味地焦慮,而是去積極想辦法,比如讀書、求教、做計劃,然後去最大化地應用到實踐中,應該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我們的焦慮。

以上是我覺得有用的方法,可以減輕一般的焦慮。如果在焦慮情緒外,還存在憋氣、心悸、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就是一種嚴重的情緒障礙了,需要接收專業的心理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