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二: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今天繼續為大家解讀《超越原生家庭》。

上一講我們瞭解到,看清楚原生家庭的運行原理,就像瞭解汽車裡的剎車和油門一樣重要,摸清了原生家庭的門道,我們才能有目的地進行超越原生家庭的計劃。

這一運行原理具體體現在家庭中的規則上。

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你的原生家庭中,有哪些是“顯規則”,有哪些是“潛規則”。

其次,在心裡問問自己,在當前的家庭關係中,你使用的規則跟原生家庭中的“老規則”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第三,思考伴侶原生家庭的規則是如何與你的規則發生衝突的。

《超越原生家庭》二: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今天的解讀: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我們已經瞭解到建立關係的雙方都有各自的“親疏舒適度”,而“親密”和“疏遠”不是一個固定狀態,在家庭關係中,一個極大的挑戰就是學會如何平衡親密感和獨立自我。

如何達到這種平衡呢?

作者在書中寫道,一個健康的、運行良好的家庭,能容忍家庭成員之間的諸多差異,而且會利用這些差異進行相互激勵、共同成長,而不是害怕差異。生活在一起時,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雙方之間的重大差異,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

但現實往往是,多數人害怕差異,會把這些差異當成是對“理想關係”的威脅。當夫妻雙方發生分歧時,他們會竭力使對方與自己保持一致。一旦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就開始焦慮。

接下來,按照一般的模式,他們會認為是對方的行為導致了自己的焦慮,只要改變了對方自己就不會煩惱了。

他們常說“你應該如何如何”或“你最好如何如何”,但真正的用意是“我想讓你如何如何”。

在一般情況下,被要求或命令做出改變的一方會用以下四種方式中的一種做出回應。

討論這四種回應方式時,我們把重點放在夫妻關係上,但作者特別提到,無論何種人際關係,只要其中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會產生這種現象。

1. 順從模式

順從的一方為了達到“一致”的效果、避免正面衝突,常常裝作差異根本就不存在,隱藏起自己的想法。

“順從者”也許或多或少意識到自己需要獨立和不同,但他們會認為這種需要是錯誤的,會破壞夫妻關係。但他們可能會用其他方式表現自己的獨立。

比如有些“順從”的妻子會在上床睡覺時假裝頭痛,以此來拒絕和丈夫過性生活。這樣一來,她就能避免和丈夫發生矛盾和衝突,同時又假借生病來維護自己的獨立性。

但“順從者”並不一定是夫妻關係中弱勢的一方。他們總是擺出一副甘願犧牲來成全對方的樣子——“別管我,去做你喜歡的事吧!”——這樣一來,他們反而在夫妻關係中取得了很大的力量。

因為這會引發別人的愧疚感,而他們也會利用這一點,無意識的要求別人在其他方面對自己妥協。

如果對方在那個方面沒有妥協,他們就不惜發生衝突:“我為了你做了這麼多,你竟然連這個都做不到!”即使要挾不成功,也加重了對方的愧疚感。

2. 反叛模式

與順從模式正好相反,那些“反叛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想要更多的距離和獨立性,但一個人又不能完全獨立於社會之外,因此他們不得不在近距離的人際關係中,用反叛行為來突出獨立性。

他們通常痴迷於叛逆的行為,拒絕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他們通常喜歡跟家庭裡的“權威人物”對抗。

實質上,越是刻意追求截然相反的做法,越是受到他人制約,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只是忙著抵制別人設定的生活目標。

很多時候,家裡的“反叛者”往往是第二個孩子,他們常常會與另一個家庭中的長子或長女結婚,這些長子長女往往在自己的家庭中負責照顧弟弟妹妹。

這樣一來,在新家庭中,“反叛者”與伴侶的關係就又變成反叛與權威的對抗。

《超越原生家庭》二: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3. 攻擊模式

家庭中的“攻擊者”也會因夫妻差異而焦慮,但他們認為這種焦慮都是別人造成的。他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如果得不到,往往認為是對方讓他挫敗,常常恬不知恥地說:“要是你更體貼一點兒/更善解人意一點兒/更關心我一點兒,我就不會這麼難過了。”

他們往往把對方看作是麻煩和障礙,不惜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改變對方。

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攻擊者”,會經常陷入權力爭奪戰,雙方都堅持著“在我做出改變之前,你首先要改變”的原則。

