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作者/青青

編輯/青青

“他還是個孩子!”

當大眾質問犯事者的時候,他的父母總會跳出來用相同的臺詞來掩護他,然而這個說法不止說錯,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長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千萬要斟酌好用語,因為自己給孩子說的話他們都會聽在腦裡面。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只有家長說對了的時候,家長的話才能成為孩子的指路明燈。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地方,"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到底錯在哪裡了?

錯在哪裡: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已經有太多的新聞報道指出,當家長喜歡用"他還是個孩子"來掩護孩子犯罪的事實的時候,說明家長其實平時已經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會讓別人主動去接受他們犯錯的事實,而不是反省自己的錯誤。

既然家長已經知道錯在哪裡了,那麼如果知錯犯錯的後果是什麼?

知錯犯錯的後果是什麼?

①沒有責任感,對自己定位不夠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當孩子在未成年的時候犯錯,而家長卻用這樣的方式給孩子的錯誤開脫,那麼無疑會給孩子這樣的信號:你是孩子,你不用擔責。

只不過這樣錯誤的灌輸會使得孩子在該學習擔當責任的年紀,變得喜歡用推卸和逃避責任,那麼等他長大的時候也就沒有這個意識去擔當了。

②過分依賴父母,心理無法成熟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因為每次家長說他還是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會自己出來給孩子擦屁股,這樣久而久之就讓孩子產生了依賴性,每當有錯誤發生的時候,他們首先會期盼父母站出來替自己收拾殘局。

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也會繼續依賴父母,很難脫離父母自己獨立自主,可是父母完全無法替孩子擦一輩子的屁股,所以到時候傷害的還是孩子自己。

③自私任性,損害社交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孩子在父母這樣的庇佑下,那麼就會漸漸地養出任意妄為的性格,當他在社交裡面依然這麼我行我素的時候,就會得到別人的嫌棄。

這樣的情況其實很不利於社交,當孩子以這樣錯誤的觀念去和別人結交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他不成熟且沒有結交的價值,久而久之孩子會變成孤零零的一個人。

既然家長已經知道以"他還是個孩子"庇佑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錯誤,那麼,家長該如何迴避這樣的錯誤?

其實,可以試著對孩子說"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來引導孩子成為大人,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地說出"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來教育自己孩子?

如何正確地說出"你已經不是個孩子?"

1、 八歲以下的孩子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雖然在法律上八歲以下的孩子被認為是"無民事法律行為"的自然人,但是不能因此而就認為"他還是個孩子",家長應該在這個階段就培養孩子的正確與錯誤的觀念,當孩子犯錯後就要教育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

2、 八歲到十四歲的孩子

八歲以上雖然限制行為,但已經和八歲之前不一樣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教育孩子這個年齡已經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相應的責任。

3、 十四歲以上的孩子

“他還是個孩子”說錯會毀了孩子一生,說對了才是孩子的指路明燈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犯錯誤,家長已經不能替他們"背黑鍋"了,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孩子以後什麼事情做錯了都需要自己負責人,大人再也不會替他收拾殘局了,要告訴孩子:因為你已經是個小大人了。

結語:

"他還是個孩子"之所以會成為網絡流行語,實在是最近太多新聞報道里的肇事者分明已經是成人了,但是他的家長仍然庇佑他,對著新聞媒體辯解他還是個孩子,然而這樣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而已。

所以,家長一定要切忌不要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我是@青青萌寶育兒,閒暇時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育兒經驗和育兒趣事,歡迎大家關注我,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