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認識自己,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哲學上有經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雅典古蹟德爾菲神廟上有三句箴言,其中最著名的是:認識你自己。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認識自己非常重要,但想全面認清自己,將認識自己真正落地,難度很大。

當我們做自我介紹時,通常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興趣愛好、公司職位、擅長領域。

當我們認識別人時,通常只關注個人的title、工作職位、專業領域、事業成就、家庭關係。

以上,其實都在描述“我是誰”,但非常簡單和片面

市面上許多雞湯文章,也提到要認識自己。讀完常常很有感觸,文章說的很有道理。但這些雞湯文字,並不能真正指導實踐

接下來,我們將採用其來有自思維學院獨創的“關鍵詞法”,展開認識。

先呈上結構圖,圖文並茂方便理解。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1、我是誰?

1.1 “我”的外部聯繫

人是一切關係的總和。想認清“我是誰”,先要認清“我”的外部聯繫。

“我”的外部聯繫,指的是“我”這個角色與外界的關係,以及此關係帶來的影響

關係通常可分為家庭、工作、社會三部分

家庭關係,包括“我”的父母是誰,爺爺是誰,愛人是誰,兄弟姐妹是誰,叔叔伯伯是誰,等等。

工作關係,包括“我”屬於哪家公司,“我”的領導、同事、下屬是誰,客戶、供貨商是誰,等等。

社會關係,包括“我”的朋友是誰,鄰居是誰,還跟哪些人有接觸,等等。

為什麼要強調關係?因為人的關係會帶來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地位、財富、名望、權利。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你的父母是誰,一定程度決定了你是誰,所以王思聰的命運和你截然不同。你的領導是誰,很大程度決定了你的工作成就和提升,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你是一個集團的CEO,還是一個街邊乞丐,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有極大差異。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1.2 “我”的內部構成

“我”的內部構成,指的是一個人由哪些維度組成

根據我們的知識體系,全面認識一個人,可以從“身、心、思、知、行”5個維度入手。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身”,是身體狀態。特別健康的人,每天能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更大的挑戰;身體羸弱的人,一年有大量時間在跑醫院。不同的身體狀態,決定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工作狀態。所以毛主席早早就告誡過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心”,是心靈狀態。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消極怠慢;有的人樂觀堅強,有的人膽小怯懦;有的人百折不撓,有的人知難就退。凡能成大事者,往往具有超越常人的心靈狀態。

“思”,是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它從根本上決定著每個人的做事方法。遇到同樣的難題,有的人憑感覺行動,有的人會請教專家,制定策略,再具體實施。思維方式的高下就體現在此。

“知”,是知識技能。不同的人,身處不同的行業,積累了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同一行業內,知識技能的豐富程度,決定了這個人是菜鳥還是高手。

“行”,是行為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有的人愛早起,有的人是夜貓子。有的人偏好提前完成任務,有的人不見deadline不落淚。有的人潔癖到令人髮指,有的人邋遢到一塌糊塗。

通過以上“身、心、思、知、行”5個維度,基本就能把自己或別人認識得很清楚。

2、我從哪裡來?

“我”從哪裡來?實質上是找“我”的其來有自

今天的我來自昨天的我,昨天的我來自前天的我,前天的我來自更早的我……照此類推,一步一步,可以找到如今的“我”是怎樣變化形成的。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比如,一個人身體非常健康,可能源於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從小熱愛鍛鍊。

一個人非常自信,可能因為學習成績一直拔尖,可能因為工作成果常被表揚。

一個人在事業上成就很高,可能因為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非常努力和勤奮。

“我”的其來有自,實際上是一種時空結構,同時也是一種相互作用系統,如果一點點展開細化,會形成非常複雜的認識。

這種認識複雜,但非常有用,不僅有助於分析自我,對分析別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3、我要到哪裡去?

