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之前一篇再也回不去的,讓所有上海人懷念的“東宮”

讓很多老上海人感慨,有人問怎麼不寫寫更有歷史的“西宮”,好!這就趁熱打鐵來說說所有上海人都知曉的“西宮”公司。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某品牌啤酒廣告,酒不重要,歌詞很重要

如同小時那首膾炙人口的《喜歡上海的理由》裡唱的那樣,“城市的高度越變越快,上海讓我越看越愛”…

當城市的發展、生活條件日益完善,但那些曾經的歲月和記憶也隨著時間慢慢地塵封在記憶的深處;

猶如紫霞在至尊寶心裡留下的那滴淚一般,當你講不清這種淡淡而又莫名的憂傷時,才明白它才是你心頭的硃砂痣,這便是我們的“上海情結”。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

“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

帶著我所有的情懷,

第一次乾杯,

頭一回戀愛

……

身邊的朋友越穿越新派

上海讓我越看越愛

好日子 好時代

我在上海 你也在”

裡面的歌詞聽到仍讓人感動(大家都懂的啊,絕不是廣告)

在那曾經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卻有那麼幾處地方承載了好幾代人的美好記憶和懷念。

裡面或許沒有今天的大商場那麼物資充沛,或許沒有迪士尼樂園那麼精緻有趣,但是這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曾經的某段美好記憶似乎鎖定在了那裡的每一處建築,每一家店面之中。

之前介紹了楊浦區的“東宮”,今天就說說大名鼎鼎的“西宮”吧!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西宮

西宮,全稱“滬西工人文化宮”,位於普陀區武寧路225號,是全上海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1959年建,1961年2月7日,西宮正式對外開放。

因為滬西是上海開埠後較早建立近代工業、產業工人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經過數次更名,一直到1979年2月才定為現如今的“滬西工人文化宮”。它和上海工人文化宮(市宮)、滬東工人文化宮(東宮),並稱上海“三大宮”。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西宮,全稱“滬西工人文化宮”

有人問,上海除了東宮和西宮,還有南宮和北宮嗎?的確沒有哎。

上海的工人文化宮只有滬東和滬西。

比如,長寧區和靜安區,都有工人業餘文化活動場所,但它們的名字叫長寧區工人俱樂部、靜安區人工俱樂部。部,小來兮;宮,大氣派。

其他區的代表彆著急,聽我解釋:為啥是滬東楊浦和滬西普陀才有工人文化宮呢?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申新紡織廠內外景

因為啊,這兩處都是上海最早的工業發祥地,紡織、麵粉、火柴、冶煉等,自然是產業工人云集。滬西日本紗廠的顧正紅烈士、滬東國棉十七廠著名全國勞模黃寶妹,都是必須寫進歷史的工人階級楷模。

根紅苗正!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解放後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一村就在普陀區

而南市,那是市井老城廂,菸紙店遍地;市中心的黃浦,更是十里洋場的代表,是上海的燈紅酒綠。在那裡,產業工人不可能家挨家、戶連戶。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老上海地圖略影

為啥沒有北宮?北在哪裡?翻開當年的上海地圖,普陀和楊浦,一個西北、一個東北,就像現在的俄羅斯罩在了我們東方雄雞之上。

那時的寶山和嘉定還叫縣,農民伯伯的家園。閘北算北面點的,但閘北出名的是火車站、巡捕房和滾地籠,勞苦大眾要謀生,還是得去滬西和滬東的工廠。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歷史上我黨領導的幾次上海工人武裝鬥爭,核心區域就是滬西和滬東!

滬西工人文化宮最早是在1961年初正式開放的,曾經是上海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它和上海工人文化宮(市宮)、滬東工人文化宮(東宮),並稱上海“三大宮”。

西宮最初是叫“滬西工人俱樂部”,然後文革期間曾名為“區文化宮”,文革後改名“區工人文化宮”,直到1979年定名為“滬西工人文化宮”並沿用至今,由市總工會領導。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算是西宮最老的照片了吧,還是“滬西工友俱樂部”的名字。

阿拉上海人一般管老西宮就直接叫西宮,本是供人們休閒、散步的地方,有2個門,武寧路前門,曹楊路後門。老西宮最集中的是一堆攤頭,賣飾品、指甲油、耳環配飾、眼鏡之類的比較多。還有做指甲,接頭髮,紋身的。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老西宮入口

在老西宮馬路斜對面、東新路武寧路口的則是新西宮,新西宮是一幢4層的樓,走到老西宮約5分鐘。新西宮主營服飾類,有賣那種“大興”名牌耐克阿達之類的,也有賣小包、配飾、玩具什麼的

1、滬西“城隍廟”

