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家書,所寫人為秦朝士兵,其內容讓人落淚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中國挖掘的歷代古墓中,迄今為止年份最為久遠的一封家書是兩千多年前一位秦國士兵雕刻的。他在竹簡上刻下自己對家人說的話,至今還讓人讀起來潸然淚下。

古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家書,所寫人為秦朝士兵,其內容讓人落淚

這位名叫黑夫的士兵,他除了在書信中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外,還央求家人送一些錢財過來。因為秦朝士兵都是自願制,他們的花銷開支都是要自理的。秦國法律規定,能在戰場上立下功勳的軍人,可以獲得政府賞賜的田地。戰國時期,平民是沒有權利擁有土地的,他們只能通過國家賞賜獲得。

古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家書,所寫人為秦朝士兵,其內容讓人落淚

著名的謀士伍子胥,他家先祖就是靠戰功積累起數萬家財。而到了秦始皇時期,軍法更是嚴格說明,軍人是為自己而戰,只要戰爭打贏了,他們就會獲准回家,並且得到田地進行耕種。但要是戰爭輸了,即便他們沒死在戰場上,也要受到刑罰。秦朝的律法十分嚴格,因此士兵們寧願在前線浴血奮戰,也不肯留在後方。

古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家書,所寫人為秦朝士兵,其內容讓人落淚

所以黑夫在信中保證只要家人的錢財一到,他就能在戰場上擊敗敵人,並且獲得賞賜,從而回家與妻兒團聚。無論這位秦朝士兵最終有沒有贏得戰爭回家?在現代人的眼中,他早已成了歷史長河中一粒不知名的塵埃,但他卻能代表千千萬萬的離家士兵。他們雖然被視作鐵血戰士,但思念親人的滋味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少小離家老大回,戰爭帶給人類的傷害永遠是不可磨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