3.1 美好的理想只是夢幻泡影

“我”要到哪裡去?這是讓無數人迷茫和困惑的終極問題

想清楚這個問題很難,但又不得不解決,今天你不願面對這個問題,明天這個問題就會主動找上你。

除非你甘心渾渾噩噩一輩子。

“我”最終能走向何方,實質上由上文講到的“我是誰”決定。

“我”的角色、關係、身心思知行,共同決定了“我”將走向何方,以及能走多遠

多數人只是空想,基於慾望漫無邊際在幻想。當時過境遷,就會發現,當初的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

畢業時想著金融行業的高大上,真正投身其中才發現激烈的競爭環境,自己並不喜歡。

年少時夢想當科學家,用多年的寂寂無聞換取人類科學的進步,長大後又不甘寂寞,想轟轟烈烈拼一場。

這些都是偏離了現實的幻想,如果沒有認識到“我”是誰,“我”的角色、關係、身心思知行,那麼看似美好的“理想”都只能是幻想,最終不是折戟沉沙就是轉換陣地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3.2 正確認識“我”要去哪裡

怎麼想才正確呢?要基於現狀在更小的維度上確定現實可行的目標

依據前文闡述的“我是誰”,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從角色關係和外部影響看

首先,向自己提問:期待怎樣的工作?想要怎樣的社會地位和名望?理想中是怎樣的家庭關係?

然後,依據提出的問題,確認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現狀如何,再清晰化目標。

從“身心思知行”看

舉個例,也許你現在每天很痛苦很焦慮,沒有成就感,還感到孤獨。你期待的是內心寧靜、幸福、充滿熱情。

這就構成了“心”的兩種對比狀態,也就有了相對清晰的指標。

再例如,你現在的思維很混亂,沒有形成高效的思維方式。你期待的是思維全面、獨特、深刻、一眼洞穿事物本質。

這就構成了“思”的兩種對比狀態,也形成了相對清晰的指標。

相比現狀,你的預期是你真正想要的,找到能夠支撐你從現狀走到預期的最核心的東西,就能慢慢接近理想狀態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通過以上框架化的認識,就不再是雞湯文的“有道理”,而是能真正落實到細節,並在細節上一步步實踐操作。長此以往,就能真正一點點達到預期。

3.3 向外求 or 向內求

一個人要到哪裡去,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向外求,一類是向內求

大多數人向外求,期待外在的成功。希望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身體健康,有錢有權。

有的人走向內心,期待內心的安寧、平靜、智慧。

這就體現了兩種不同的修煉路徑

大多數人向外修煉,獲取知識、經營人脈、挖掘資源。

另一些人向內修煉,在心靈和思想上修煉,從以前的自卑、畏縮、悲觀,修煉為自信、勇敢、堅強。從以前的思考散點、膚淺、僵化,修煉為體系、深刻、靈活。

兩種修煉方式並不衝突,

最強大的是內聖外王

內在平靜而智慧、波瀾不驚,無論外在環境多麼險惡和絕望,回到內心立刻君臨天下,這是內聖。

同時,又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地位和名望,造就了非凡的成就,這是外王。

最典型的例子是王陽明,生前平定叛亂,鑄就不世功業;開創心學,成為千古聖人。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結語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經典三問: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要回答這三個難題,一定要回到認識上,從規律上發力。用結構化的思維、用發展的思維看待問題。

這兩種思維方式,不僅可以用來認識自己,也有助認識其它事物。

人生大多數問題,都源於對自己認識不清

只有這樣,才能擺脫“我是誰”的抽象概念,不再把“我”或別人限制於一個名字、一個稱呼、一個職位或一個角色。

才能從很空洞的“我是誰”的表達,走向非常具體的一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有過去、有未來的活生生的人。

當清楚界定了我是誰,才能知道,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往何方。

有了基本認識、找到發展規律,才能真正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狀態。

最終,我們每一個人,才能腳踏實地,回到每日的生活、學習、工作中,一點點將夢想照進現實,走向真正的自我修煉之路。

- END -

我們會陸續推出文章,多維度闡述高手的思維方式,以及成為高手的晉階之路。

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歡迎關注並分享給您身邊的人!

#版權歸其來有自思維學院所有,轉載請標註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