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上海~

動車緩緩的駛離車站了,燈火漸漸的由璀璨變得稀疏。我知道,這是再一次與上海告別了。

告別上海~

第一次告別上海,是1982年春天,我們在上海碼頭乘船去青島,第一次坐海船,第一次見大海。說實在的,在上海遊覽了城隍廟,逛了外灘,走了南京路,但我並沒有感受到上海有多大,只是覺得上海是個很精緻的城市,上海人也更精緻。我們住在一間不太大的賓館裡,賓館服務員知道我們是來上海做什麼的之後,伸出手來:“儂要給糖的呀。”我們沒有這個準備,一時十分尷尬。那時,上海的出租車還不多,我們在向一位路人問怎麼去城隍廟時,這個人很熱情,但是“啊拉、啊拉”的上海話我一直聽不懂,後來他說了句:“儂給啊拉買張車票好的啦,啊拉帶儂去。”我聽懂了。那時是上海的早春,我突然覺得這個南方城市,比哈爾濱還冷。

告別上海~

第二次告別上海,是1996年夏天。那時的上海浦東新區已進行6個年頭,100米寬的世紀大道,是我見到的最寬闊的城市街道。亞洲第一的468米高的東方明珠塔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站在上面看上海,我才知道“大上海”名副其實。上海之大,不是它的地域,是它的氣勢、格局和視野。那一次告別,我對上海有了全新的認識。

告別上海~

第三次告別上海是去年的秋天。我參加的一個會議結束時,正趕上兒子應聯通公司邀約從美國來上海,做聯通一個全球會議的主持人。兩天的會議結束後,聯通的老總與兒子說,明年的會議還請你回來當主持人。那時,我就覺得,上海進步的真快,和上海有聯繫的人,都在快速的成長。

告別上海~

這次來上海,忙裡偷閒再次來到外灘,感覺這裡的人流比以前更多了,空氣中瀰漫著令人著迷的味道。但我一直沒有弄清楚黃浦江到底流向哪個方向。我們住在浦東新區的一間酒店,窗子外面,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打開窗戶,看見河邊上兩個人在怡然自得垂釣,在喧囂的城市中,能有這樣一處雅境,實屬難得。三天之中,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有意結交的,有偶然巧遇的,有生意上的,有心靈中的。在“江南邨”飯店,宋總同學的熱情比八月的太陽還要熾熱,八瓶紅酒過後,我最終寫出了隨筆《酒》。

告別上海~

人生有說不清楚的多少次相見和多少次別離。告別了之前的光陰,再遇新的風景。每一次告別,都會產生新的記憶,每一次離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而且,再回到以前的地方,想重複過去的一切,已決無可能。即使你剛剛離去便轉身回來,花已不是之前的花了,葉也不是之前的葉了。 沒有一處風景不在變化,沒有哪個人會一直等在原地。也許每一次告別,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傷感,但也會自覺不自覺的產生些許期冀。

告別上海~

人的一生,就是在這不斷的相逢和不斷的告別中消磨和成長,在不斷的更迭中,走出風雨,走進陽光,走過山河,走過四季。

告別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