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灵鑫/文、图

本文写于2018年。

吴晓波说,把时光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世上美好的事儿太多,至亲的健康、挚爱的笑靥、挚友的相聚,兴趣与成就兼得的事业,甚至最庸俗的钱权名利,都能让人心里漾起愉悦的涟漪。

而有时候,美好的事儿,仅仅就是单纯地“浪费”一段时光。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1

文青们最爱去哪儿?

老同学们早就念叨着得空去书店看书,或因离我家太远,或我们都疲于应付生计,总之各种未成行,连见面这种小事儿都搁置许久。终于,一个雾霾未完全侵蚀阳光的下午,我揣颗伪文艺的心,独自去了家心念已久的书店,准备消耗掉当日所剩无几的时间,顺便解解多年之惑。

心念已久,是因据说在那儿几乎能遇见郑州所有文青。我也疑惑何为文青,同学告诉我,那些喜欢文艺片,看贾樟柯,昆汀等,读小众书目,喜欢旅游,热爱美食,向往诗和远方年轻人(这句我怀疑他是摘抄高晓松的),都可获此称号。在我有限认知内,林徽因,张爱玲,三毛,甚至刘若英、江一燕……都能称得上文青。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而当下,「文艺青年」或多或少被标签化、异化甚至诟病调侃,尤其前段时间某“文青”以大胆示爱来博取众人眼球和10万+流量,某些人好像又怀揣恶意,集体讽刺了这个群体,甚至还引来不少文艺大号的系列反驳文章,我虽是名普通中年,却依然对该群体抱有极大好奇。

能解惑且离我最近的,也许只有「城市之光」这家耳熟能详的文艺坐标。

「城市之光」成立于2006年,原坐标在郑大南校区桃源路。新店于今年初在高新区长椿路上静悄悄绽放,目前试营业期。

在网上能找到的,出现频次最高的创店初衷,是源于美国旧金山的书店以及卓别林的那部同名电影。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截图于豆瓣小组)

简介并未标榜或突出“文艺”二字,却成了文青的心中之爱。

说来惭愧,我只在几年前去过老店两三次,也只有社交网络上PO出的只言片语,以及寥寥几张像素堪忧但斑斓色彩不减,定格住友情和时光的旧照片能证明我曾到访的足迹:“阳光覆满窗台,倾泻洒在书上,到处充斥着墨香与咖啡的馥郁清甜”、“和好友坐在靠窗位子,咬着半块曲奇,俯看桃源路上人来人往”。

历尽十多年的发展变迁,新店什么样,跟老店差别大吗?临行前脑子里不断上演各种遐想。

2

可圈可点的空间构造

在路旁远远看到「城市之光」几个大字,心立马踏实一半,记忆也回到几年前的那座小楼。新店坐落一座三层小楼上,门头醒目许多,旁边还有几行小字诠释书店功能。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看到罗列的各类主题,我不免有些顾虑,会不会过于商业化?

一楼的阶梯通道处陈列着国外书籍、复古风的钟……环创空间和老店大抵相同。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我边环顾四周边慢悠悠地踏上台阶,楼梯两旁墙壁上挂着画家胄十的丙烯画,今年1月份,这位魔幻现实主义画家刚在这儿办过作品展。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不知为何,多年前看得一部《似水年华》的剧情突然涌入我脑海,剧内那坐落在水乡的图书馆,那缄默绵长的深情,都随着我的步履在脑子里复习一遍。

短短的阶梯像个时光长廊,让人的回忆都豁然开朗。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很快,这种开朗就随着视野的开阔,延展到二楼书店区。

书店延续了原店风格,入口处放着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一股陌生又熟悉的书香气息,裹挟着温暖与美好之感,迎面扑来。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书本们按照各国文学分类,安静地陈列在书架上。你在一本本书中可以读懂法国文学的浪漫主义,生动幽默的英国文学,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百年孤独》整整摆满一格架柜……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公共区域和书架间设有舒适软座,布艺与皮质沙发、复古的木质桌椅、二层半的日式风榻榻米……但着复古调儿,颜控表示错过一眼都是遗憾。

