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大家好,我是客家小辣媽,很高興和大家又見面了,這一期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客家特色的一種粄,美名曰:粗葉粄,也叫苧葉粄。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粗葉”是客家方言,學名為苧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鄉間的山坡,路旁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客家人喜歡把苧葉採摘下來和糯米粉一起做成粄子,為苧葉粄。用苧葉做成的粄子,用料講究,口感豐富,軟而不膩。而油炸後的苧葉粄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又是別有一種風味。這老少皆宜的天然食品有耐飢渴,清熱解毒,強身健骨等功效,是客家人特別喜歡的一道小吃。

苧葉一年四季都可採摘,而以春夏季為最佳,採摘時,需在太陽剛出來沒經過暴曬之前採摘新長的嫩葉。而如今,眼前這一片片的苧葉,毛絨絨的鮮嫩欲滴,正是採摘最好的時候。粗葉粄,顧名思義是用粗葉做為原料,搗出汁,和著糯米,包著菜餡清蒸而成。

做客家粗葉粄(苧葉粄)需要用到以下的原料:苧葉(皮)、 糯米粉(皮)、 水(皮)、 餡 紅蔥頭 切碎、香菇 切丁、粉絲 泡軟剪小段、五花肉 切丁、冬筍 切碎、幹蘿蔔絲 泡水、包菜 切碎、四季豆 切丁。

客家粗葉粄(苧葉粄)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苧葉,一般長田裡,任其生長,需要的時候採摘回來。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2

苧葉,先擇葉,去掉梗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3

下鍋煮苧葉,時間充裕的話煮完再泡水一晚上,說是不泡水的苧葉吃了易上火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4

煮煮煮,然後撈出苧葉,晾涼、擠水、搗爛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5

加糯米粉、水揉成團。越看越像抹茶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6

揉好的麵糰分幾份,壓扁,上鍋蒸熟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步驟 7

蒸好的麵糰取出趁熱再加糯米粉,很燙,要用木勺之類的輔助攪拌,再揉

步驟 8

揉好的麵糰可以分小份,像擀餃子皮一樣擀粄皮,但是皮要厚些。麵糰擦點油可以防粘。

步驟 9

各種餡料切好備齊

步驟 10

鍋裡倒入油,加五花肉煸炒出油,依次加紅蔥頭、香菇丁、冬筍、四季豆、包菜、粉絲等

步驟 11

柴火灶,炒炒炒,把菜餡炒熟。

步驟 12

炒好的餡,拿一大盆,底部扣個碗,餡料倒入盆備用

步驟 13

手塗油,開始包苧葉粄,拇指和食指配合壓出漂亮的紋路

步驟 14

包了一大盆,準備上鍋蒸

步驟 15

蒸熟的苧葉粄顏色更深了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清蒸的粗葉粄

傳統葉粄有很多種,而這種粄你未必見過,好吃上癮

油炸的粗葉粄


客家粗葉粄(苧葉粄)的小貼士

1、苧葉、糯米粉、水沒有什麼準確比例,就是太溼了,來點粉;太乾了再加點水這種

2、餡料隨意,當然越多越好吃。朋友吃到粉絲居然問我,是魚翅嗎?怎麼這麼好吃!

3、甜的苧葉粄就是麵糰加糖揉,然後壓成餅蒸熟。

好了,今天的客家傳統美食粗葉粄就到此介紹完畢,有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著做一下,感興趣的話可以留言評論裡交流心得,謝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