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方方《封城日記》作者:楊修志

兵貴神速公眾號

作者:楊修志

芻議方方《封城日記》作者:楊修志


1942年5月,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對人民文藝創作提出了四個重要問題。第一個講的是創作立場問題,人民文藝工作者首先要明白為哪個社會階層創作服務。第二個講的是態度問題,針對不同立場,對敵人、自己人、同盟者,應該分別採取什麼創作態度。第三個講的是工作對象問題,創作的文藝作品最終給誰看、起什麼效果。第四個講的是工作和學習問題,文藝工作者要熟悉群眾、瞭解群眾、學習群眾,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觀點方法,學習研究社會各個階級相互關係和各自狀況,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只有把這些弄清楚了,文藝創作才能有豐富的內容和正確的方向。

回顧這段經典,並不是反對現代文學作品揭批問題,關鍵看揭批問題意圖是什麼,或者說目的效果是什麼?如果是為了促進當前問題解決,推動凝聚更大共識,推進社會更好進步,這樣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如果是誘導產生片面認知,撕裂社會積極共識,對推動社會進步產生反作用,那方向可能就跑偏了。方方的封城日記,側重記錄的是悲慘武漢、失誤武漢,引發不少身處困境中的人們消極共鳴,對黨中央果斷決策部署,對武漢人民積極努力自救,對全國軍民傾力馳援幫助,卻鮮有著墨或視若不見,這就必然引發社會爭議。武漢抗疫,本是一副完整畫卷,有可悲可恨,更有可圈可點,如果只是有選擇性的放大其中一段而忽視全景,這種創作目的,必然令人生疑。

芻議方方《封城日記》作者:楊修志


方方是湖北省作協前主席,領導過當地人民作家團隊,應該懂得作家是有立場的,作品是有靈魂的。作為拿著人民俸祿的作家,應該明白這樣的創作導向是有問題的,除非是站在另外一個立場說話。如果不再把自己當做人民作家,甚至反對曾經信仰的價值體系和服務對象,那就不該繼續留在體制內領取俸祿,何必做政治上的兩面人呢?

現實社會中,類似情況其實不少。有些人,一方面享受著體制內的俸祿和紅利,一方面背棄體制內所信仰的價值體系,甚至激烈地反體制。這到底是政治上不成熟,還是人格上分裂,或是其他什麼意圖,就不得而知了。這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需要及時解決。

庚子清明,寫於北京。

芻議方方《封城日記》作者:楊修志

作者近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