4. 斷絕關係模式

對一些人來說,處理人際衝突的唯一方法就是離開,或斷絕關係。當衝突發展到一定程度、讓他們感到難以忍受時,他們就會抽身而去,或者至少在情感和精神上貌合神離。

這可以表現為轉換一個新話題,打開電視以停止交談,離家出走,乃至離開一個城市或國家。

“斷絕關係”的一種情況是,表面上看起來對別人非常“順從”,但心靈上卻“同床異夢”。另一種情況是,年輕人剛成年就搬出去,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回家看看。

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獨立,但就像“反叛者”一樣,這只是一種假象。他們的“獨立”常常建立在“拒人千里之外”的基礎上。當他們在感情上向別人靠近時就會感到非常焦慮。

瞭解這四種模式之後,我們一方面要思考,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什麼角色?這種反應方式對其他家庭成員有何影響,包括起到的幫助和產生的阻礙?

另一方面也要反思,在現在的家庭中,自己和伴侶分別扮演著什麼角色?你是否會因為想消除和伴侶的差異而壓抑自己的想法或要求對方順從自己?

原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我們發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鼓勵我們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做自己”,並且同時與別人保持親密關係。

大多數人在同一個時期只能做到其中一個方面。對別人的所作所為,我們的反應越大,就越遠離自己本來的目標,也就越容易受別人影響。

一個情感成熟的人,不僅應該能在感情上跟別人接近,也要做到不被別人的意見、需求和評價所左右。這種現象叫“分化”,就像一個細胞與另一個細胞分離開來,但仍然保持著一定的關係。

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能真正地“做自己”,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人是完全“分化”成功的。在經歷各種關係時,我們或多或少地會進行“分化”,“分化”得越頻繁,這個過程也會變得越容易。

《超越原生家庭》二: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下面我們將討論那些分化良好的人的特徵。

1. 具有目標指向性

這是指一個人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能確定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也許他跟周圍的人之間存在很多差異,但他可以自由地表達出來,而不必攻擊別人。

與之相反的是“關係導向性”,這樣的人把精力和時間全都花在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不是專注於確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上。

2. 能夠區分思考和感受

分化成功的人往往能夠做理智的判斷,同時不會失去自己的感受,他會把自己的感受當作信息來源之一。只要願意,他也可以激情澎湃。對一個分化成功的人來說,關鍵因素是“選擇”。

他可以恰當地選擇是否根據自己的感覺行事。而分化不太成功的人常常分不清想法和感受,會把主觀情感當作事實的真實反映。

比如當一個人說“我覺得你會拒絕我”時,這是在表達一種對別人行為的解讀,是一種想法,而不是在抒發情感。

記住,“感覺”是關於自己的,而不是關於別人的。當你下次在說“我感到如何如何”時,請留心,把它換成“我認為如何如何”,看看會不會有不同。

你會發現,很多次在說“我感到…”之類的話其實是在表達某個想法。

同樣,以家庭為單位,也存在“分化”程度的高低,分化程度高的家庭,其成員會對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為負責,並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自身經驗和感受的創造者。

他們可以安心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我感到很生氣”,而不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別人身上,說“你讓我很生氣”,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與分化對應的就是“融合”。所謂“融合”就是陷入一種共生或寄生關係的泥潭中。前面談到的4種應對模式都是“融合”的不同體現。

母嬰之間從一開始就是一種“融合”關係,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要讓自己成為獨立自主的成熟個體。但即使對成年人來說,也很難放棄追求“融合”的慾望,很想再次體驗那種“合二為一”的奇妙感覺。

在高度融合的家庭,成員之間的差異往往是被忽視和否認的。你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來測試一個家庭的融合程度,那就是嘗試對家裡的其他人說:“我們家好像有這麼一個現象……”

即說破家裡的一條“潛規則”。一個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家庭成員就越不願意承認這個規則的存在,更不願討論它。很多家庭保持著這種狀態,而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但當其中某個成員有了足夠的自信,或到了青春期,不再與其他人保持一致,並且敢於面對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時,家庭就不得不發生改變。

《超越原生家庭》二:親密與獨立的博弈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解讀,下面為你總結一下:

人際間的差異會引發人的焦慮,不同的人會對這種焦慮產生不同的應對方式,包括:順從、反叛、攻擊和斷絕關係。

在原生家庭中要面臨“融合”與“分化”,也就是“親密”與“獨立”的平衡,如果對原生家庭中的關係進行了充分的反思,我們也會發現在現在的家庭中,有哪些從原生家庭中習得的模式在持續發揮影響,進而有機會去改變它。

以上是本期節目的所有內容,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