近来热播电视剧《美好生活》中,徐天会时不时向小朵讨要一碗心灵鸡汤,「城市之光」对于文青们,大概就类似一碗精心熬制的滋补温汤。

3

置身多维空间的喜悦

不知哪本书里写过,人得有个常去的咖啡馆,让那儿的服务生认识你,至少在你失意时,还有人为你奉上一杯热咖啡。

这里不是咖啡馆,却也有着餐饮功能和温暖属性。

吧台名为“小酒馆”,里面悬挂着高低不同的高脚杯,没有觥筹交错般的喧闹,有着低吟浅酌的和声细语。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点了杯枸杞红茶,从|台湾文学|那栏书架随手拿起本王鼎钧的《左心房漩涡》,找了个视角最佳的位子落座,任王菲的《笑忘书》在耳边萦绕…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食物香气隐约飘来,把我的目光和垂涎的味蕾锁定到左手十点钟方向,一个独自用餐的男生,他来时我好像听到店员问“今天自己一个人?”的询问,看来是位熟客;书架拐角处,坐着个旁若无人,埋头敲击电脑键盘的女生;我的对面方桌,是两个画着淡妆,谈笑风生的闺蜜,正挥手轻呼店员“您好,加一份洋葱圈”……一晃神,置身餐厅的既视感,恨不得不顾肥肉加身,大快朵颐一番。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店里既没有门可罗雀的冷清,也无万人空巷的嘈杂,张弛有度,不紧不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与书本之嗜,与亲友之爱,尽情释放。

如果说,如此唯美缱绻的店,该是年轻人的专利,那目光所及之处,会让人扭转印象。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不知眼前这位大叔在一个该在家吃晚饭的时刻因何而来,好奇,热爱,还是打发空暇?或许,只是下班途中寻找片刻安宁吧。

前段时间我的压力骤增,心情一度极其郁闷,经过各种身心调试,至今睡眠仍时好时坏,说来也怪,这家店好像拥有让人放松到慵懒的魔力,此时,窗外是喧嚣的尘世车马,室内则是让人身心松弛的书卷空间。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茶水过半,越往下喝甜腻越明显,我顺着昏黄灯光向屋顶看去,一片星座天空。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正当我看得颓靡发呆,昏昏欲睡时,店员小声一句,您可以到楼上看看。提醒了我此行目的:何为文艺青年,这家店为何颇受青睐。

我踩着木包阶梯登上三楼,发现了关于“住宿+阅读”的新光景。

4

别有洞天的胶囊空间

“胶囊空间”着实惊艳了我:二十多个木质结构的阅读床位,以棉布拉帘隔出动静两个世界,看似统一,实则独立,便捷有趣。想起三毛那句“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此时我特想感叹,身心若有栖息处,处处都是心安吾乡。

胶囊空间这个概念,兴起于繁华都市的加班文化,有着美学设计和极简主义的灵感理念,易让人想起几年前流行的“沙发客”“背包客”,还有旅游胜地的青旅。

因好奇,我跟身旁一个店员攀谈起来:“住宿人多吗?都什么样?”她告诉我目前客人都以短住为主。正聊着,一个头发略长,身着宽松服饰,头微微昂起,眼神倔强的男生迎面走过,为我的提问侧面给出解答。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看着刻着各国地理方位的木牌标识,走过以名人及区域冠名分类的床位,试想下,它们会吸引什么人驻足呢?需要小憩一会儿的路人?游客或学生党?亦或加班过晚的郑漂、不想回家的本地土著或图新鲜的小情侣,甚至,楼下喝大了的青年(说不定这个概率最高)……也许都会心水这个安全干净的住处吧。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能洗漱沐浴的厕所)

我想,兼备休息功能的阅读空间,大概最适合那些城市旅者。

每个人认识陌生城市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人通过美食,有的人通过地标建筑、著名景区,漂泊理由也可能千奇百怪,但能肯定的是,都得在先找个落脚处。厌倦了千篇一律的酒店,这或许是个既能通过人,又能通过书,还能通过食宿,有助于全面认识郑州,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人多的地方总不缺故事,这里未来也许能成为故事集合站。《第36个故事》里有句话“如果把我的学费都换成机票的话,我已经环游一整个世界了。”如果给胶囊空间加个注脚,也可以是:如果你没时间看世界,我就把全世界带来给你看。

不过,密集居住地儿尤其考验人的睡眠质量,如果夜宿或长住,不想被呼噜或梦话打扰,建议自备隔音耳塞。

5

独立书店转型期,

商业和文化该如何平衡?

