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這兩年,國漫崛起的說法不斷出現。

不提前兩年裡略顯小眾的《十萬個冷笑話》,也不談之前被捧為神作的《大聖歸來》,只看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足以撐起這種說法。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哪吒之魔童降世宣傳畫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大聖歸來

上面幾部都是電影,出現在電影院大熒幕上的作品。

真正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電視上的,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的國產動畫片,除了當年的葫蘆娃、黑貓警長等,似乎近些年出現在人眼中的,只是喜羊羊、灰太狼,還有那兩隻以戲弄光頭強為樂的熊。

倒也不能說這兩部大眾作品沒多好,只是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這些動畫片似乎顯得略低齡了點。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羊村小夥伴


相比於鄰國日本強大的動漫產業,國產動漫似乎還真是差了點什麼。

就像傳說中的三大民工漫,《火影忍者》、《死神》和《海賊王》,更不用說在全球創紀錄的《七龍珠》了。

而就在這幾年,類似的少年向的國產動畫,其實已經有了不少。只是它們的影響力,大部分都還只停留在在網絡上。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一部精品《一人之下》!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人之下畫面

這部《一人之下》的漫畫是國人的原作,而動畫是由中日合拍製成的。

拋去動畫製作中,日方成熟的技術和經驗,讓小編感到興奮的,是這部動漫中無處不在的中國傳統文化!

就像《火影忍者》的核心是忍者和忍術,是完完全全的日本文化。

《一人之下》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呢?

第一點值得稱道的,是動畫中獨具特色的人物方言!

在動畫中,第一女主角,時不時就冒出了四川話,非但沒有負面影響,反而讓他成了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下之下女主角馮寶寶

而且,動畫中,說方言的可不止這麼一位,略微數一下,還有滿口陝西話的純情少年賈正亮,天津味十足的天津小桃園三兄弟,哭墳人的河南口音,路人的東北口音等等。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天津口音小桃園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陝西口音賈正亮

事實證明,能被人聽懂的方言,恰到好處的口音,出現在影視文化作品中,就不再是劣勢,而是長處!

除了方言文化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作品中一一體現。

就好比多處被拿出來解釋修行關卡的西遊文化:心猿意馬、行者悟空、八戒悟能以及沙和尚。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沙和尚調和豬猴

脫胎自《封神演義》中哼哈二將獨門法術的擤氣!

道家全真一脈的內丹功夫和元神出竅!

還有武當派的太極功夫!

以及最為神秘的,武侯諸葛孔明的奇門遁甲!


爆款國漫《一人之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

奇門遁甲

當然少不了東北的出馬弟子和仙家兒

諸如此類的文化特色比比皆是,這些才是《一人之下》受到觀眾喜愛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你是個動漫愛好者,正不知道要看些什麼,《一人之下》不會讓你失望!

想想《大聖歸來》的西遊內核,《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封神內核!

這些才是國產動漫能夠真正長久發展的根源!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參與討論,也歡迎大家關注,小編會繼續給大家帶來精彩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