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小升初 擇校你步入了多少誤區 哪些才是核心要素?

特別說明:原創文字

前幾日,上海華二中學的招生簡介引起了掀然大波,可見小升初的擇校問題,始終是廣大家長關注的熱點。 一說到擇校的話題,就讓家長殫精竭慮,步步驚心,不過因為是家長們在給最在意的人,選當下最重要場所。在這個過程中,想贏怕輸,慾望永遠大於實力,永遠覺得夠的著還不夠好所以焦慮就此產生了。

可事實上有完美的學校嗎?距離遠近,校風管理,教學水平,同學層次,實際花費 作業多少……….

可惜世上真沒有完美的學校,就算你家財萬貫,從小不在應試體系掙扎,海外留學也未必包治百病。因為當今世界,沒有哪種教育是十全十美的。我們焦慮,一是因為我們太想給孩子最好的,不願讓她吃苦;另一方面也是因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們茫無頭緒,焦慮糾結。

基於以上,我們自始至終對孩子始終缺乏那一份信任,對他面對周遭的新環境沒有太多的信心。我們自己對於什麼是好學校可能都一無所知,或者存在的很多偏見和誤解。所以我們才被外界的幻像牽著鼻子走,我們自己內在的脆弱,在面對混亂的環境和選擇時暴露無遺。我們腦海中設想的中的理想學校,總是和現實中夠得著的學校有距離。所以面對“擇校”,我們才有那麼多的焦慮和盲從……

又是一年小升初   擇校你步入了多少誤區  哪些才是核心要素?

擇校永遠是小升初家長關注熱點

一、那麼,什麼樣的學校才算是理想的學校呢?

1、“把學生當人對待”的學校,是理想的學校

當然,這點也是最難的,尊重教育規律的學校,可能應試表現甚至出口不如那些瘋狂地加碼、掐尖,又勸退淘汰末端的學校,畢竟亮眼升學率擺在那裡。但是學校在考慮升學率的同時,能夠把孩子的身心健康當做第一要務來考慮問題,能夠遵守教育常識,按規律辦學,不浮誇,不短視。這個就非常難得了。當然這個選擇和辨別就要靠家長自己了,孰輕孰重?如何權衡和選擇?孩子家長看待問題,是把時間放在3年、6年的位置,還是一生的長度去考慮。畢竟學校只負責孩子一段時期的學習,而家長是要對孩子一生負責。

2、各方面適合孩子的,是理想的學校

別人讀A校,我也讀A校,名氣大的學校才是我的首選,而全然不顧這個學校的理念,教學風格,以及距離遠近是否合適自己孩子和家庭。有的孩子抗壓能力強,適合相對嚴格高壓的環境,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放在尖子扎堆的地方,孩子的心性成熟有早晚,悟性有高低,內心承受力有強弱。很多掐尖的私立名校,年年都有轉學,退學的孩子,就說明了孩子需要的是適合他的地方。而不是單純的尖子扎堆的地方升學表現最亮眼的地方。

3、擇校超越家庭經濟能力不可取

聽說私立管得嚴,家長省心。所以別人讀私立,我也要砸鍋賣鐵讀私立…..別人租房陪讀,我也辭職陪同,這類家長並不少見,因為對自己的孩子和教育規劃及缺乏一個基本的思考,所以容易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但人確實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放眼看去,周遭的教育投入,儼然成了一場沒有封頂的軍備競賽。但其實家長瘋狂投入的背後沒有考慮到的是:如果力有不逮,或者勉強能及,或者感覺很辛苦。長遠來看,它會嚴重耗損我們的心力、財力、物力和精力,讓親子雙方都不堪負重。家長苦苦支撐的面貌孩子不可能感受不到,有時候為孩子做決定,不妨從家長“自己”的角度出發,你好了,家庭才能好,孩子才能好。一味為孩子付出,本末倒置了。

4、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就是父母家庭。

所有的焦慮都是因為自身的不夠強大”,因此從這個觀點看,家長們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是家庭教育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擇校,甚至不顧自己孩子和家庭情況的選擇一個好學校上面。父母的關係,家庭的氛圍,父母性格能力,眼界,格局,思維層次,這些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所以家長執著的栽培自己,你好了,你才能更好的幫孩子做決定。

又是一年小升初   擇校你步入了多少誤區  哪些才是核心要素?

執著的栽培自己,才是王道

二、從哪幾方面來擇校?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需要擇校,在那些眼花繚亂的公立、私立,新興,老牌學校中又如何慧眼識珠,去偽留真?把錢花到刀刃上? 先來看看家長們升學季關於學校最大的擔心:

各種程度孩子家長們最擔心的,其實是害怕孩子到一個風氣不好的地方,被負面影響,不認真學習,貪玩,甚至沉迷遊戲交友不慎…...而青春期父母的影響力又確實弱於同伴,所以這個擔心確實不無道理。

所以這樣倒推過來,就明白擇校最核心和本質的是什麼了,在適合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作為經過了小升初擇校洗禮的家長,筆者認為如下幾點是比較核心的:

1、生源層次:一個班級上課大家都能保持安靜,你也慢慢會望著老師;周圍都在拼命寫試卷,自己也只能寫;大家都看書而不是玩手機,自然玩手機的你也就沒了話題,因為班裡都是拼命讀書的,你一個二百五進去你要耍遊戲全班同學都看不起你的,不給你這個二百五玩你只能去看書;大家都刷題,甚至以挑戰難題為樂,你在這裡認真上課認真作業自然成績就好了。而程度相當的同學相互比拼、暗中較勁,自然大家一起進步表現水漲船高。青春期可控的因素的就是好的校園環境,畢竟每天在這裡呆的時間最長。夥伴的影響力比較大。

生源層次具體來對家長來說,不一定是非要去最頂級的配置,而是能夠略高於孩子層次、而孩子又能接受跟得上的程度為最佳。

2、學校管理: 其實管理非常重要,從教學部署安排到日常生活。有些學校,教學水平不足,也只能靠加重學生負擔掩蓋教學能力的不足,犧牲學生健康以換取文化考試成績,這樣對學生來說,整個學習自然就是效率低下的。除此之外,好管理還體現在學校會處處以學生利益為重,對各種形式的評選展示,會有度的篩選,而不是一味以犧牲學生時間精力來迎合。還有一個管理到位的小細節,那就是學校的食堂,學校對食堂的重視,必然是對孩子身心重視,也是能否考慮盈利為第一要要義的學校。連食堂都沒法好好管理、層層外包、高價低質的那一類學校,那孩子家長還真的要慎重。

3、師資:為什麼把師資放在第三位?因為在一箇中心城市中心城區,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學校成立經年,公立私立教學管理都有各自的部署,一個學校不可能去全是好老師,一個再普通的學校,也有亮眼的老師,但是個別老師的強弱與來去,影響並不大,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就更細微了。因為中學要學習那麼多課程,一個孩子全部遇到好老師和全部遇到瞥老師的幾率很小,所以這個老師的風險就對沖了。所以老師的問題放第三位,而前面的生源層次和學校管理是每個學生都要切身遭遇的,對每個學生影響更大的,更重要。

又是一年小升初   擇校你步入了多少誤區  哪些才是核心要素?

孩子各方面能接受、跟得上,又能提高的環境就是最佳環境


如果真的要花大價錢擇校,抓住核心本質的東西,再結合自己家庭的經濟、距離、孩子的特點等,適合孩子的學校自然明確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