當年還不知道七浦路為何物的時候,什麼做指甲,接頭髮、紋眼線之類的東西都已經在西宮流行起來了,西宮的遊戲機廳、花鳥市場、遠近聞名的“實惠點心店”:小籠、豆腐花、酥餅、鮮肉月餅、咖喱餃、蘿蔔絲餅,都是上海的味道,東西也很實惠。可謂滬西“城隍廟”,走在潮流前沿(如今管這叫“殺馬特”)的姑娘們裡面兜一圈出來就整一個大變樣。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區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西宮小商品市場號稱滬西“城隍廟”

還有那時候流行拍大頭貼,小姑娘們揣著兜裡的零花錢一起去拍個大頭貼別提多高興了,西宮有“交交關關”的大頭貼機器,最火的時候,幾乎家家都擠滿了學生妹。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拍過這個照片的目測都三十了吧

西宮的鬧忙只要看一下當時的公交線路就很說明問題。

63路、94路、36路等直達武寧路正門,44路、62路停在曹楊路後門口。

啥概念?63路途經大自鳴鐘、老北站,94路連接靜安公園和長風公園,36路是經北京路一直到南市老城廂的,44路和62路,一個開到徐家彙,一個開到靜安寺。鬧忙伐?交通便捷伐?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坐過這種公交車的目測也都四十好幾了吧

西宮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去處。裡面有假山,有人工湖,還有湖心亭。

《繁花》的作者、上海作家金宇澄在上世紀80年代曾在西宮短暫工作過,他曾撰文回憶西宮,寫到這樣一段文字:

1987年,西宮是我短暫工作的地方,當時上海滬東、滬西工人文化宮影評組,已非常出名,似乎每個新電影都在等待他們的評論,其實我到西宮的時段,評論組的活動已式微了(式微,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這個湖畔的建築裡,已經開闢了被承包的舞廳、遊戲機房、露天兒童遊樂場等等名目,暑假期間,按照“夜公園”方式管理,人頭攢動,同事們一到值班期間都覺得十分辛苦,之後,就是我獲得《上海文學》獎,被調去這家雜誌當編輯,離開了風景宜人的西宮,初夏的涼爽湖風,隱隱約約傳來的舞廳薩克斯音樂,是我對它最後的記憶。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西宮的景觀湖

金宇澄所提到的“涼爽湖風”就是指西宮的景觀湖,西宮涵蓋的區域其實很大,除了人工湖,還有門口的影劇院,還有後面的一些建築,其實倒是更像一個大公園。

上海最早一批腳踏船就是西宮引進的,那時長風公園裡還沒有。可能是銀鋤湖水域太大太深,不利於腳踏船的安全。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遊船入口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當年的大白鵝電動船可是搶手貨

不過,腳踏船真的好白相,有四人座的,適合一家人;有兩人座的,撐把陽傘遮牢兩隻頭,開到妖尼角落裡,闢情操(爺叔們懂的!)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幾年裡,時興納涼晚會,熱鬧和精彩如春晚。這或許又是西宮的原創。

夏夜或節假日,不僅西宮的各個樓層裡有各式遊園節目和文藝表演,在湖心亭上臨時搭臺的節目,更是將湖的四周變成了厚厚的人牆。最愜意的要數買到腳踏船票的人,把船開到演員的鼻尖下聽歌聽戲。

月亮映在水面,晚風吹拂,歌聲陣陣,此種享受就是放到現在也是不由得人們不去打卡的。如今上海又時興放露天電影了,但這能跟昔日西宮的納涼晚會媲美嗎?

2、去西宮看電影

西宮,連著普陀區少年宮,連著普陀區體育館,連著普陀影劇院,連著普陀區委區府和公檢法。

其實就是一個碩大的地塊被幾家單位相繼切割了,可想而知這裡當年規模有多大!

去少年宮白相好,再去西宮白相,再到體育館裡看比賽,空了再去看場電影。在上海,哪個區能找到這樣前腳跟貼著後腳跟的白相地方?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滬西工人電影院

那時,體育館裡經常放電影,就是一半看臺坐觀眾,在另一半的看臺上掛個大銀幕。孩童時代,小孩子常常鑽到銀幕後面,空蕩蕩的地方,橫過來坐豎過來坐都可以,只是,看到的動作都是反向的。

說到看電影,西宮和旁邊的普陀影劇院就如同連體姐妹。普陀影劇院曾取過”滬西工人影劇院“之名,足見兩者的親密程度。

不過,我們從來不會把西宮的影劇院簡稱為”滬西“的,只會叫它”大劇場“,因為在翻過一座蘇州河橋的曹家渡,就有一家電影院叫滬西電影院,名氣大得不得了!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現在的滬西電影院也勿靈光了

不光如此,還因為西宮裡面真有一個座位不多的劇場,叫小劇場。

那時是要跑片的,西宮好像是和滬西、和長壽路上的燎原跑片,摩托車開過來快來兮的。

記得一個區裡也只不過四五家、頂多五六家電影院,普陀區算多的,曹楊電影院好像是和光新電影院跑片的。

西宮的業餘文化活動要論數量和質量,都是在上海各區縣裡排前列的!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曾經,西宮的文藝表演和展出不斷