这么多功能集一身的店,究竟是好是坏?我不时想到这个问题,有着之前的担忧。

书店、咖啡店、民宿这些文青口中最频繁的词汇,也是不少人的终极梦想。不信,网上随便一搜,“郑州文青最爱的几大去处”的新闻稿比比皆是,猫咖、喜茶、丧茶等治愈系店,都抓住现代人压力大,孤独感爆棚、情绪急需释放等痛点应运而生。

书店是装着全世界最丰富知识的容器。透过书,人能看到更大世界,透过书店,也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格调。那些指谪郑州是文化荒地的人,真该来这儿看看。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图书市场也迎来电商的冲击,当当、亚马逊、京东各自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由于现代人工作繁忙,时间碎片化,阅读方式也在慢慢改变,移动阅读APP渐渐成为主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减少,纸质书的市场好像越来越少,独立书店更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

然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不仅拥有kindle,下载各种阅读软件,家里也会有一面纸质书墙,若时间可控,他们也愿意去书店。毕竟纸质书的阅读感受是不可替代的。这也能从去年7月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印证。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说回独立书店,本质应以售书为主,但书店的主要功能早都由“售”变为“看”。这就考验店内留客的能力,若想生存,必须转型求变。同质化严重的线下书店们慢慢像接力赛般消失在大众视野。不过,个性需求呼声渐高的文化市场上,大浪淘沙,留下的书店虽然经受冲击,依然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比如,回声馆,24小时阅读不打烊;方所,品类齐全可与诚品书店相媲美;松社,生活美学系的文化讲堂……每家书店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及商业定位,在现今市场上百花齐放。

看完胶囊空间,我的「城市之光」之旅接近尾声,新店在我脑海中逐渐立体,也将我此前的忧虑一扫而空。文艺、小众、不拘一格……这些老店印象,并不能完全概括它,但可能是它撕不掉的标签。

这里的文化气息并未因商业化进程而终结,杂糅了食宿功能,反而让“文艺”呈现全身面貌。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它还是记忆里的那家店,但早已不是家纯粹的独立书店。

不纯粹,是针对它更多元化的服务项目、更广阔全面的顾客人群而言,这是应对生存压力的创新与转变,为独立书店的发展提供的新路径。

也能观察到书店的用心,服务精髓始终希望保持纯粹:提供全方位的温暖和蔼,是“另一个世界的出口”。

那个世界是什么呢?大概是每个人纯净的精神世界吧。

2006年在豆瓣小组里写的那句“书店,是城市的一个梦,是一种生活方式,提供阅读,聆听与交流。”

至少目前我看到的,商业和文艺,或者说文化并不是势同水火的此消彼长,而是互相滋养的融合关系。若套用当下时尚的词儿「斜杠青年」,那城市之光也称得上非常和谐的「斜杠店」了。

不过,新店接下来的运营发展如何,还得靠时间检验考量,毕竟,提供更多服务和提供更舒适的服务,是两码事。希望,它未来是能让人寄托诉不出口的情感、衷肠和精神愿望的全能综合型生活方式,像世外桃源般让人暂别喧嚣。

6

更优质的生活方式

合书离开之际,店员对我报以微笑,这里所有人都悄然无声的来去,没有欢迎光临,也没有谢谢惠顾,以“自主”为主,除非你到了“闲人免入”的禁区,才会有人好心提醒。我在楼上楼下的穿梭,显得自由随意。一瞬间,对文青的定义也有了新理解。

如果每个人,诚实面对自己,由内而外满足与快乐,不论在生活中是何种身份与角色,都能笃定朝着真实自我自由成长,这就是外表看似迥异,心思同样细腻,独一无二的「文艺青年」。

「城市之光」,可能是为城市里每位青年,提供一个身心的栖息地,一种缓慢的生活方式,一种找到自我的精神信仰的途径。

入门级消费就能阔别一整天的俗世纷扰,文青们怎能不爱它?

出了书店,落日的余晖已被初上的华灯掩盖,道路车速迟缓,划出一道道红得似火的车尾灯。三月份的风,轻抚周身的清凉,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丝毫感受不到白天十五度的余温,或是店里的暖意太足,来不及适应温差转变,又或者突然回到现实的不适。

我裹紧外套,穿过熙攘的街道,回头遥望书店。

LED灯闪烁出耀眼的白炽光,「城市之光」四个大字,在流光溢彩的霓虹中熠熠生辉,仿佛照亮我心中的希望。

这是这家店带给我的感受,愿城市里每一家特别的店,都能在每个路过的人心中,留下一道明媚的光。

探店 | 三月的风,把灵魂吹进一家书店

下次,我会选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再次前来,一本书,一杯茶,听着音乐哼着歌,偷享浮生半日闲;或者,约上三五好友,把酒言欢,不经意间与各自深藏不露的那部分文艺细胞撞个满怀,让我们现实生活里中的剑拔弩张,通通消融在这楼上楼下的一方天地里。

人生总有高低起伏,重要的是在难捱或快乐时,找一整块儿时间,觅一处心仪的静谧之地,和真实的自我短暂私奔,满血后再回到琐碎中,度过日复一日相似庸常的时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