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秤無縫不入的年代,老式的桿秤似乎只能在街頭小販那裡才能偶爾看到。造秤的老人不管這些,帶著老花鏡做的入迷,4月底的暖陽鋪灑在小院裡,64歲的唐安啟從爺爺輩就做桿秤,他說,兄弟7人現在只剩下他這個老五還沒有丟掉這門手藝,但能在趕集的時候賣個三四把,仍讓他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年少吃飯的手藝,年老丟不掉的習慣
一直以來,棗莊市市中區齊村鎮二街的唐安啟家族,都是以制秤手藝在附近村鎮小有名氣,唐安啟從給20歲開始就獨擋一面,趕集做桿秤生意。“很小就跟著家裡學做制秤,後來結婚了就得自己獨立門戶,自己養活小家庭了。所以到現在40多年,真的是看著這門手藝從鼎盛到了蕭條。”唐安啟說,在改革開放時期,特別是90年代初的棗莊,製作桿秤的生意可以說非常紅火,家裡有40多人造秤,到集市上一天就被賣完了。
唐安啟還介紹說,那個年代棗莊物價局做試點,稱糧食,秤什麼的都是用木杆秤,斤數不一的桿秤要求就要十分精確,後來就是唐安啟接了物價局的造秤工作。“那個時候市場放開,做什麼生意的都有,只要有生意,基本就脫離不了桿秤,所以一直到以後的十幾年,桿秤生意都是比較紅火的。”唐安啟說直到電子秤普及,家裡人都慢慢丟掉了這門手藝,去做別的營生了,但這畢竟是做了幾十年的工作,已經成為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自己還在堅持製作售賣,可在趕集的時候也會銷售其他的小商品,保證自己的收入。
斤兩間都是良心,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
打磨秤桿、包皮、安秤刀、定秤心、校準、分斤兩、鑽孔、鑲星……一杆在現在年輕人看來並不起眼的桿秤,從選材就充滿了講究。唐安啟說,秤桿在選料上需要紋路細膩且木質堅硬,柞櫟木、紅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為了保證木杆不開裂,材料要放在乾燥處堆放兩三個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經鑿、刨處理後,就變成了筆直且又長又細的橢圓柱體,再用細砂布沾水,打磨後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來回擦拭。
據瞭解,木杆秤在發明之初是13兩稱,定13兩為1斤。利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在撐杆上刻13顆星花,紅木做秤桿,穿一根提繩,即為木杆秤。但在後面的演變時,因為有商販缺斤少量,在統一度量衡後,就在原來的13顆星基礎上增加了“福祿壽”3顆星,變成16顆星。每個星代表一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1兩,16兩為一斤,這也就是後來世人所說的“半斤八兩”的來源。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斤兩準不準不僅是一個制秤人的手藝體現,更是良心的體現。
“一杆秤要做三個小時,需要專注力和經驗。因為無論是定秤心、鑽孔、鑲星,馬虎任何一個環節,這桿秤就廢了。”唐安啟說,現在除了趕集賣秤,還有不少是打電話到家裡訂購,雖然電子秤用的很多,但在一些羊肉湯點,乾貨店,以及流動商販那裡,桿秤還是有一定市場的。但他也表示,孩子們根本沒有願意跟他學這門手藝的,到自己做不動的那天,家裡的這門手藝可能就真的要是失傳了。“秤桿上的手藝,秤桿下的良心,還是希望能一代代傳下去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微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