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溼地啟動“第三隻眼”!“先預約後出遊”或將成為今後景區管理常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劍瑾 楊希林 葉晨

通訊員 汪曉 陳康 顧偉梁 劉卉妍

5月4日,浙江氣溫直逼36℃,成為繼5月3日後第二個高溫日。最長“五一”遇見最熱“五一”,浙江4A級以上收費景區景點繼續推行網上預約制度,每天接受最大承載量30%的遊客入園。據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統計,截至5月4日下午5:00,全省預約景區總數455家;假期預約人數總數為1566515人次,其中5A級景區預約量578240人次,4A級景區假期預約量988275人次,整體預約遊客中省內遊客佔比76.1%。

高溫難擋人們出遊的腳步,“本地人遊本地”、“先預約,後出遊”等新變化,卻都在衝擊著人們以往的旅遊模式。“五一”後,人們的旅遊模式會產生何種改變?

無人機實時監測

智慧旅遊讓票務系統“活”起來

5月3日下午,杭州遊客方金晶通過建德市“一部手機遊建德”智慧旅遊小程序,預定了靈棲洞景區當天下午的門票。“我們一行6人,到了景區後直接用手機掃碼入園,整個過程不到30秒,既便捷又安全。”除網絡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外,這個“五一”,不少景區還用上了“黑科技”,用智能技術精準防控景區流量。

西溪溼地啟動“第三隻眼”!“先預約後出遊”或將成為今後景區管理常態

假日前預測客流可能全省第一的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這次假期拿出了新武器。黑色簡潔的機身,“V”字流線型的機翼,四個螺旋槳,無人機“零雲一號”就是西溪溼地全新推出的景區智能管理系統。它是工作人員的“第三隻眼”,在五一節假日前三天,從上午9點開始,每逢整點,無人機都會在西溪溼地的綠堤天空飛行15分鐘,利用實時圖傳技術,這臺“天眼”會將所監控到的人流畫面實時推送到園區監控顯示設備或園區管理人員移動終端,讓管理人員根據景區人流具體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不過,比起“黑科技”監控,從源頭上控制門票數量更有效。“五一小長假,西溪溼地每日預約人數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遊客可提前一週預約。”杭州西溪溼地工作人員介紹。

隨後,溼地周邊15公里內的市民遊客,收到一條溼地預約已滿的提醒短信,建議遊客錯峰出行。五一期間共計發送短信100萬條。

類似的“黑科技”,在衢州開化根宮佛國景區也有。5月1日晚上,杭州遊客李先生準備帶父母去衢州自駕遊玩,首站是開化根宮佛國。當晚,他聽說景區老年票餘額已經不多,急忙上網訂票,卻發現老年票還很充裕。這其實是根宮佛國景區今年4月投入使用的“動態化預約購票系統”的功勞。該系統能夠根據景區實際銷售情況,自動調整票務系統。“比如5月1日上午的預約銷售門票額度是8000份,其中原定成人票6000份,老人和兒童票各1000份,結果當天兒童票不夠,系統會自動從成人和老人票後臺抽取一部分名額補充,讓票務系統活起來,保證景區預約銷售能達到‘動態平衡’。”開化根宮佛國景區管理中心總經理傅家龍介紹。

本地遊、省內遊、預約制

出遊新模式帶來旅行方式新變化

4月30日,浙江醫護人員清淺(化名)憑護士證在西塘古鎮景區免費遊玩了一天。“我是看到醫護人員可以免費遊西塘的消息來的。我先是關注‘西塘旅遊’微信公眾號,預約成功後,再憑藉護士執業證書及身份證去西塘古鎮景區第一停車場遊客中心網絡窗口換取門票。入園時,西塘工作人員把關嚴格,我們需要出示預約短信、帶好口罩、出示綠色健康碼、本人身份證,檢測完體溫後才能進入景區。入園後,遊客之間距離都相隔了1.5米以上,安全防範措施,讓我很放心。”

西溪溼地啟動“第三隻眼”!“先預約後出遊”或將成為今後景區管理常態

在清淺看來,和往年相比,今年五一小長假的西塘體驗感別具一格。“往年五一前往景區的自駕遊客非常多,從高速路口一直堵到景區,停車場也車滿為患。今年五一,停車位多起來了,遊客間隔長起來了,景區裡的店家還會向過路遊客科普落水安全知識,氛圍特別好。”清淺的旅遊體驗,和西塘小長假前就開始做的景區疫情防控工作分不開關係。今年五一,西塘古鎮景區啟動了多個備用停車場,多部門聯動,實時根據車流量,提前開啟進城便道,實施分流。

像西塘一樣,認真鑽研建設和調試預約系統,制定更加完善的分流預案,以應對“五一”旅遊高峰的景區,在浙江有不少。比如,4月中旬,開化根宮佛國景區就投入使用了全新景區人流量預警系統。它以景區預定的承載量為標準,根據景區實時進入的遊客量,實時預警。同一個時間段,景區人數不能超過6000人。一旦接近該人流量,閘機停止放行。

景區推行預約制,直接帶動各在線旅遊平臺景區預定量的大幅增長。據驢媽媽旅遊網數據,同比清明小長假,“五一”假期提前搜索和預訂當地景區產品的遊客增幅上漲了約74%;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浙江遊客提前預訂當地景區票量同比清明小長假上漲了234%。這意味著,浙江省各大景區正在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同時,經過清明、五一兩個小長假,遊客也更加習慣在網上提前預定門票和查詢景區人流實時數據。以往人們熟悉的旅遊方式,正在逐漸被改變。

“當然,想把這樣的改變延續下去,就需要各景區形成長效機制,把預約制繼續推行下去。”攜程某旅遊大數據實驗室研究員表示。

不過,對於“預約制”,浙江工商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卞顯紅的看法是:除預約制外,“智慧旅遊”更應該思考,如何深度提升,為遊客打造動態遊覽的安全出行環境。“疫情期間,因為特定情況,旅遊景區採取預約制,從而達到控制流量、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效果。但旅遊是一個動態市場。未來,我們更應該藉助智慧旅遊、景區文明規範等手段,來為遊客提供安全的遊覽環境。比如根據智慧檢測,動態調整每一天的門票出售數量額度。”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預約制”就會被淘汰。“如莫高窟、北京故宮等文物價值等級非常高,同時環境容量又對遊客流量有要求的景區,就需要‘預約制’;而在大型會展、活動期間,部分景區容量有限制的情況下,預約制的存在也必不可少。”

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