可以說,除了西藏路上的市宮,社團活動的規模西宮絕對可以排第一,這還是謙虛的。西宮的淮劇團,水準不會遜於市級團;西宮還有舞蹈、音樂、戲劇、曲藝團隊,真的是天天夜裡歌舞昇平,熙來人往。

那時,家裡小孩要學習就拿一張爸爸的工會會員證到西宮的閱覽室裡去溫書,週末更是要搶座位的。累了,就到其他樓層玩一會兒電子遊戲,還可以漫步湖邊,讓頭腦清涼清涼。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電子遊戲廳,男孩子的天堂

還記不記得在1990年代,西宮有了號稱全市最早的溜冰場。那時溜冰5毛錢一小時,溜冰鞋都是鐵做的。沒老師教就自學,剛開始總摔跤,褲子破了、手腳上烏青塊不斷,去了三四次後竟也無師自通,心裡那叫一個得意啊。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想想當時的人真是簡單,一雙溜冰鞋就能讓人滿足的過上一整天

不得不說,西宮最最有特色的,要屬西面的花鳥市場。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是很多一家們最最歡喜白相的地方。那裡大大小小的魚攤還有各種寵物店鋪幾乎也是許多老上海人每週必來西宮的原因。很多小朋友即使不買,也要大人帶著自己每週來這裡一次看看小魚小貓。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花鳥市場入口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寵物魚攤

玩累了,門口那家“實惠點心店”不能不去!天天中午生意好了伐得了。這裡的餐點和店名一樣“實惠”——豆腐花2元,菜肉大餛飩7元,大排面9元,午間套餐11元……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菜肉餛飩大排面……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實惠點心店

“實惠點心店”不能店主是84歲的老人張紹銓,張老“創業”是從靜安區第二飲食公司退休以後的事。1995年的一天,他去西宮鍛鍊身體,肚子餓了卻找不到小吃店,不少和他一起鍛鍊的老人都遇到同樣的難題。“西宮人流量這麼大,何不開一家物美價廉的小吃店?”於是張老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籌備起來,查政策、跑部門、租門面,3個月後,在95年4月23日,實惠點心店開張了。張老開店遠遠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家庭有困難的下崗工人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一個工作機會,小店的盈利也大部分用來做社區慈善。這些年累計捐款約32萬元,單說汶川地震那年張老就交了2萬元特殊黨費。然而店面裡沒有掛出一張捐款證書,也從未打過慈善的旗號。


5、西宮,尋常百姓的樂園

普通年輕人更為懷念的是西宮的足球場,坐落在西宮西面一片開闊的大場地,四周綠樹成蔭。

在那個年代,每個學期開學之時,都要進行一個星期的軍訓。

西宮對面就是陝北中學,幾乎所有的軍訓和大的比賽都是在西宮體育場進行。九月暑氣未消,軍訓是緊張活潑,每次訓練下來都是汗流浹背,休息時,在綠蔭下同學們都嘻嘻哈哈,享受著不遠處人工湖面吹來的習習涼風。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上海體育記者足球隊留影

而受到當時徐根寶等上海教練的影響,上海人歡喜足球也不少。西宮足球場的工人足球賽事還是很頻繁的,每週都有一場比賽。

記得當時有大隆隊(大隆機器廠)、一棉隊(國棉一廠)、中紡隊(中國紡織機械廠)的比賽,看的人特別多,看臺上是裡三層外三層。聽說這些足球隊都有專業足球隊退役下來的足球運動員。

可惜後來的足球場後來變成了遊樂場,又變成了花卉蟲鳥市場。

來西宮,不是為了青春,而是實實在在的上海人生活。

其實,上海曾經最出名的一年一度展銷會,一個是西宮的,另一個是天山一條街的。

阿爺阿孃愛去,叔叔阿姨愛去,談情說愛的也是必去的,小朋友更是吵著鬧著要跟在大人後面去買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

改革開放之初,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票證一張又一張。

也就是那時,西宮辦起了商品展銷會。吃的、用的、穿的,以輕紡和食品為主,只要錢不要票。

那時,有幾個上海人沒去過西宮的展銷會?五一、國慶開展遊園聯歡活動,專業劇團著名演員也會到這裡演出,西宮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結束語

2015年,承載著至少兩代人的記憶,也寄託著上海人的情感,且深入到血液的西宮開始拆遷,雖然也有消息說這裡將來會哪能哪能……

西宮,這個承載了幾代人回憶的地標,是許多上海人的記憶和驕傲!

拆遷中的西宮餘暉

但是不管怎麼說,真正藏在這些有些破舊,有些不堪的建築裡是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和美好的往事。

沒了西宮,雖然上海更好玩了,但是能否請多保留給我們一些曾經的回憶和驕傲?

覺得好看,點個贊,給作者點鼓勵吧!

-----------------------------------------------------------------------------------------------------------

文:五里東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