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近日,跪謝母親考生王恆傑再登熱搜榜。憑藉635分的分數,他被自己心儀的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想起他剛出考場時,便向媽媽下跪道辛苦。他的母親激動地抱住他的頭,流下了眼淚。

那一幕,感人至深。

為了陪伴孩子高考,她放棄了自己的服裝生意,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一開始不會做飯的她,愣是練出了一手好菜。

635分,是孩子的努力,也是母親的付出。

孩子的一跪,是兒子的孝,也是母親的福。

孩子的一句謝謝,是兒子的感恩,也是母親的值得。

或許個人的功成名就有很多種定義,但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便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01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理解你的不容易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一個11歲的孩子著實讓人心疼。

7月16日,一名男孩沿著高速公路護欄徒步被河北館陶高速交警發現。

原來,小男孩的爺爺患病,才11歲的他希望可以靠拾荒補貼家用。當天氣溫接近40度,而交警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走了4公里。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還有前不久,發生在哈爾濱地鐵上的暖心一幕。

一個小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報站器,手裡還一直舉著一張紙,上面用稚嫩的字寫著:輕一些,讓他多睡一會兒,謝謝。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原來,孩子爸爸在送兒子去學前班的路上不小心睡著了,因為地鐵上聲音嘈雜,孩子擔心會吵醒爸爸,所以在紙上寫下這些字,希望爸爸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記者採訪小男孩時問他,為什麼一直舉著一張紙,他說,“爸爸是超人,要工作還要照顧我,但我們老師說,超人也是需要休息的,我想讓他多睡會兒。”

只有經歷過人生的難,才能學會珍惜生命中的甜;只有懂得來之不易,才會感恩彼時擁有。

孩子雖然還小,卻已懂得父母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所以他們懂得超人一樣的父親也需要休息,懂得即使很苦很熱,也會盡自己微薄之力補貼家用。

02

懂得感恩的孩子,會回報你的付出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29歲的田俊濤考上了同濟大學博士生,他的父母是浙江嘉興的環衛工人。每年假期,他都會趕到父母的身邊,陪他們掃馬路。凌晨4點鐘起床,吃點東西5點出門,然後騎車半個小時到路上,幫媽媽掃地。

他說,“雖然我讀研究生、讀博士生,但是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麼標籤,也沒什麼學歷學位。孩子幫父母幹活,真是天經地義。”

他還說,“我在我媽身邊一天,我就幫她掃一天。因為我掃一天,她就可以休息一天。”

孩子對於母親最大的孝,便是體諒父母的辛苦,同時儘可能的去回報他們的付出。

無所謂金錢多少,只在於你為他們的那顆心。無論你身處高低,你的記掛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03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如果養出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那麼,不知感恩的孩子便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他們不僅看不到父母像超人一樣撐起這個家,一直不斷地索取,甚至是壓榨。

就在上個月,四川男子為籌錢買房殺母騙保案備受關注。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幼年失去父母,中年失去丈夫,阿芳的生活可以說是磕磕絆絆的。但是她樂觀堅強,把兩個兒子拉扯到成家立業,還把自己靠著拾荒賺來的錢給小兒子買了房。

小兒子也非常孝順,經常給家裡打電話,每次回來都會給母親留下錢,還會在媽媽房間擺一個小床,陪著母親說說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貼心孝順的兒子,為了湊齊新看中的房子剩餘的40萬的房款,對母親痛下殺手。

他把裸露的電線纏在母親的手上,對母親謊稱是按摩器,意圖製造母親意外觸電身亡的假象。為了阻止母親痛苦地呻吟,他又舉起板凳砸向了她的頭面部。而那個老人,嘴裡一直在喊著:么兒,么兒……

孩子幼時,孤身一人拼死拼活的母親未曾想過絲毫放棄;孩子長大,為了區區40萬的房款便可以將老母親置於死地。

看不見母親拾荒的苦,也不理解母親每天為了省錢只吃兩頓飯的難,只知道三個月前給她買的保險,保額正好夠自己新看中房子的餘款。

看不到生活一步步越來越好,只看得到眼前暫時的苦楚。為了那些無情的鋼筋水泥便把自己含辛茹苦的母親送上絕路。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曾寫道,不懂得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昔日的母前盡孝如今變得多麼諷刺,無私地養育最後卻變成了自私地成長。她最後口中喊出那一聲聲么兒,心底又是怎樣的痛苦和絕望。而當他把腳邁向罪惡的深淵,被毀的除了他的人生,還有他的家庭。

小羊跪乳,烏鴉反哺。連動物都懂得的感恩為何有些人卻罔顧。眼中總是己是人非,把一切獲得當作理所應當,感受不到周圍的愛與幸福,甚至為了謀求利益不擇手段。

這不僅是一個人一生的不幸,更是一個家庭無盡的悲哀。

04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很多人曾說,當代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一定不能忽視以下幾點:

1. 學會放下盔甲,向孩子示弱

國民媳婦海清便是一個非常懂得示弱的媽媽。她微博中經常可以看見,她帶兒子出門時,自己輕裝上陣,而蛋妞跟在她的身後大包小袋;一起去旅遊,蛋妞還會貼心地幫她清洗襪子和T恤。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通過向孩子示弱,不僅可以讓孩子瞭解父母的不容易,更可以讓他在享受家庭成果的同時,學會擔當和責任。

2. 適度放手,讓孩子體會生活中的辛酸

郭晶晶霍啟剛便是最好的例子。為了讓兒子懂得珍惜和愛護糧食,夫妻倆帶著孩子去體驗插秧,真正地瞭解農民的辛苦,體會生活的辛酸。

跪母謝恩考生被北郵錄取: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讓孩子慢慢走出象牙塔,走出父母的庇佑,體驗生活,融入生活,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3. 與孩子相處一定要有界限,有拒絕

朋友家的孩子才三歲,已經成了家裡的霸王。遇見喜歡的東西就必須買,不買就大哭耍賴。他一哭家裡人便不忍心,明知道是耍賴,也不得不依他。

不要讓愛變成一味地縱容,要讓孩子懂得不是所有索取就必定會得到,同時在拒絕中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明白,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2017年,音樂詩人李健在《歌手》的舞臺上,手拿一把吉他唱起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其中有一句,“多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多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

不要等到他們老的像一個影子的時候,才明白他們的付出,才想去追尋他們的腳步;不要等到一張舊報紙的時候,才回過頭去看他們一眼,再含淚去讀那上面的文字。

懂得感恩,學著回報,才不枉我們來人世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